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推广吧 关注:76,594贴子:512,236
  • 12回复贴,共1

要不要复读?考虑清楚这3个点,再下结论也不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重庆1楼2021-07-01 18:40回复
    第一个需要考虑的点:是因为想取得更好成绩而复读,还是因为单纯逃避?
    不要着急用“谁复读不是为了提高成绩”反驳我,我看见过太多因为单纯逃避而选择复读的学生了。在复读前,你一定要仔细了解两者的区别,了解自己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是不是真的有努力在学习。


    IP属地:重庆2楼2021-07-01 18:43
    回复
      这里,我要强调,努力学习并不是指装腔作势花大量的时间感动自己,而是真真正正落到实处,去仔细专研,去不懂就问。否则一切都只是浪费时间而已,宝贵的时间过去了,但你没有丝毫的进步,这样的情况是很可怕的,你会给予自己错误的定位,从而造成很大的影响。


      IP属地:重庆3楼2021-07-01 18:45
      收起回复
        我之前读高中的时候就有这样的例子。同班2名同学因为高考成绩够不到三本线(那时有三本),从而选择了复读。其实从他们平时的上课情况来看,大家都认为他们是考不上本科的,也没有寄予什么希望。他们自己也并没有强烈的复读心思,选择复读也是稀里糊涂的事情。第二年高考结果出来,依旧没够到三本线,老老实实去了专科院校。


        IP属地:重庆4楼2021-07-01 18:48
        回复
          第二个需要考虑的点:身为“老生”,有没有慢人一步的勇气?
          这点难,太难了,复读生需要重新面对的东西太多。
          选择复读,就是老生了,这是个褒贬不一的词。陌生的班级与陌生的同学,对你会有一定的“敌意”。你考试考得好,别人会说你是应该的,复读生嘛,如果考试再考不好,那岂不是一无是处?你考试考得不好,别人会说你多读了一年,还考不出好成绩,怪不得要复读!


          IP属地:重庆5楼2021-07-01 21:40
          回复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复读生好像做什么都是错的?
            这还不是关键的。当复读生随着距离高考时间越来越近后,被应届生拉开距离时,那才最难受。这点其实很好理解,毕竟一年前就是因为“掉队”才复读的,一年后也没有太多领先应届生的理由。
            人啊,只要在一起就会有喧嚣,流言蜚语又会接踵而至了。复读生承受不住这样的舆论,就会状态出现问题,加上短时间的与新同学的相处,不太会有太要好的朋友,无法诉说一些东西。


            IP属地:重庆6楼2021-07-01 21:54
            回复
              久而久之,内心积压的情绪会越来越多,直到决堤为止。不要以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任何时候都适用,复读生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复读生需要接受自己会慢人一步,需要有这样的勇气去面对。


              IP属地:重庆7楼2021-07-01 22:04
              收起回复
                第三个需要考虑的点:家里人到底支不支持你复读?
                如果说前两条心理上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那接下来的现实问题你还能微笑面对吗?
                家里人不支持你复读,用浪费时间、现有结果挺好的来婉拒你,你怎么办?好吧,就算你义正言辞侃侃而谈,用各种理由说服了家人,结果得知不让复读的原因是家里没钱,你又该怎么办?


                IP属地:重庆8楼2021-07-01 22:08
                回复
                  我再以普通家庭举个例子。如果孩子是位美术生,因为文化课成绩不过关才选择的艺考,结果好不容易学了一年下来,没出成绩要考虑复读,家人应该怎么办?不支持孩子复读,不但耽误了孩子前途,也产生隔阂;支持复读,动辄10W+的学费,每月3000+的食宿费如何得到解决?


                  IP属地:重庆9楼2021-07-01 22:11
                  回复
                    再说句现实点的:复读就能成功了?既然成功这么简单,为什么应届的时候你就失败了呢?
                    看吧,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不是哭哭鼻子博取同情就可以收场的。
                    家人为你承担很多东西,有时候,你应该换位思考。


                    IP属地:重庆10楼2021-07-01 22:14
                    回复
                      其实复读要考虑的东西还有很多,但大致这三个点思考过后就可以把复读的事情提上日程了,无非是最终读与不读而言,从结果来说简单的很。


                      IP属地:重庆11楼2021-07-01 22: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