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吧 关注:4,948贴子:19,298
  • 3回复贴,共1

犍陀罗佛像|贵霜时期佛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犍陀罗艺术首次打破了印度早期佛教雕刻不出现佛像的传统,直接借鉴希腊、罗马神像的造型,开始以人的形象来表现佛陀,创造了希腊化风格的佛像。佛陀的造像刚开始出现于佛传故事浮雕中,其形象也与弟子、信徒们同样大小,后来,佛陀的形象越来越大、越来越突出,并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圆雕造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2-03 18:49回复
    犍陀罗佛像具有浓厚的希腊-罗马艺术特征:佛陀造像风格写实,前额宽广,深眼窝、高鼻梁,眼线弯曲舒展,眼大、唇薄,耳垂长且带有环孔。长长的波浪鬈发于头顶盘成发髻,使人联想到希腊的太阳神阿波罗(Apollo)雕像。身披罗马式厚长袍托格,衣料厚重,质感明显,流畅的衣褶下隐约显出身躯的曲线。
    佛像头部后面有呈圆盘形的头光,一般无纹饰;台座多为方形,前面常刻有小佛像、佛钵等浮雕。佛像微闭的双眼向下垂视,平静的表情无不显示出佛陀所特有的内在宁静。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2-03 18:50
    回复
      现藏于印度新德里国家博物馆的这尊菩萨头像,高鼻梁,眉线弯曲舒展,头发呈波浪形,使人联想到希腊的太阳神阿波罗雕像。
      我们的佛陀在成佛之前称为“菩萨”(Bodhisatta),名叫悉达多。这一件藏于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的悉达多菩萨头像顶戴狮头中心冕的弧顶宝冠,佩戴狮头饰耳环,眉间白毫原镶有宝石,卷曲的头发和胡须足见西方艺术的深刻影响。
      犍陀罗佛像诞生于西元1-2世纪,其时正好是大乘佛教在印度刚刚兴起的时代。随着菩萨信仰的普及,犍陀罗艺术中也出现了大量全副贵族装扮的菩萨造像,例如弥勒(Maitreya)菩萨、观世音(Avalokiteśvara)菩萨像等。
      西元460-470年间,白匈奴人入侵犍陀罗,佛教寺塔造像被毁,犍陀罗艺术从此衰落。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2-03 18:52
      回复
        图文内容 |《图说佛像》作者 |玛欣德尊者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2-03 18: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