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这是宋代吕本中在其所著《官箴》中的一句话。对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清”即公正廉洁、两袖清风,“慎”即忠诚老实、慎言慎行,“勤”即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慎、勤的为官从政要求,放在当下依然很有意义,符合打造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的时代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应时时对照、积极践行。
念好“清”字诀,做到清廉干净。治政廉为首,廉乃政之本。古代廉吏典范于成龙被称为“半鸭知县”,他在任罗城县令的时候,他的儿子从山西老家赶来看望父亲,于成龙却每日青菜豆腐招待其子。在儿子辞行回乡时,于成龙无物可赠,心想不能让儿子空手回家,于是就将一只咸鸭割了一半送给儿子,从此民间传唱于成龙“长子临行割半鸭”,半鸭知县的称呼便不胫而走。后来,于成龙因清廉有为被康熙皇帝称为“天下廉吏第一”。反观贪官污吏,不论是古代的还是近年来查处的,皆因一个“贪”字,忘掉了自己做人做官做事的底线,从小贪到大贪,从量变到质变,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最终身败名裂,教训惨痛。这启示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清”的底线要求,始终做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的模范。
念好“慎”字诀,做到忠诚老实。党员干部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都要忠诚老实,时时刻刻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早在井冈山时期当时的主要领导就说过:“为什么让他当党代表呢?就是因为他老实。”因此,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说话办事都应当老老实实,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我们的权利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办事、为民谋利。”对待手中的权力,必须慎之又慎,始终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绝不能恣意妄为、以权谋私,愧对共产党员这个称号。
念好“勤”字诀,做到勤勉担当。“为官避事平生耻”。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然要求党员干部干事担当、为民服务。“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作为党员干部,凡是有利于党的人民的事情,都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但有的干部不愿担当、不善作为,有的习惯做“太平官”、“老好人”,这样的干部不仅干不成事,还会误事坏事,甚至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害。而像焦裕禄、杨善洲、廖俊波等模范人物,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勇于担当、苦干实干,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员的真正价值,是每名党员干部学习的典范。
念好“清”字诀,做到清廉干净。治政廉为首,廉乃政之本。古代廉吏典范于成龙被称为“半鸭知县”,他在任罗城县令的时候,他的儿子从山西老家赶来看望父亲,于成龙却每日青菜豆腐招待其子。在儿子辞行回乡时,于成龙无物可赠,心想不能让儿子空手回家,于是就将一只咸鸭割了一半送给儿子,从此民间传唱于成龙“长子临行割半鸭”,半鸭知县的称呼便不胫而走。后来,于成龙因清廉有为被康熙皇帝称为“天下廉吏第一”。反观贪官污吏,不论是古代的还是近年来查处的,皆因一个“贪”字,忘掉了自己做人做官做事的底线,从小贪到大贪,从量变到质变,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最终身败名裂,教训惨痛。这启示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清”的底线要求,始终做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的模范。
念好“慎”字诀,做到忠诚老实。党员干部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都要忠诚老实,时时刻刻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早在井冈山时期当时的主要领导就说过:“为什么让他当党代表呢?就是因为他老实。”因此,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说话办事都应当老老实实,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我们的权利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办事、为民谋利。”对待手中的权力,必须慎之又慎,始终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绝不能恣意妄为、以权谋私,愧对共产党员这个称号。
念好“勤”字诀,做到勤勉担当。“为官避事平生耻”。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然要求党员干部干事担当、为民服务。“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作为党员干部,凡是有利于党的人民的事情,都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但有的干部不愿担当、不善作为,有的习惯做“太平官”、“老好人”,这样的干部不仅干不成事,还会误事坏事,甚至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害。而像焦裕禄、杨善洲、廖俊波等模范人物,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勇于担当、苦干实干,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员的真正价值,是每名党员干部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