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王者换了姓氏。重新接受天命为一世。所因,指三纲五常。所损益,指礼仪、三统等制度。三纲五常是礼最重要的本体。三代相互继承,因因袭而不能改变。他们所损益的,不过都是礼仪制度多少有些过分或不及的地方。而且他们已做过的痕迹,今天都可以见到。那么从今以后,或许有继承周代而称王天下的,虽然有百世的遥远,所因袭和所改革的,也不过如此。岂止只十世而已。圣人用以预知将来的也就是这样。不像后世的谶纬、术数之学。
子张的发问,是要预知未来,而圣人叙述往事来加以说明。从修身到治天下,不可一日没有礼,天命的秩序、次序,人们共同遵守,这是礼的根本。商代不能改变夏代,周代不能改变商代。这就是所谓的天地间永恒的真理。至于制度礼仪之类或者太过分了就应该减损。或者不足就应该增益。增益减损,因时制宜,但所因袭的不被破坏,这是从古到今通行的道理。借助以往去推断将来,即使百世那样遥远,也不过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