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脑胶质瘤首护站“ 公众号
有人说,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花间蝴蝶的美丽,常常让我们流连忘返,可鲜为人知的是,一个个蝴蝶卵需经历无数痛苦和磨难,最终破茧成蝶,迎来一片独一无二的天空。
面前的婷婷瘦削、温婉,清秀的脸庞挂着淡淡的笑意,说话间也留着一份从容。这份笑意和从容让我们想起虽历经磨难,却执意飞翔的蝴蝶。
折翼的翅膀
与很多宝妈相比,婷婷的生活算是轻松的。因为孩子是过敏体质,不能母乳喂养,孩子7个月大时婆婆就把孩子接回了老家,帮忙照看。安顿好孩子,本想再找工作重回职场,可是那阵子她总是觉得头晕、恶心,一阵一阵的。午饭后要休息很久才能缓过来,食欲也消退了,对以前爱吃的菜提不起兴趣来,症状持续了一段时间一直没法缓解。
先去了神经内科,专家建议她去做个CT。她想着“我这么年轻,就有点头晕, 不会有大问题的。” 拿到CT报告后,医生的脸变得严峻了,“快去神经外科看看!”神经外科初步怀疑是脑膜瘤,需要马上手术。手术前看着每天病房里面来来往往的病友,听大家说着各自的故事,她还宽慰自己,“你看,人家洗澡后不小心滑摔倒了,脑部有一个血块,所以要做个手术。”可能自己脑子里面也有那么一个血块,压迫了哪个神经,所以会头晕,手术取出这个血块不就没事了?
手术做得很成功,在脑子里作祟的病灶被全部切除,竟然有4~5公分大小。术后的感觉就像拆除了一颗不定时炸弹,终于让一家人松了一口气。可是接下来的病理结果胶质母细胞瘤却让他们心里又一次蒙上了阴影。
也许小两口涉世未深,还无力承受这生命之重。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情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也无从防备。老公不敢告诉婷婷,也不敢立即告诉双方父母。白天,他悉心照顾,望向婷婷的眼里,盛满了温柔与心疼,但每每对上那双写满期待的眸子,他总是躲闪,不敢对视,他怕,怕那双眼睛突然没有了光。为了留住这份光,小朱让家里人拍了很多女儿的视频给婷婷看,看女儿一点点的地长大,一天天地变化,婷婷会心地笑了“呀,小家伙又长了一颗牙……自己会坐了……会爬了,还会随着音乐节奏点点头呢。” “天气热了, 咱们给女儿挑几件小裙子吧,你看看哪个好看?” 孩子是治愈妈妈最好的“良药”,婷婷看着视频里的女儿,小朱看着婷婷,多希望时光能在这一刻停滞。“等你恢复好点了,咱们就把女儿接过来。你现在就负责好好听话,配合医生,其它的事你放心,有我在。”
医生告诉婷婷要做放化疗,这时她才忽然意识到自己的病情可能病得不轻。百度了脑胶质瘤还有诊断报告上那些陌生的名词,想知道却又害怕知道, 想看懂却什么都看不进。她想到了女儿,如今还在奶奶怀中的“小团子”,还没有听到她学说话,还没拉着她的小手扶她蹒跚学步,还没看着她穿上自己买的小花裙……;此刻她贪心地祈求上苍让生命的轴线长一点、再长一点……。
婷婷和老公小朱属于“办公室恋情”,和很多“沪漂”的年轻人一样,在工作中互帮互助,播种了爱情。然后恋爱、结婚、生子,顺利完成了人生三部曲。一路过来小两口靠自己打拼攒下的一点积蓄,结婚生子已经用去了不少,当得知婷婷的病情时,小朱斩钉截铁地和医生说:“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给她治”。
手术、放化疗的过程还算顺利,但婷婷是极敏感的体质,对碘伏都过敏。放疗后头皮敏感,又正值盛夏,婷婷得了光敏性皮炎,整个头肿得大了一圈,连眼睛都睁不开。头皮痒得就像有千万只蚂蚁在爬,还不能上手挠,因为头皮已经溃烂流水。试过了很多药,都不见效。最后用上了激素,婷婷的头皮才得以慢慢恢复。眼看着婷婷受苦,小朱恨不得自己能代她去受这份罪。
感恩之心 相助他人
尽管历经磨难,夫妇俩却总是带着感恩的心面对一切。婷婷总念及亲人朋友的好。手术时,朋友们都从外地赶过来看她。得知婷婷的病情,公公背着人悄悄抹眼泪。公公婆婆帮忙照顾女儿的衣食住行,从未有过怨言。弟媳经常给婷婷送饭,还会帮她换贴片。家里的亲戚都主动打电话过来问,“钱够不够用,要不要帮忙?”
婷婷确诊前,恰逢上海沪惠保推出,小两口刚好响应号召购买了沪惠保,没想到解决了婷婷治病的燃眉之急。婷婷以健康体投保,报销了全部治疗费用的70%。
婷婷的肿瘤是全切,肿瘤没有长在功能区,语言和运动功能都没有影响,甚至记忆力都没有减退。小朱打趣的说“以前,家里什么东西放在哪里,我不记得,都得问她。现在她做过手术,我的记性还是不如她。找东西我还得问她,她都能帮我找到,数字也记得很清楚。”
上海疫情期间,小朱带婷婷去医院做核磁,还热心肠地帮其他不能出小区的患友拿报告,做预约。“我曾经淋过雨,现在也想替别人撑伞。”
破茧成蝶 振翅重飞
生活不止诗酒花茶、晨起暮落;还有三餐四季、柴米油盐;更有风雨同舟、不离不弃。“放心,有我在”是小朱给婷婷的最温暖的告白。
小朱上班后,小小的出租屋里,只有婷婷一个人在家。有时也会胡思乱想,难受的时候就给小朱发消息,小朱鼓励她多看看综艺喜剧节目,多出去走走,“多晒晒太阳,也许心也被照亮了”。
今年过年,小两口还一起乘飞机回了四川老家,看望老人和女儿。乘飞机前,小朱有些担心,戴着电场是否能坐飞机?没想到一切顺利,电池也可以随身带上飞机。
有了这次乘飞机的经历,婷婷萌生了想出去工作的念头。婷婷回归社会的勇气让小朱很开心,但也替她有些担心,“现在的她还能找到工作吗?找工作的经历会打击到婷婷吗?工作能适应吗?”
今年3月,婷婷成功地找到了工作,每天戴着电场去上班,同事们都知道她生病了需要理疗,对婷婷非常友善。“我看到有姐姐带着贴片出门,跟她们相比,我还有差距,还是有点不好意思。我现在还是习惯戴着帽子,等我再强大一点,我也会戴着贴片出门。”学会接受不完美的生活,学会接受别人异样的目光,学会开心接受生命的馈赠。
人生路上,挫折与成长相伴。破茧成蝶,婷婷夫妻俩计划着年底把孩子接到身边,婷婷说“看到孩子就高兴”。小朱和婷婷计划带着孩子慢慢走,看这世间青山灼灼、星光杳杳、秋雨渐渐、晚风习习 ……。
有人说,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花间蝴蝶的美丽,常常让我们流连忘返,可鲜为人知的是,一个个蝴蝶卵需经历无数痛苦和磨难,最终破茧成蝶,迎来一片独一无二的天空。
面前的婷婷瘦削、温婉,清秀的脸庞挂着淡淡的笑意,说话间也留着一份从容。这份笑意和从容让我们想起虽历经磨难,却执意飞翔的蝴蝶。
折翼的翅膀
与很多宝妈相比,婷婷的生活算是轻松的。因为孩子是过敏体质,不能母乳喂养,孩子7个月大时婆婆就把孩子接回了老家,帮忙照看。安顿好孩子,本想再找工作重回职场,可是那阵子她总是觉得头晕、恶心,一阵一阵的。午饭后要休息很久才能缓过来,食欲也消退了,对以前爱吃的菜提不起兴趣来,症状持续了一段时间一直没法缓解。
先去了神经内科,专家建议她去做个CT。她想着“我这么年轻,就有点头晕, 不会有大问题的。” 拿到CT报告后,医生的脸变得严峻了,“快去神经外科看看!”神经外科初步怀疑是脑膜瘤,需要马上手术。手术前看着每天病房里面来来往往的病友,听大家说着各自的故事,她还宽慰自己,“你看,人家洗澡后不小心滑摔倒了,脑部有一个血块,所以要做个手术。”可能自己脑子里面也有那么一个血块,压迫了哪个神经,所以会头晕,手术取出这个血块不就没事了?
手术做得很成功,在脑子里作祟的病灶被全部切除,竟然有4~5公分大小。术后的感觉就像拆除了一颗不定时炸弹,终于让一家人松了一口气。可是接下来的病理结果胶质母细胞瘤却让他们心里又一次蒙上了阴影。
也许小两口涉世未深,还无力承受这生命之重。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情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也无从防备。老公不敢告诉婷婷,也不敢立即告诉双方父母。白天,他悉心照顾,望向婷婷的眼里,盛满了温柔与心疼,但每每对上那双写满期待的眸子,他总是躲闪,不敢对视,他怕,怕那双眼睛突然没有了光。为了留住这份光,小朱让家里人拍了很多女儿的视频给婷婷看,看女儿一点点的地长大,一天天地变化,婷婷会心地笑了“呀,小家伙又长了一颗牙……自己会坐了……会爬了,还会随着音乐节奏点点头呢。” “天气热了, 咱们给女儿挑几件小裙子吧,你看看哪个好看?” 孩子是治愈妈妈最好的“良药”,婷婷看着视频里的女儿,小朱看着婷婷,多希望时光能在这一刻停滞。“等你恢复好点了,咱们就把女儿接过来。你现在就负责好好听话,配合医生,其它的事你放心,有我在。”
医生告诉婷婷要做放化疗,这时她才忽然意识到自己的病情可能病得不轻。百度了脑胶质瘤还有诊断报告上那些陌生的名词,想知道却又害怕知道, 想看懂却什么都看不进。她想到了女儿,如今还在奶奶怀中的“小团子”,还没有听到她学说话,还没拉着她的小手扶她蹒跚学步,还没看着她穿上自己买的小花裙……;此刻她贪心地祈求上苍让生命的轴线长一点、再长一点……。
婷婷和老公小朱属于“办公室恋情”,和很多“沪漂”的年轻人一样,在工作中互帮互助,播种了爱情。然后恋爱、结婚、生子,顺利完成了人生三部曲。一路过来小两口靠自己打拼攒下的一点积蓄,结婚生子已经用去了不少,当得知婷婷的病情时,小朱斩钉截铁地和医生说:“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给她治”。
手术、放化疗的过程还算顺利,但婷婷是极敏感的体质,对碘伏都过敏。放疗后头皮敏感,又正值盛夏,婷婷得了光敏性皮炎,整个头肿得大了一圈,连眼睛都睁不开。头皮痒得就像有千万只蚂蚁在爬,还不能上手挠,因为头皮已经溃烂流水。试过了很多药,都不见效。最后用上了激素,婷婷的头皮才得以慢慢恢复。眼看着婷婷受苦,小朱恨不得自己能代她去受这份罪。
感恩之心 相助他人
尽管历经磨难,夫妇俩却总是带着感恩的心面对一切。婷婷总念及亲人朋友的好。手术时,朋友们都从外地赶过来看她。得知婷婷的病情,公公背着人悄悄抹眼泪。公公婆婆帮忙照顾女儿的衣食住行,从未有过怨言。弟媳经常给婷婷送饭,还会帮她换贴片。家里的亲戚都主动打电话过来问,“钱够不够用,要不要帮忙?”
婷婷确诊前,恰逢上海沪惠保推出,小两口刚好响应号召购买了沪惠保,没想到解决了婷婷治病的燃眉之急。婷婷以健康体投保,报销了全部治疗费用的70%。
婷婷的肿瘤是全切,肿瘤没有长在功能区,语言和运动功能都没有影响,甚至记忆力都没有减退。小朱打趣的说“以前,家里什么东西放在哪里,我不记得,都得问她。现在她做过手术,我的记性还是不如她。找东西我还得问她,她都能帮我找到,数字也记得很清楚。”
上海疫情期间,小朱带婷婷去医院做核磁,还热心肠地帮其他不能出小区的患友拿报告,做预约。“我曾经淋过雨,现在也想替别人撑伞。”
破茧成蝶 振翅重飞
生活不止诗酒花茶、晨起暮落;还有三餐四季、柴米油盐;更有风雨同舟、不离不弃。“放心,有我在”是小朱给婷婷的最温暖的告白。
小朱上班后,小小的出租屋里,只有婷婷一个人在家。有时也会胡思乱想,难受的时候就给小朱发消息,小朱鼓励她多看看综艺喜剧节目,多出去走走,“多晒晒太阳,也许心也被照亮了”。
今年过年,小两口还一起乘飞机回了四川老家,看望老人和女儿。乘飞机前,小朱有些担心,戴着电场是否能坐飞机?没想到一切顺利,电池也可以随身带上飞机。
有了这次乘飞机的经历,婷婷萌生了想出去工作的念头。婷婷回归社会的勇气让小朱很开心,但也替她有些担心,“现在的她还能找到工作吗?找工作的经历会打击到婷婷吗?工作能适应吗?”
今年3月,婷婷成功地找到了工作,每天戴着电场去上班,同事们都知道她生病了需要理疗,对婷婷非常友善。“我看到有姐姐带着贴片出门,跟她们相比,我还有差距,还是有点不好意思。我现在还是习惯戴着帽子,等我再强大一点,我也会戴着贴片出门。”学会接受不完美的生活,学会接受别人异样的目光,学会开心接受生命的馈赠。
人生路上,挫折与成长相伴。破茧成蝶,婷婷夫妻俩计划着年底把孩子接到身边,婷婷说“看到孩子就高兴”。小朱和婷婷计划带着孩子慢慢走,看这世间青山灼灼、星光杳杳、秋雨渐渐、晚风习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