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亮吧 关注:1,551贴子:15,081

【转】五丈原·忆(主维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祭丞相


IP属地:北京1楼2022-02-19 22:00回复
    二楼祭甜姜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2-19 22:02
    回复
      看名字就知道是虐文,so准备好纸巾,楼主是被搞得体无完肤。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2-19 22:12
      回复
        (一)
        这一跪一扶之间,便约定了他的后半生。从此,背井离乡,战场厮杀,赴汤蹈火,他都在所不辞。
        因为,他总在他身旁,他会笑着对他说:“伯约真麒麟儿也。”这便是对他最好的称赞,有这一句话,他便满足了。
        可如今,这人,要离开了。
        他就会再也看不见他,再也摸不着他,再也感受不到他的温暖,也再不会有人亲切地唤一声伯约,再也听不到了……
        他反握住那只手,小心地揣进怀里,毫不惧缩地用自己的温度去温暖那只手。
        半晌沉默。
        诸葛亮忽然道:“扶我起来罢。”
        姜维一愣,紧接着是一惊,哀求似的道:“丞相……”
        他知道他要做什么,他也知道他要说什么。
        诸葛亮闭了闭眼,声音有些疲倦:“趁现在清醒,总还要做点事的。”
        姜维知道自己是拗不过他的丞相的,只得轻轻将他扶起,又在身后垫上两床被子,尽量能让他坐得舒服些,做完这些,又仔细帮他将被子掖好。
        诸葛亮含笑看着姜维极仔细而又认真的做完这些,对姜维道:“伯约,回去歇歇吧。这几天也够你忙的,我没事的。”
        姜维哪里舍得走呢?他希望能一直守着他的丞相,就这么一直守下去。
        “回去休息罢。”诸葛亮又劝了一遍。姜维仍是没有吭声,他像个孩子似的用央求的目光盯着诸葛亮。
        诸葛亮一阵心中感动,他哪里又舍得姜维离开呀。
        他也怕,比谁都怕,却仍然每天强支病体,那样安宁的将一件件事情嘱咐给手下,他没有多少时间了,他怕自己再一次闭眼就会再也醒不来了,那样,三军,将士,整个大军都会陷入险境。还有很多事没做呢,他想。他也想姜维留在他身边,这样,至少他的心不会在这黑夜中孤寂得发痛。
        可他没有挽留姜维,他看见姜维眼里满是血丝,想他白日处理军中大事,晚上又来亲自照顾自己,一定也几个晚上没睡了。
        于是佯做怒色,语气也加重了两分:“伯约,你连我的话也不听了么?”,这语气里有着让人不能抗拒的威严。
        可这话说得重了些,怒气是对这样一个衰弱的身体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于是又引来一阵咳嗽,直咳得他喘不上气,一只手勉强支撑着身体,另一只手捂住口鼻,浑身颤抖着,猛烈地咳着。
        “丞相!丞相!”这可把姜维吓坏了,赶忙上前轻轻拍打着诸葛亮的后背,为他顺气。好一阵,诸葛亮才停下来,阖着眼靠着姜维微微喘着气,脸色早就如同白纸一般,嘴角却留下了点点的鲜红。两旁侍卫早就心疼地捧了温水上来,服侍诸葛亮擦了嘴,看着他缓缓饮了些温水下去,脸色稍稍才恢复了些。
        姜维轻轻抚着诸葛亮的胸口,想到丞相为了让自己回去歇息,害得他又一次犯病,心中万分感动,只好眼中含泪,笑着答应道:“维这就回去,回去休息。丞相可别用这苦肉计了,伤了自己身体。”
        诸葛亮无力地笑了一下,轻轻点了点头,目送姜维出帐,到了帐门口,却见他又犹豫着,转了身,再次凝视着自己,郑重地说道:“丞相保重身体。”说罢,这才掀开帐帘,走了出去,又将帐帘小心地掩好。
        诸葛亮一直看着姜维的身影最终消失在帷幕之后,楞了半晌,终于转过头来。
        他的目光凝聚着,又轻轻地落在了不远的墙上。那里挂着两块青色的竹简,上面有八个墨色的大字,深深的陷在那竹简上,像流淌在那青胧之间的一道道伤痕。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八个大字。那是他亲手书写,叫人挂上去的,那是他诸葛亮逃脱不了的命运,也是他不愿抛下的沉重的职责。
        他又凝了那八个字片刻,缓缓聚集着力气,终于吩咐道:“来人啊,笔墨伺候……”


        IP属地:北京4楼2022-02-19 22:17
        回复
          (二)
          自丞相病重以来,平时压在他身上沉重的担子,便都分到杨仪,姜维等人身上。姜维这时才真正发现丞相身上的担子有多重。
          不仅成都源源不断的将公文运送过来,要让诸葛亮批复朝中大事,平日,诸葛亮要处理军中问题,审查粮草,巡视营寨,又要与将士商量用兵对策,考察地形……再加上诸葛亮是个极认真负责的人,每件事都要亲自去做到最好,就是罚二十以上的事都要过问。每日都睡不上三个时辰。
          可是上天还要处罚他,让他一次次北伐受挫。这是什么天意?为何要这样对他!
          姜维朝自己的营寨走着,一抬头,便望见满天明明灭灭的繁星。
          他还清楚记得,魏延猛地踏进帐来,然后,那盏灯,便灭了。他不敢去看丞相脸上悲戚的表情,他只听见,宝剑,落地之声。他觉得有什么东西塌了,脸上冰凉凉的,胸中所有的悲凉刹那间化为一股怒火腾了上来。他大吼一声,血红着眼睛便扑向魏延,无论那人是谁,他都要和他拼命。
          可是一个声音阻止了他。“住手!”那声音将他喝断在当空,他便沉沉地坠了下去,愤怒变为更为深刻的悲凉,在胸中回荡着。
          那声音里有隐隐无奈:“此乃吾命当绝,非文长之过也。”诸葛亮轻叹一声,天意当真要绝他么?
          有风仍在“嗖嗖”地灌进来,诸葛亮只觉得彻骨生寒。他注定,要在这个秋天,陨落。
          为何?为何上天如此待他?若有可能,我宁愿用自己的命去换。姜维猛地抹了一把眼泪。
          他此时才真正的明白,赵云的心,丞相的心。


          IP属地:北京5楼2022-02-20 16:33
          回复
            接上文
            他还记得,那是个夕阳如血的黄昏,他因初到蜀中,人生地不熟,此刻百般无聊,想出门去转转。
            一出门,差点撞到了人。姜维认得,那是赵云府上的管家,他的眼睛微微泛红,像是急着赶来,喘着粗气,姜维心里没由来的一颤。管家这时认出了他,施礼道:“姜将军,赵将军病危,请您过去。
            姜维是心惊肉跳地来到赵云府上的,他穿过走廊,来到最里面的内室,在榻上见到了赵云。
            昔日威风的将军此刻虚弱地躺在榻上,满头银丝,眼睛深深凹陷下去。
            姜维的鼻子有些发酸,赵云是除了丞相,他在蜀中最亲切的一人了。他缓步走到榻前,轻轻唤道:“子龙将军?”
            赵云睁开双眼,脸上是他惯有的忠厚的笑容:“伯约,你来了。来,过来坐。”他轻轻挥手,招呼着姜维。
            姜维在塌边坐下,觉得眼睛也酸涩起来,但他使劲忍住,不让自己在赵云面前哭出来。望着赵云憔悴的脸,他问道:“子龙将军病得这么重,怎么我才知道呢?”
            赵云一笑:“这病是今早突发的。”他喘口气,又道:“我特地让家人别传出去了,别让别人为我这老骨头担心了。”停了停,自语道,“丞相正在准备北伐呢,怎能让他太担心了呢?”
            他望了望姜维,低叹一声,好一会,才继续道:“云活了七十,本不应该又什么遗憾,但恨未能看见北伐成功,天下太平。而且,从今以后,就只剩下丞相一人了……”赵云的眼中忽然涌出一股深切的哀伤。
            “你不懂他的苦。都走了,人都走了……开始是二哥关羽,后来是三哥翼德,还有汉升,季常……你不知道丞相多么不舍得马谡死……如今,云也要离去了……”他说得有些喘不上气,停了停,眼里已经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水雾,仿佛飞回了记忆的最深处。
            “北伐曹魏,兴复汉室,平定天下,那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一个美好而遥远的梦,是我们共同的梦。那时候的日子虽然苦,可大家都怀着这个梦想,共同努力着……可是现在,人都走了,只剩他一人,仍要独自背负着这个理想,支持着蜀汉的江山……”
            “可他从不在别人面前说苦,默默背负着所有的艰辛。他又不懂得照顾自己……”他终于说不下去,水雾化为清冷的泪珠,划过苍老的脸。一时间,有股莫名的悲伤笼罩了他俩。
            “伯约,”他转头凝视着姜维,“你与丞相关系很好,是么?云当初第一眼看见丞相,就觉得他是个不染一尘的神仙。”他笑笑,语气忽而又郑重起来,充满了期待:“伯约,你,愿意帮我们去照顾他吗?”
            姜维知道,他,是谁,我们,又是谁。他站起身,抹去泪水,并没有说自己愿不愿意,却郑重地说道:“子龙将军,维,愿意与丞相一起去承担这个梦想,维,愿意为丞相付出一切。”
            赵云愣了愣,“你要,承担这个责任么?”他说。姜维握紧了拳头,眼神坚定地,点了点头。
            “好。”赵云道,他眼中露出了一丝欣慰,却又有一丝悲凉。他拼着力气,颤抖着手,举起了一把宝剑:“这是青釭,你拿着。替我与丞相说‘云不能再与丞相一同北伐了,丞相保重。’”
            姜维咬着双唇,接过那剑。赵云的声音暗淡下去:“伯约,拜托了。”
            ……
            他进相府时已经是子时了,可屋内依旧明亮,映着那单薄的影子。
            “何人在外面?”他发现了他。
            姜维默默的走进房中,跪拜下去:“在下姜维。”
            诸葛亮察觉出空气中的一丝异常,停下了手中的笔,抬头道:“伯约啊,别跪着了,有什么事……”
            他的声音像被什么生生掐断,忽而又急促起来:“为何青釭剑会在你处?”
            姜维低下头,不忍去看那张沉痛的脸庞,声音哽咽着道:“丞相,子龙将军病逝。”
            诸葛亮手中的笔“啪”的落在那锦帛上,滚下去,黑色的墨迹像是心上一条流血的伤痕。空气中像浸了黄连,苦涩得让人窒息。“子龙将军,丞相……”姜维叨念着。他的腰间腰间就挂着那把青釭,宝剑锋利依旧,昔日英雄何在?
            抬头,前方已经隐隐约约可以看到自己的营帐,在黑夜中透着淡淡的烛光。姜维忙抹了一把眼泪,跨进了帐中。
            他确实是累了,几日都没有歇过,头一碰到床,便沉沉地睡了过去。
            属下人没有叫他,直到他似乎做了什么噩梦,大呼一声,从梦中惊醒,身上已是冷汗淋淋。
            营外,天已微微发白,日却还没有升起。
            黑夜渐变着褪去,白昼又渐变着出现,如此循环往复。
            姜维从榻上爬起身,洗漱完毕,将披风一披,就出了帐来。
            来到中军帐,几个侍卫向他见礼,他急急询问,侍卫告诉他昨晚陛下遣使李福来过慰问过丞相,丞相又连夜召见了杨仪,费祎等人,刚刚才睡过去,抑或是说,刚刚又昏迷去。
            姜维答应了一声,轻轻蹑足迈进帐中。
            他看见桌案上静静躺着一份表章,那是他的丞相呈给陛下的遗表。一字一句,仍是,那样整洁与干净。他可以想象,昨夜,他是如何艰难地写完这表章的。①
            每一个字,都凝结着诸葛亮最后的心血,他要将这份心血,完整的洒给国家,洒向他热爱的成都。②
            姜维最后在榻前停下,默默伫立着,凝视着他的丞相,要将他印到眼里,烙到心里,深深地刻在灵魂上……
            ①:此处我有感触,之前手心被扎,写400字都停下来了5次,真的不知丞相此时是不是比我还痛1000倍。
            ②:歌词“余路还要走多久,你攥着我的手”,这路,将走到尽头……也只有伯约,能攥住这手罢……


            IP属地:北京6楼2022-02-20 16:49
            回复
              这个吧人好少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2-20 19:15
              回复
                有人吗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2-22 18:26
                回复
                  有人~


                  9楼2022-03-01 21:57
                  回复
                    dd


                    10楼2022-03-01 21:57
                    回复
                      dddd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3-06 19:02
                      回复
                        (三) 此处过虐,自备纸巾
                        诸葛亮在昏迷中有一梦。
                        他身处一处。这个地方,是如此的眼熟。
                        一带青青的山岗,其中,林木葱葱,雾霭沉沉。
                        远处,传来悠扬的牧笛;近处,是农人吆喝的歌声。
                        啊,这地方不是隆中么?是他高卧不起之地,是他抱歌自比管乐之地。
                        当年,在这里,一群学子指点江山,谈论天下大事。在这里,刘皇叔三顾茅庐,传为美谈。
                        这地方,很久没在他梦中出现了,他快要忘了这里是怎样的了。如今,它却再一次,那样清晰,那样真实的出现在他眼前。
                        远处有三人缓缓走来,那不是刘关张三人么?
                        “主公!主公!”他兴奋地迎了上去过去。
                        “孔明!”刘备也认出了他,灿烂地笑着。
                        “孔明哥哥,孔明哥哥!”身后又有一个声音响起,他顺着声音看过去,见到马良牵着马谡的手,微笑着走来。
                        哦,还有英武的子龙,骄傲的士元……他们都在,都在。
                        他望向刘备,刘备正在朝着他笑,一切都如初见般那样美好。
                        他眼里有了些闪亮,激动地弯下腰去,深深施了一礼:“主公,亮,想你。”
                        再一抬首,刘备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内心那突如其来的空虚,一如当年在白帝城,他知道,有些东西,他抓不住了。
                        他转头望向关张,却惊恐地发觉他们的头被人砍了下来,恐怖地流淌着鲜血。
                        一个声音在身后问他:“孔明的志向是什么呢?”
                        他听见自己回答:“亮愿辅佐明主,使天下太平。”
                        “天下太平?天下太平!哈哈。”那声音狰狞起来……
                        地上,血汇集着,似乎有许多人在打仗,像是多年前徐州一样,许多人死了,他们的血汇集在一起,成了一条河流,淹了上来。
                        他眼睁睁地看着,身体却不能动弹半分。他看着那条河将庞统淹了下去,将马氏兄弟吞噬下去……
                        他拼命挣扎着,却一脚踏空,像折翅的鸟一样笔直摔落下来……
                        “丞相,丞相!”身旁有人焦急的叫着。
                        他费力地睁开眼,眼前的白雾渐渐消散。他看见几个医官正在为他施针,姜维一脸担忧地擦拭着他额上的虚汗。
                        几位医官停了针,想说几句宽慰的话,诸葛亮却轻轻摆手,示意他们退下。
                        几名医官互相看看,又看一眼他们的丞相,眼中满是伤感,默默收拾东西退下了。帐中,又安静了下来。
                        “伯约,”诸葛亮示意姜维在他身旁坐下,“你我相遇之时,你可是二十有七?”
                        姜维愣了愣,不知道丞相为何要问这个,但他很快答道:“是。”
                        孔明轻咳了两声,嘴角却浮现起一抹笑容,像是在回忆什么美好的事情。姜维不敢打扰,只是默默的陪着他,关切地注视着他的丞相。
                        他们相遇的那一年,他二十七岁。
                        而他们相遇的那一年,他也是二十七岁。
                        二十七年前的那一天,他在隆中的一拜,便决定了他的后半生。纵使一路艰难的走来,初日的伙伴纷纷凋零而去,最后,只剩他独自一人攀行,他也毫无怨悔。
                        如今,这条路他就要走到尽头了啊。
                        唉,要是他们真的都在,该多好,可……


                        IP属地:北京12楼2022-03-20 16:26
                        回复
                          来了


                          13楼2022-03-20 17:11
                          回复
                            没有后续了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3-23 16:51
                            回复
                              (四)
                              他望向身旁年轻的将军,此后,他就要将这重担压在他身上了。
                              可他不忍,不忍让他同自己一样,苦苦地守护着那个最初的诺言。
                              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除了伯约,再无人能寄托他之志,守护着成都,守护着那最初的誓言。至少,他要让蜀国的人们太平。
                              伯约,对不起啊,亮要害了你的后半生了,只是希望,你不要太过执着了。
                              是时候了,他望向姜维,缓缓说道:“我本想竭忠尽力,恢复中原,奈天意如此。”说着,他叹口气,示意小童将那书拿过来,又道:“我平生所学,已著书二十四篇,共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内有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他语速很慢,说上一会便要喘息着歇上一会,但又极其认真地嘱咐着。
                              姜维一直像个殷诚的孩子,听话的学生,含着泪仔细的听着。
                              说上这么一大段话便几乎耗费了他所有的力气,好不容易将所有的事嘱咐完,他便再也没了力气支撑着坐着,脸色虚白地倒在榻了上。
                              “丞相,”姜维的眼睛是湿润的,“您怎么样?要不要叫医官来?”
                              诸葛亮只是轻轻摇头,姜维不好再说什么,只有默默的陪着他。
                              好一会,诸葛亮睁开双眼,声音因虚弱小得几乎听不见,却又带上了浅浅的笑容:“伯约,可否弹个曲子给亮听?”
                              姜维一愣,诸葛亮看出他的疑虑,又道:“可好?就用我的琴。”
                              姜维站起了身,躬身道:“丞相心愿,维自然愿意。”
                              诸葛亮看着姜维小心地将琴取下,仔细地拂去上面的灰尘。
                              他有一刻恍惚,仿佛看见刘备期待的笑容:“军师,备有一礼送上,不知先生可否笑纳。”刘备一招手,两个童儿便小心地捧着一把琴上来,轻轻放在桌上。
                              琴乃桐木所制,颜色微青,依稀可见琴身上的断纹。他有些惊讶地望了下刘备,却看见一脸灿烂的笑容:“孔明,试试吧,备赠的礼物可合你心?”
                              他依言点头,左手按弦,右手轻轻一拨,琴音松透而不散,悠长的琴音在屋内漂荡。
                              “亮多谢主公赠琴,不知主公从哪弄来这么好的琴?”他有些兴奋。
                              刘备一笑,并不回答他,却说:“孔明,可否为备弹一曲?”
                              “自然。”他点头。于是一曲梁父吟奏起,声音明亮铿锵,在屋内久久回荡……
                              自白帝城后,自己就鲜有弹琴了。他试着抬手,手却抖得厉害,一点力气也使不上。他不禁低声叹息:“好久不曾抚琴了,可惜如今再不能抚琴了。”③
                              刚刚擦拭好琴的姜维闻言,心中又是一痛,他没有抬头,忽然道:“丞相不能抚琴,维便作丞相的手,为丞相抚琴。”他说着,手下一挥,按动琴弦,流水般的琴声便从指尖泻出,在营中飘渺回荡。
                              他不用询问丞相想听的曲子,他知道,丞相想听的是什么,那一曲梁父,他一生都不会忘。
                              诸葛亮阖上眼,轻轻的笑了。姜维没有发现,他第一次,能把这首曲子弹得这么好,或许是有了相似的心境了。
                              ……
                              姜维出生在名门家庭,从小接触过古琴,那时却不甚感兴趣,技艺当然是很差。
                              偶然一次,却彻底改变了他对古琴的看法。
                              那回他去相府,婢女告诉他丞相在院子里,他赶了过去,却在院子外呆住了。
                              ③:(我也是音乐人)对于一个玩音乐的来说,我一天不弹就不行,想想这……唉,悲伤(懂这痛么)


                              IP属地:北京15楼2022-03-23 19: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