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吧 关注:474,363贴子:25,340,765

国外抗抑郁症方法(选自中华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国外抗抑郁症方法
    抑郁症被世人视为未来人类健康的“二号公敌”决非危言耸听。早在1972年,世界卫生组织就估计抑郁症患者可占全世界人口的3—5%,相当于1.2—2亿人。国外有人注意到内科就诊者高达10—13%是抑郁病人。在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中,10%的居民都有抑郁倾向。而在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及地区中,带有抑郁症显性特征的人口比例更高,一些地方甚至达到了20%。
     据近期的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抑郁障碍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全世界抑郁症患者已达两亿多,成为“二十世纪的流行病”。还有报道称,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疾患。
     幸运的是,人类社会已经对这种隐身病魔给予了足够重视,国际社会和志愿组织近年来都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帮助抑郁症患者恢复健康。
     国外抑郁疾患及预防现状
     美国每年都有1100万人患临床抑郁症,大约15%的人最终会以自杀了结一生。受此症的影响,每年大约损失2 00亿美元。据统计,妇女患病的机会明显高于男子,专家认为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危险比健康人高出80倍。
     在德国,同事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尔虞我诈、相互刁难、诽谤、攻击,加重了心理抑郁气氛,此外,工作压力、时间紧迫和害怕失业所造成的紧张状态也很强烈。受此影响,很多人往往精神萎靡,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据社会学家说,10 %的自杀事件是工作岗位上的心理恐怖现象造成的;因“心理病”而提早退休的人数在直线上升。
     法国企业采取措施消除雇员重压感:有些企业不惜花大钱以预防为主,建立“抗重压”中心。每天中午12点或者傍晚,工程师和秘书手提运动包走出办公室去做“健身操”:柔软体操,伸展四肢,肌肉锻炼。厂医进行严格监督,每天为每个人写一份小结。企业各班组每年制订一份有关计划,严格避免重压现象。对这种经济有效的管理方式,高级职员们颇为赞赏。一些企业还设立了“休息室”,室内摆饰优雅,四面墙壁上都画着棕榈树,光线柔和,内设躺椅、床垫,还有连环画,音乐爱好者也有自己的美妙天地。



1楼2010-08-12 11:31回复
    日本电报电话公司则对雇员进行定期检查。东京一电脑软件公司的老板每月花重金定时牵来憨态可掬的牧羊犬,让公司雇员放下手中的工作来逗弄牧羊犬,从而达到消除因工作紧张而带来的精神压力。
         此外,日本心理学家还呼吁人们在悲哀愁怅的时候,长吁短叹两次,获得安神解郁的坦然感,在工作、学习紧张疲劳的时候,长吁短叹一番,体验胸宽神定的豁达感;就是心满意足,愉快兴奋之时,也长吁短叹一次,感受美妙的轻松愉悦。
         加拿大新移民妇女产后患抑郁症的情况较一般产妇高出5倍。多伦多大学招募华裔妇女参与伙伴支援计划(Peer Support),希望能够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多大护理系教授戴妮丝说,这项计划是由曾经患有产后抑郁症的妇女,透过电话和经验分享,协助高危母亲解开心结。戴妮丝呼吁曾经患有产后抑郁症的华裔妇女参与计划,帮助社区的其他新妈妈。
         英国的精神病医师正在尝试一种预防和治疗抑郁症的新方法。医生给患者开的处方上面写的不是什么新药,而是几本书名。患者拿着它到当地图书馆里“照方抓书”,拿回家研读消化。精神病医师将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从35本书中为他们开具处方。这些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帮助患者认识心理疾病,了解这些病是如何影响他们的思想与行为的;第二类是一些自助书籍,患者通过自学里面的方法来排除消极思维。例如有的练习鼓励患者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然后分析、认识它们,找出其中的消极情绪,想办法摆脱。
    


    2楼2010-08-12 11:31
    回复
      患者平时在家自我阅读治疗,每周到诊所接受一次心理辅导,如果四个星期后患者反映没有效果,医生再给他们进行药物治疗。
           在欧美一些国家,专家还经常告戒人们加入雨中散步的行列。雨中散步有许多晴日散步所不可比拟的健身作用。一场毛毛细雨降落大地,可洗涤尘埃污物,净化空气、路面更清洁、空气更清新。此外,雨前残阳照射及细雨初降时,所产生的大量负离子享有“空中维生素”之称,到户外冒着细雨散步,有助于消除阴雨天气容易引起的情绪抑郁症。
          
      


      3楼2010-08-12 11:32
      回复
        国外抗抑郁症的方法
             在国外抗抑郁症的所有疗法中,通常采用的是精神疗法,光刺激疗法和效果良好的传统的有氧锻炼疗法等。
             


        5楼2010-08-12 11:35
        回复

             情绪低落既有生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两方面都有一些促进的因素。这些因素有累加效果,因此对付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会起作用,即使是你觉得不太重要的因素,譬如压力,它就像麦秸一样,太重了会将骆驼脊背压断的。
               有五条长期策略能帮助你预防抑郁症或防止抑郁症再发作。
          


          6楼2010-08-12 11:36
          回复
            策略-1:注意睡眠、饮食和运动
                 我们不可忽视那些有可能导致情绪低落的基本生理因素。如果你睡眠不佳,食欲不振,听任自己处于不良的生理状态,你就很容易出现低落情绪,因为日常活动耗尽了你的精力,很快就会把你压垮。失眠是低落情绪的一种很普遍的后果,反过来它又能使你容易发作抑郁症。在抑郁症发作期间,你很难对失眠采取什么直接的对策,因为你需要集中精力对付抑郁症。因此在你情绪较好的时候,就应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对于酒精饮料也要特别注意。对于易发抑郁症的人,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酒精能暂时使你逃避问题和烦恼,然而由酒精而激发的那点轻松感和自信是很肤浅的,问题仍然潜伏在表面之下,在暗中蔓延滋生,最终必将爆发出来,带来更深的抑郁,将比以往任何一次更加难以对付。
                 过度的节食会使你心情烦躁、抑郁、疲倦和虚弱。在我们的社会中,妇女普遍希望自己的体重和体形得到控制,因而控制她们的饮食。然而她们往往把自尊心和体型外貌乃至节食过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运动能防止抑郁症的发作,有助于增强体力。它也能较快地提高情绪,短时间地缓冲抑郁。
            


            8楼2010-08-12 11:38
            回复
              策略-2:明确你的价值和目标
                   如果你很容易发作抑郁症,应该检查一下你的人生目标和价值,检查一下你是怎样消磨时间的。反复出现低落情绪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你实际做的事情同你真正看重的事情不相称。这种不相称本身并没有明确表现出来,都表现为笼统的抑郁情绪。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马克表面上看来是很成功的。他在大学时成绩不错,取得学位之后,他加入一个大企业。他挣了很多钱,然而却受着抑郁症的反复折磨。他寻求专家帮助,通过心理治疗才弄清,原来他并不怎么看重他所取得的成就。他谴责自己过于自私,渴望他的工作能对别人有更加直接的利益,那才是他所看重的。于是他开始寻求别的职业。广告上有一个职务能让他应用自己的财务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虽然这个职务的薪水远远低于他原来的薪水,他还是毅然申请了这个职务,因为他相信工作中的乐趣取决于是否能从事他所看重的工作。他获得了这个职务,两年之后,虽然他的情绪仍然时有起伏,但再也不像从前那样经常发生深度抑郁了。
                   如果你还没有写下你的价值和目标的个人声明书,我们建议你做一下。它能帮助你评价目前的工作和个人生活是否符合你的价值观。如果不是的话,它能帮助你选择最有利于摆脱抑郁苦恼的改变方案。
              


              9楼2010-08-12 11:38
              回复
                回复:2楼
                姐姐,这真是非常好的资料呢,值得我们借鉴,好想为抑郁患者多做些事情,哪怕是为我们的生存环境呼吁~


                12楼2010-08-12 11:41
                回复
                  回复:12楼
                  海之凝露:谢谢支持,让我们一起努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百度刚才又抽风了,有一些挺健康的内容发不了,不过不影响整体效果!


                  13楼2010-08-12 11:45
                  回复


                    IP属地:浙江14楼2010-08-12 16:03
                    回复
                      • 122.229.155.*
                      好贴要顶!


                      15楼2010-08-12 22:48
                      回复
                        培养好习惯
                        当一个人生活枯燥的时候
                        他忘了用心体会
                        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觉得人生乏味的时候,他忘了培养幽默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体力日差的时候,他忘了
                        运动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工作疲惫的时候,他忘了
                        认真休息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孤傲狂放的时候,他忘了
                        感恩惜福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志得意满的时候,他忘了
                        谦卑缩小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钱不够用的时候,他忘了
                        投资理财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觉得工作低迷的时候,他忘了
                        激励自己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他忘了
                        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忽略家人的时候,他忘了
                        爱与关怀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浑噩度日的时候,他忘了
                        阅读好书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忙於工作的时候,他忘了
                        安排休闲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目中无人的时候,他忘了
                        不断学习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服务不佳的时候,他忘了
                        顾客满意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慌张失措的时候,他忘了
                        万全准备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推诿责任的时候,他忘了
                        勇於承担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肠枯思竭的时候,他忘了
                        转行思考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畏惧调职的时候,他忘了
                        提升自己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沮丧失意的时候,他忘了
                        检讨改进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沟通障碍的时候,他忘了
                        真诚倾听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业绩消退的时候,他忘了
                        积极行动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收到E-mail的时候,他忘了
                        回应一下是一种习惯!
                        


                        16楼2010-08-13 14:48
                        回复


                          17楼2010-08-13 16:43
                          回复
                            当一个人目中无人的时候,他忘了
                            不断学习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生活枯燥的时候
                            他忘了用心体会


                            18楼2010-08-13 16:45
                            回复


                              19楼2010-08-13 22: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