看了网页,看到某刚开业商场的一个新闻,竟然有**升Guo旗的照片,惊讶的不得了。看来巢湖人把该商场神化膜拜了。。
巢湖没有商圈。一直以来如此,其中的原因有城市规划全无整体观念的因素(其实就根本没有规划),更重要的是巢湖的民间财富不足,没有高端消费的必要也消费不起,商人不会往没钱赚的地方去,所以从外地打工回来的巢湖年轻人往往抱怨说巢湖这个牌子没有,那个牌子没有什么的,并不是地理上巢湖的闭塞,而是经济发展水平没有达到那个地步。
看近几年巢湖的新闻,常常有充满喜气洋洋的报道见诸于报端:近期招商成果,某某商业航母即将进驻巢湖,A商场,B大型超市什么的,很有把某商场进驻巢湖看成是某种业绩甚至是政绩的意思。
但到了节假日,我们老百姓去慕名观光购物的时候还是雨天要深一脚浅一脚踩着可以溅出脏水的瓷砖,还要走在一下雨就形成无数鱼塘的马路上,还是要晴天就吃饱灰尘,还是要坐公交车被满是坑坑洼洼的路颠的蛋疼。
我们不禁要问,我们要的是商场还是实在的生活设施?
请政ce决定者站在巢湖的大街小巷十分钟,让汽车经过时的灰尘扫在你脸上,让汽车经过时的脏水溅在你脸上,让路边排挡的垃圾粘在你脚上,让瓷砖的脏水喷到你裤腿上以后再做这些决定,你们都是坐在汽车里面看巢湖的,我们是2条腿,2个轮子走在巢湖的大街小巷的。我们晚上没有公交车,我们也打不起车,就骑自行车,但是蛋疼的是,市区竟然有路段(巢柘路市区段、巢维路全段也许还有别的)没有路灯!!你们晚上坐汽车当然不觉得有什么了,我们呢?
商场不代表你们的政ji,当需要去招商才能引进商场的时候,恰恰说明这个地方的经济已经病入膏肓。不发展实体经济,不发展制造业(倒是想让巢湖直接发展创意产业发展服务业,但巢湖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我们跨越不了制造业的财富与人才的积累阶段),不让民富,商场招的多,走的也多,购买力低下,人才流失,城建落后(别说高楼,说人性化程度和便民程度),都是最迫在眉睫的问题。我身边无数的年轻人叹道留在巢湖没有希望,是啊,很多人不是没有才能,而是没有让他们发挥才能的企业和岗位。
似乎没有哪个城市会让某商场开业成为一个正规的新闻。如果一个商场的开业都成为了新闻的话,真可悲啊。
还是那句话,政ji不是这些虚的东西,是让民富,让民留,让民由衷的感到生活幸福。
提高了民众的富裕程度,购买力上来了,商人自会来,商场也自会来,到时候不是商场挑我们,而是我们挑商场。
然而现今,巢湖市区能看得下去的路只有巢湖路和环城路,不得不说巢湖路是因为修建不久,长期的质量怎么样,需要考验,环城路是水泥路,但大家心里都有数,是条很好的路,出租车司机对此路都交口称赞,称建好后就没有修过。其他的,巢湖北路,巢柘路,那个坑哟,呵呵,我们坐公交车都震得反胃。但巢湖路那么窄,像话么?
别说修了北外环和龟山路,龟山路还没有正式通车,已经坏的不成样了,为什么?其中的利益纠葛,我不知道,不乱说,但人心之中有杆秤,不是修不好路,看看环城路吧。北外环更是脑残,高架桥有必要么?如果高架桥架了之后桥下空间都不利用,都占用相同的耕地,架桥有什么意义?如果说是为了一条路都是水平线的话也不成立,因为即使有高架桥,整个北外环依然是上山下山忽上忽下,骑自行车在上面就和过山车一样难受,别说开汽车了,速度快了以后到了上坡的顶端因为离心力,到了谷底因为向心力,人就忽上忽下,难受的要死。还把巢维路改了个90度直角大转弯,而且还是2个90度大转弯,搞笑的是,高架桥在巢维路那里竟然不架空,直接把巢维路填高堵死,那么要高架桥是做什么用的呢?
市区道路如此,城际公路就不提了。很多人宁愿做火车了。到合肥,那个痛苦劲儿,别说高速,我们没钱走高速,就是走高速,从市区到半汤路口也是颠死人的水泥路。到南京呢?呵呵,我一个南京朋友慕名来半汤洗温泉,结果到了半汤他就说颠的只想吐,对半汤也毫无兴趣了。
那用什么作为巢湖市区干道和城际连结公路的标准呢?请看位于半汤的市公仆大楼四周环绕的柏油马路,就那样就行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市公仆大楼车辆也比较多,每天车辆出入,但还可以保持不坏,路面整洁,雨天无积水,说明质量过关,就照那个修就可以了。
============================发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