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yeverything吧 关注:9贴子:654
  • 3回复贴,共1

生活中真挺好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脱离了原舍友以后人际关系竟然是质的飞跃
最近倒是不爱写东西了,似乎是心情好就不会再拿笔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1-11 23:26回复
    心情好确实感觉可好了。但是我想了想,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假如一个人从小到大一直是这样“正常”的状态ta会是怎么样的?我想了想我这几年的变化可能与emo有关的,感觉还有挺多的,比如emo前我甚至能算是社会达尔文(?),现在直接变左翼,有一件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在我大一还是大二的时候,我们专业的一个人突然来加我,他似乎认为我冥冥之中是他的知音一样,首先是断定我应该是跟他一样的intp,然后让我测mbti。当时我跟他说mbti把人格二元划分与人格不太可能呈现双峰分布的矛盾,结果他听了更加两眼一亮说他知道这个而且更加确定我是intp了,还说现在mbti的测试结果是百分比而不是只有16型。然后我就去测了一下,或许是半出于我自己内心的想法也半出于对他说的话的逆反心理,我最后测出了一个infj,然后他看到这个结果不承认认为我是故意填答案来跟他不一样的。然后他又说起自己的世界观来,不用说了,就是经典的社会达尔文,但我当时跟他说我支持的是人人平等没有剥削,然后他说“那不是贡茶竹艺吗”,我说没错,就是这样,然后他就消失了。
    现在想想这件微不足道的事可能对我的整个三观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当时我选择的选项,不论或许是出于我内心的选择还是处于我对他的叛逆的选择,到现在全部已经变成了我千真万确的既定的三观,而他这个人的人物形象也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社会达尔文加渴望跟我差不多思维的人,简直和前emo时代的我一模一样,思考科技与进步但不思考人的处境也很少与他人共情。但是emo的经历改变了这一点,首先是共情思考的增加,这可能促成了我叛逆他,也就是前emo时代的自己的隐性依据。而这次叛逆进一步地把我推向了现在的样子。而他的形象,则成为了我想象中的没有emo经历的我可能成为的样子。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1-12-09 08:2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