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诞生的范县人民医院,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变革与发展,时至今日已经走过了70载岁月。70年来沧海桑田、风云变幻,范医人一路风雨兼程、自强不息,铸造辉煌卓越;74年来悬壶济世、救死扶伤,范医人一心砥砺前行、锐意进取,描绘宏伟蓝图。
自民国34年(公元1945年)5月建院至今,范县人民医院数次易名、几度搬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保健、预防、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是我县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技术力量最雄厚的综合医院,担负着全县50多万人口及周边县、市包括附近山东地区广大群众的医疗保健任务。
而今,站在医院发展的新起点,回顾过去,让我们范医人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展望未来,让我们奋发进取,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历史沿革
(一)平原省九专属政民医院
1945年5月,范县大部分地区获得解放,在抗日民主政府的组织领导下,成立了“九专属政民医院”(范县人民医院前身),隶属于平原省九专属四区,地址位于范县孟楼西街(今河南范县龙王庄镇孟楼西街村)。
1945年国民党新五军进犯,医院奉命特移到旧城(现山东省鄄城县旧城镇),立足未稳又遭轰炸。
(二)范县卫生所
1945年底,国民党军败逃黄河南岸,北方逐渐安定。九专属政民医院于1947年2月迁到古城南街(现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古城镇),仍属平原省,改名为平原省范县卫生所,借用“泰丰商店”之房屋桌椅,始分内外科,均为中医;1948年从河北省邯郸大名基督教会医院调进一名外科西医师,从此开设西医。
(三)范县卫生院
1952年10月,范县划归山东省,隶属聊城专区,经地区专署批准,平原省范县卫生所改名为山东省范县卫生院,同时筹建新院,于1953年10月竣工,新院址设在莘县古城西南城角,占地十亩二分,建房四排六十四间,开设病房10间,拥有20张床位。
(四)范县第一卫生院
1955年12月,范县卫生院更名为范县第一卫生院;1956年初,取消原有预防保健股,分设防疫站、妇幼保健站,隶属于卫生院。当时共有干部职工40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1名。
(五)范县卫生院
1957年初,范县第一卫生院于新县城(今河南范县城关镇,范县老城)筹建新院;7月,改名为范县卫生院,门诊始分内、外、妇、儿、中医、五官等科室,病房设床位30张。
(六)范县人民医院
1958年初,范县卫生院正式更名为范县人民医院,并陆续向新院址搬迁,新院址位于范县城关镇西大街路南,占地31.5亩,病床40张,干部职工总数50人;1964年4月,范县划归河南省,医院改称河南省范县人民医院。
1966年8月,医院介入“文化大革命”,同年12月成立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1968年10月,医院成立革命委员会;1976年文革结束;1978年1月开始,医院陆续免除部分革委会成员职务,更换了主要领导人,但组织机构未变。1979年春,调进领导人改称“院长”,10月恢复医院党支部,相继成立院委会,医院开始正常运转;
2002年4月18日,医院启动新区门诊楼建设,2004年8月21日投入使用,2005年10月15日新区传染病区开工建设。2009年5月,医院新院区进入集中建设期,规划占地120亩,一期占地60亩,最终用时2年零1个月,完成了新院病房楼、医技楼及附属设施建设,实现了从开工到开诊的巨大变迁。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医院于2011年7月6日整体搬迁至现址(河南范县新区黄河路436号),成为范县人民医院发展历史上一个新的起点。
后 记
范县人民医院自1945年成立至今,历届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铸造了今天的事业辉煌。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中,医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方针,强化内涵管理,培养人才队伍,积极开展高新技术,加强硬件建设,注重文化建设,创造优美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秉承“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温馨便捷、优质高效、价格合理的医疗服务,致力于减轻广大群众就医负担,实现医院快速、稳健、和谐发展。
面向未来,我们将科学谋划、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加快发展,以更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更加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翻开新篇章,再创新辉煌。




自民国34年(公元1945年)5月建院至今,范县人民医院数次易名、几度搬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保健、预防、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是我县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技术力量最雄厚的综合医院,担负着全县50多万人口及周边县、市包括附近山东地区广大群众的医疗保健任务。
而今,站在医院发展的新起点,回顾过去,让我们范医人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展望未来,让我们奋发进取,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历史沿革
(一)平原省九专属政民医院
1945年5月,范县大部分地区获得解放,在抗日民主政府的组织领导下,成立了“九专属政民医院”(范县人民医院前身),隶属于平原省九专属四区,地址位于范县孟楼西街(今河南范县龙王庄镇孟楼西街村)。
1945年国民党新五军进犯,医院奉命特移到旧城(现山东省鄄城县旧城镇),立足未稳又遭轰炸。
(二)范县卫生所
1945年底,国民党军败逃黄河南岸,北方逐渐安定。九专属政民医院于1947年2月迁到古城南街(现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古城镇),仍属平原省,改名为平原省范县卫生所,借用“泰丰商店”之房屋桌椅,始分内外科,均为中医;1948年从河北省邯郸大名基督教会医院调进一名外科西医师,从此开设西医。
(三)范县卫生院
1952年10月,范县划归山东省,隶属聊城专区,经地区专署批准,平原省范县卫生所改名为山东省范县卫生院,同时筹建新院,于1953年10月竣工,新院址设在莘县古城西南城角,占地十亩二分,建房四排六十四间,开设病房10间,拥有20张床位。
(四)范县第一卫生院
1955年12月,范县卫生院更名为范县第一卫生院;1956年初,取消原有预防保健股,分设防疫站、妇幼保健站,隶属于卫生院。当时共有干部职工40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1名。
(五)范县卫生院
1957年初,范县第一卫生院于新县城(今河南范县城关镇,范县老城)筹建新院;7月,改名为范县卫生院,门诊始分内、外、妇、儿、中医、五官等科室,病房设床位30张。
(六)范县人民医院
1958年初,范县卫生院正式更名为范县人民医院,并陆续向新院址搬迁,新院址位于范县城关镇西大街路南,占地31.5亩,病床40张,干部职工总数50人;1964年4月,范县划归河南省,医院改称河南省范县人民医院。
1966年8月,医院介入“文化大革命”,同年12月成立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1968年10月,医院成立革命委员会;1976年文革结束;1978年1月开始,医院陆续免除部分革委会成员职务,更换了主要领导人,但组织机构未变。1979年春,调进领导人改称“院长”,10月恢复医院党支部,相继成立院委会,医院开始正常运转;
2002年4月18日,医院启动新区门诊楼建设,2004年8月21日投入使用,2005年10月15日新区传染病区开工建设。2009年5月,医院新院区进入集中建设期,规划占地120亩,一期占地60亩,最终用时2年零1个月,完成了新院病房楼、医技楼及附属设施建设,实现了从开工到开诊的巨大变迁。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医院于2011年7月6日整体搬迁至现址(河南范县新区黄河路436号),成为范县人民医院发展历史上一个新的起点。
后 记
范县人民医院自1945年成立至今,历届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铸造了今天的事业辉煌。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中,医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方针,强化内涵管理,培养人才队伍,积极开展高新技术,加强硬件建设,注重文化建设,创造优美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秉承“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温馨便捷、优质高效、价格合理的医疗服务,致力于减轻广大群众就医负担,实现医院快速、稳健、和谐发展。
面向未来,我们将科学谋划、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加快发展,以更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更加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翻开新篇章,再创新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