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7年“明朝出版的王徵的《奇器图说》
谁是是他们的上帝,通过英美的历史记载,和多国专家的研究分析,他们的上帝就是中国。(图为1627年“明朝出版的王徵的《奇器图说》”——“重何物?每体直下,必欲到地心者是。”而牛顿于1666年才发现了地球引力,而地球引力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牛顿有一句在后世流传极广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绝对不是什么谦虚之言,他的确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巨人,就是大明人,王徵!不敢说牛顿是剽窃。至少他的万有引力,是建立在王徵学说的基础上。牛顿成为后世敬仰的科学巨匠,而王徵却是寂寂无名。他的著作,在明清交替中,最后被建奴和西方人联合封禁,几乎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王徵不仅提出了重力学说,还第一个发明自行车、自行磨。甚至还发明了火船自走,最终却全都被建奴和西方人抹杀。)


利玛窦时代的欧洲农业基本上是原始性质的,远不如两千多年前(公元前4世纪)的中国水准(罗伯特·坦普尔)。
——图为艾萨克·福修斯(Isaac Voss, 1618—1689)感叹“全世界的科技加起来都不如中国”和罗伯特·胡克(1635—1703年)呼吁“打开中华帝国这个‘知识王国’的大门”。
利玛窦时代的欧洲农业基本上是原始性质的,远不如两千多年前(公元前4世纪)的中国水准(罗伯特·坦普尔)。罗伯特·坦普尔 著 《中国的天才:三千年的科学发现与发明》
西方无休止地夸大耶稣会士对中国的作用,特别是吹嘘“耶稣会士为中国提供了近代化的机会”。——荷兰天主教鲁汶大学《中欧年鉴》
西方科技史总是强调传教士给中国带来了现代科学。美国莱康明学院教授埃米·戈拉尼愤愤不平地说
印度著名学者潘尼迦(K. M. Panikkar, 1895—1963)批评:“……耶稣会士在中国的影响被大大夸张了,他们的‘科学贡献’是不确实的。我们应该记住:耶稣会士汤若望被任命的工作是在‘占星台’,却被称之为‘天文学’;从严格意义上将,这不是科学。……汤若望(报告)是不诚实、不道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