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菜鸟,只能说体验,供业余初学者参考,总的来说以下几点:
其一是自带弧线保护,不管是台内拧拉、出台球撞实了拉冲下旋,起下旋都相对容易,个人认为是因为整体偏软,中小力量下形变就已经很充分
其二就是易透,近台上升期借力打法会感到很舒适,出球旋转很好,也不拖沓,因为是借力稍微合上点力就能有较好质量,但限于近台
其三是台内小球控制,在德蛋里绝对算得上出众,基本没有虚弹的感觉,主观感受上就是一个手感反馈细腻
其四,个人体会上最大的缺点就是退台后支撑不太行,下降期主动发力的情况下过于透,感觉球很容易就打到底板上,出球时感受不到海绵助力把球弹出去的感觉,几乎只能感受到底板的刚性把球顶出去,体现在球上就是转但不冲。正手发力行程长可以弥补一些,力的作用时间长给球的冲量照样够,但球离开拍的点还是感觉要比mxp之类的德套晚不少;反手发力行程就那么点,质量就不太能在有限的行程内加上。
以上观点均受限于楼主非常一般非常业余的水平,不可轻信,仅供参考。试打底板是樊振东alc,海绵未灌油,琉蓝二代海绵3遍底板2遍直接粘。
其一是自带弧线保护,不管是台内拧拉、出台球撞实了拉冲下旋,起下旋都相对容易,个人认为是因为整体偏软,中小力量下形变就已经很充分
其二就是易透,近台上升期借力打法会感到很舒适,出球旋转很好,也不拖沓,因为是借力稍微合上点力就能有较好质量,但限于近台
其三是台内小球控制,在德蛋里绝对算得上出众,基本没有虚弹的感觉,主观感受上就是一个手感反馈细腻
其四,个人体会上最大的缺点就是退台后支撑不太行,下降期主动发力的情况下过于透,感觉球很容易就打到底板上,出球时感受不到海绵助力把球弹出去的感觉,几乎只能感受到底板的刚性把球顶出去,体现在球上就是转但不冲。正手发力行程长可以弥补一些,力的作用时间长给球的冲量照样够,但球离开拍的点还是感觉要比mxp之类的德套晚不少;反手发力行程就那么点,质量就不太能在有限的行程内加上。
以上观点均受限于楼主非常一般非常业余的水平,不可轻信,仅供参考。试打底板是樊振东alc,海绵未灌油,琉蓝二代海绵3遍底板2遍直接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