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胄吧 关注:5,327贴子:10,943
  • 13回复贴,共1

鲍勃拉夫 中世纪后期的中亚甲胄2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堂堂更新!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1-08-23 15:01回复
    头盔加强件
    在激烈的马上作战中,战士们的头部和肩部往往是对手打击的重点。因此,在十五到十七世纪,附有顿项的头盔在那些需要近身肉搏的战士们中得到了广泛的装备。描绘巴图鲁们的战斗场景的中亚叙事诗中常常这样称赞战士们的头盔:“他戴上一顶闪亮的大马士革钢盔,他那硕大的战盔,就像在太阳下燃烧的青铜一样光辉夺目”众所周知,中亚的头盔是球锥形的。跟草原上的亲戚们不同,智慧的布哈拉和喀什噶尔人民所使用的头盔有着锻造坚实的盔体,收束的铁箍和金属制成的护耳板。总体来说,它们跟伊朗,罗斯和奥斯曼的头盔更加类似---与其说是中亚本土的风格,毋宁说是近东的风格。所有的这些球锥头盔都是一个类型的。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1-08-23 16:53
    回复
      种类1 球锥
      根据盔体的制作方式和现存头盔上的各种加强部件,我们可以区分一下几种不同的搭配方式。
      选择一,一体锻打而成的盔体,帽檐,护鼻器,护耳板以及脑后的护板
      包括了一个在叶尔羌制作完成的样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军械库的名单上,这件头盔被标记为“muhamand汗的头盔”,断代时间为十六世纪末。其高二十厘米,直径22.5厘米。盔体由单块金属锻打而成。较扁的盔体以及矮墩墩的盔顶让它看起来非常类似与保存在krasnoyarsk博物馆的一件十七世纪俄国头盔。一块三角形的帽檐被铆接在盔体的额头前,在其正中有穿插了一根可以活动的护鼻器。一对带有雕刻花纹的五边形护耳板和一块狭窄的脑后护板通过锁环链接在盔体边缘。(图十二,1)
      通过细密画推断,我们可以发现这类头盔(尽管在画上通常没有帽檐,护鼻器和脑后护板)在十六至十七世纪的中亚贵族阶层中极为流行。
      选择二,一体锻打而成的盔体,有护鼻器和护耳板
      我们有一件粗略推断产自十六世纪中期的伊朗或中亚的样本。在克里姆林宫军械库的名单上,这件头盔被标注为“smooth kuchumov大马士革钢盔”,由波耶贵族鲍里斯献给沙皇。其高23.5厘米,直径21.2厘米。盔体由单块金属锻打而成。与那件叶尔羌头盔不同,这件头盔有着加长的盔顶,包括一根羽管和球形的底座。还有一个部件是十五世纪晚期至十七世纪的中亚头盔上的一种常见的装饰---铆接在盔体下半部分的,环绕盔体的一窄条镶嵌宝石的金属带。这件头盔有一个可以活动的护鼻器,在侧面有形状复杂的护耳板。(图十二,2)
      有人推测,这些护鼻器和护耳板是由十七世纪的俄罗斯匠人制作的,尽管十六到十七世纪的中亚细密画中有很多带有这些加强件的头盔(图二,3;图十一,15,16)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1-08-23 16:53
      回复
        分别为图十一十二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1-08-23 16:54
        收起回复
          @甲胄吧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1-08-23 16:54
          回复
            选择三 盔体由两片铁板铆接而成,连结处覆盖一根有雕饰的金属条,盔体下沿被长铁片包裹了一圈,有帽檐。样本包括了一件来自吉尔吉斯斯坦楚河流域高山地区的头盔。这件头盔有两块接合的铁板构成,顶部有一件半球形的底座,上面可以插羽管。长铁片的下沿上打了孔,可以链接顿项。一件宽阔的帽檐被铆接在盔体的额头处。或许,这件头盔是被一位曾在布哈拉汗国或喀什噶尔的蒙兀儿人军队中服役的吉尔吉斯贵族收容进他的武备库的。(图十二,4)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1-08-23 17:24
            回复
              选择四,头盔由单片金属锻打而成,虚假的“连结棱条”(自创名词解释,指两块甲板铆接接缝处所覆盖的金属条),结构复杂的盔顶和羽管。
              这件头盔是在哈萨克斯坦东部意外发现的。盔体由单块甲板锻打而成,一块宽阔的长铁条包裹盔体下沿,铁条的下沿打有稀疏的孔,用于铆接顿项。(图十二,3)最为有趣的一点是盔体上的假“连结棱条”,在完全由一块铁板锻打而成的盔体上模仿了多片铆接的效果。gorelik在研究十四到十五世纪的伊朗头盔时也曾注意到这种模仿。在他看来,这种模仿是单片头盔取代多片头盔的过渡时期产生的一种武备制作传统。花瓣形的盔顶造型十分接近于十四世纪的旭烈兀头盔(????)。然而,这件头盔或许更应该归属于某位准格尔或哈萨克战士,尽管其本身可能是在中亚制作的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1-08-23 18:40
              回复
                有的里面把1/2都归在了叶尔羌产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8-24 15:12
                回复
                  在克里姆林宫的武库名单上有两顶面具盔,他们最早是在1677年发现的。Pyatysheva将他们鉴定为十六世纪北印度的作品,gorelik则将他们鉴定为十四到十五世纪的伊朗头盔。两人都将这两顶面具盔认定为蒙古式的铁盔。(图十二,5)毫无疑问,它们都是中世纪后期制作的。但是,我们不该把其断代的下限限制到十六世纪前半叶,因为有证据表明盔顶上的球形饰件一直存在到十六世纪后半叶乃至十七世纪。(图十一,8,10,12)有这样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两顶头盔是由喀什噶尔,中亚或近东的匠人制作的,但是经蒙古人,准格尔人或伏尔加卡尔梅克人之手转赠给莫斯科方面。我们有一些不那么直接的证据来证明中亚战士确实在使用这种头盔,比如诗篇中的“大马士革钢制成的面部护甲”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1-08-24 22:28
                  回复
                    细密画中的多数战士都佩戴了头盔。尽管看似种类繁多,我们很容易便能把他们分成一下几个大类:低球锥类的shishaks(图十一,1-14);高盔体的头盔(图十一,15-20);以及带折角的锥形盔(跟大清的一个样)(图十一,21-28)。最后一种在土耳其和俄罗斯的博物馆内存世很多。
                    绝大多数shishaks和高头盔都是由4-9片铁板铆接形成盔体,再在盔体下沿包裹一圈长铁条以固定的。(图十一,1-8,11,12,14,18,19图三,7,9,11图二,2,6,7图十,5,6,11,13)而在折角锥形盔中,模仿铆接痕迹的一体锻打盔则更为常见(图十一,21,22,27,28)
                    作为惯例,盔体顶端安有盔顶,包含了一块可能制成花瓣形状的底座和一根羽管。羽管可能很长,很短,或很简略。羽管中段常常装饰有一颗圆球。(图十一,3,8,10,12,15,16,25,图二,2,3,图三,7)在十五到十六世纪还有一种装饰,那就是在盔顶的底座上直接连结一颗圆球,圆球上再开孔插入羽管(图十一,2,5-7,11,图二,12,图三,6,图十,9,10)或一根尖钉(图十一,8,10,图二,8)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1-08-24 22:29
                    回复
                      绝大多数头盔的下沿都有宽窄不一的铁条包裹。在十五世纪后半叶到十六世纪初,还出现了带有额前护板和眉形眉庇的头盔(图十一,15,图三,2)在此之后他们都被设置为可活动式了
                      铁质的护耳板被安装在头盔的侧沿。在十五世纪末,护耳板大致分为两种:多片式(图十一,2,3,图十,5,图二,11,图四,5)以及单片式(图十一,12,15,23,图二,3,6,7)护耳板的形状可以是梯形,五边形,近圆形或长方形。
                      头盔有时额外安装有可活动的箭头形护鼻器,但是他们在细密画上却极少得到表现。(图十一,16)很多时候画家只画出了容纳护鼻器的那个“闩”(图十一,3,15,18)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1-08-24 22:29
                      回复
                        根据细密画来看,罗圈甲和扎甲顿项尽在帖木儿帝国时代盛行一时,并与十六世纪中期基本退出呼罗珊,布哈拉和喀什噶尔。在这一时期,最为盛行的是锁子甲顿项,细密画向我们揭示了其两种不同的形态:覆盖住后颈的开放式(图十一,4,8,25,图二,8,图四,1,10)和遮盖住喉咙的封闭式(图十一,1-3,5,16,18,图二,11,图三,7,图十,5,6)穿戴使用了后一种顿项的武士们在不接战的时候,常常选择把顿项的下摆掀起卡在护鼻器的闩上。(图十一,3,16,18,图三,7,图十,5-6)由布料或毛毡制成,中间夹棉的软质顿项使用的则比锁子甲顿项更少一些(图十一,12,17,26)有趣的是,在不接敌的情况下,软质顿项也会被掀起卡在护鼻器上。(图十一,17,26)在之前提到的那件东哈萨克斯坦发现的头盔上,我们发现头盔下沿并没有打很多孔,说明在当时的中亚布面甲也可能作为顿项使用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1-08-24 22:29
                        回复
                          分别是图四,图二,图十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1-08-24 22: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