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灵王在乾溪时遭到众叛亲离,临死前尚且能够悔悟自己当年不应该飞扬跋扈以下犯上,项羽自刎乌江时却死不悔改认为自己三年之内夺得天下而马上失去天下是天意所逼。
(比起来,楚灵王强一些。)
一个人能不能活到寿终正寝?我感觉是很困难的,飞来横祸太多,有人死在水里,有人死在火里,有人死于车祸,有人死于中毒。这样比起来,能得到善终,尽其天年都是一种幸福。
(悠哉悠哉,聊以卒岁,谨慎啊,没办法再多了。)
北齐和北周相争时,北齐占据关东,户口数量比南朝和北周加起来都多,外加手握二十万六镇鲜卑兵精锐,然而几年国力就被败光了,高湛邙山之战勉勉强强打退宇文护,抱着斛律光的头大哭,以前压着北周打的北齐,攻守易势,敌人已经打到自己家门口了。
(任城王高湝看见了这惨状,说了一句,"何至于此"。)
看到兔子才想起自己的猎犬,丢了羊才想起来要修补栅栏都还不算晚,商汤文王取天下时,土地不过方圆百里,现在的楚国方圆千里,如果能勤修德政,还是能挽回的。"现在楚王你也很危险,你跟着一帮宠臣在云梦泽游猎不顾国家,恐怕秦国的魏冉正在接受命令开动军队,要把你抓回去当俘虏。
(顷襄王丢了江陵,逃去了淮阳,万幸没有被俘虏,锅甩给了子孙。)
萧绎靠着王僧辩和陈霸先扫平了侯景,本来应该立即动身去建康即位,然而嫌弃建康的破败,贪图江陵的安逸,于谨杨忠领军出发时还朝会给群臣讲授老子的无为而治,没有长江的庇护和贤臣的辅佐,江陵城陷,地方勤王军救援不及,俄而身死国灭,临死前却以为读书无用,也算是昏聩的了
(子路的优点就是他知道人生道理要一个一个去实践)
晋献公想灭亡晋国,军队需要途径虞国的夏阳,荀息和晋献公商量,用玉壁和宝马来贿赂虞国国君,求借路通过,献公说:"恐怕不行吧,有宫之奇在,他会阻止国君接受礼物",荀息说"耳目之欲在前,而灭国大祸在后,这种风险是中等以上智慧的人才能虑及的,虞君恐怕做不到" ,虞君果然不听宫之奇的劝告,收礼借道,后来晋国灭亡虢国回来顺便把虞国也灭了,俘虏了虞君。
(孔子评价这件事为"虞国和晋国联合灭亡了夏阳",讽刺虞君放弃枢纽重镇,自己灭亡自己。)
这些都是好故事。
(比起来,楚灵王强一些。)
一个人能不能活到寿终正寝?我感觉是很困难的,飞来横祸太多,有人死在水里,有人死在火里,有人死于车祸,有人死于中毒。这样比起来,能得到善终,尽其天年都是一种幸福。
(悠哉悠哉,聊以卒岁,谨慎啊,没办法再多了。)
北齐和北周相争时,北齐占据关东,户口数量比南朝和北周加起来都多,外加手握二十万六镇鲜卑兵精锐,然而几年国力就被败光了,高湛邙山之战勉勉强强打退宇文护,抱着斛律光的头大哭,以前压着北周打的北齐,攻守易势,敌人已经打到自己家门口了。
(任城王高湝看见了这惨状,说了一句,"何至于此"。)
看到兔子才想起自己的猎犬,丢了羊才想起来要修补栅栏都还不算晚,商汤文王取天下时,土地不过方圆百里,现在的楚国方圆千里,如果能勤修德政,还是能挽回的。"现在楚王你也很危险,你跟着一帮宠臣在云梦泽游猎不顾国家,恐怕秦国的魏冉正在接受命令开动军队,要把你抓回去当俘虏。
(顷襄王丢了江陵,逃去了淮阳,万幸没有被俘虏,锅甩给了子孙。)
萧绎靠着王僧辩和陈霸先扫平了侯景,本来应该立即动身去建康即位,然而嫌弃建康的破败,贪图江陵的安逸,于谨杨忠领军出发时还朝会给群臣讲授老子的无为而治,没有长江的庇护和贤臣的辅佐,江陵城陷,地方勤王军救援不及,俄而身死国灭,临死前却以为读书无用,也算是昏聩的了
(子路的优点就是他知道人生道理要一个一个去实践)
晋献公想灭亡晋国,军队需要途径虞国的夏阳,荀息和晋献公商量,用玉壁和宝马来贿赂虞国国君,求借路通过,献公说:"恐怕不行吧,有宫之奇在,他会阻止国君接受礼物",荀息说"耳目之欲在前,而灭国大祸在后,这种风险是中等以上智慧的人才能虑及的,虞君恐怕做不到" ,虞君果然不听宫之奇的劝告,收礼借道,后来晋国灭亡虢国回来顺便把虞国也灭了,俘虏了虞君。
(孔子评价这件事为"虞国和晋国联合灭亡了夏阳",讽刺虞君放弃枢纽重镇,自己灭亡自己。)
这些都是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