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里矿吧 关注:11,760贴子:711
  • 0回复贴,共1

枣矿集团柴里煤矿:黄铜铃有个“烂沙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走进柴里煤矿综采工区区长室,进门就看到一张睡得变了形的“烂沙发”,它的主人是黄铜铃,他今年39岁,参加工作20年,从事采煤工作20年。
“不回家的坏爸爸”
“最多一次连续10天没回家。”2020年4月份,该矿推行“一区两面”生产模式,这让该矿唯一的采煤区长黄铜铃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在工区呆的时间更长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更少了。
一个工区同时负责两个采煤工作面生产,如何把现有力量一分为二,让区队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强大战斗力?让这个80后的区长迎来了一次人生“大考”。
黄铜铃不敢懈怠,却“冷落”了家人。妻子常焕明是该矿机电设备制修厂职工,两人单位直线距离300余米,可是两人却像隔了一座山,除了早上给黄铜铃送换洗衣服之外,两人基本见不到面。
每天起床后,只要看到丈夫不在家,妻子就熟练地收拾换洗衣服,送到办公室,不管在不在,放下就行,下班后来取脏衣服,这一套流程,常焕明已经非常熟练。
“最大的希望就是一星期能够和家人一起吃顿饭。”常焕明的愿望很简单,却很难实现。“孩子的事他基本不问,偶尔回家和孩子聊几句,可话不过三句就批评孩子,在孩子眼中,他就是个‘不回家的坏爸爸’。”
“他们工区肩负着全矿人员的吃饭问题,他的压力我可能想象不到,我就尽量把家照顾好,让他把精力都放在工作中,也算是为咱们矿尽一份微薄之力吧。” 时间久了,常焕明也慢慢理解了丈夫。
去年中秋节,黄铜铃下井带班,妻子专程来到丈夫办公室,送上了一份“中秋礼物”,一床褥子。“上次去给他送衣服,发现沙发有点塌陷变形,就给他准备了褥子,下井辛苦,休息不好影响工作。”常焕明铺上褥子,熟练地关上门……
“响当当的带头人”
“担子再重也要扛,困难再多也要破。”这是黄铜铃写在笔记本上的一句话。
2020年9月,该矿3606工作面末采造撤除条件,23上631工作面面临初采,23下606工作面又进入了薄煤区,三大难题摆在眼前,生产一度陷入被动局面,现场安全怎么抓好?劳动组织怎么优化?生产任务如何完成?黄铜铃躺在沙发上,彻夜难眠。
“想不通就下井看现场。”黄铜铃抄起毛巾就往井下奔,这是他当天第二次下井。
这次下井,他跑了30多公里,相当于步行到滕州高铁站。这30多公里路,他没白跑,凭着20多年的工作经验,他捋清了思路,“定岗、定人、定职责、定任务”的“四定”举措应运而生,打破了被动局面。
这一关,他们顺利通过,没等黄铜铃喘口气,“拦路虎”又来了。
2020年10月份,23下606工作面揭露该矿建矿以来罕见断层,断层对顶板管理、生产组织影响较大,必须在短期内挺过断层。
这一次,黄铜铃没时间躺着沙发上思考,直接靠前指挥,盯在一线。措施现场制定、方案现场调整、任务现场落实。
在黄铜铃的带领下,他们合理飘刀、刹底、调控采高,尽最大程度减少揭露断层面的面积,经过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打赢这场硬仗,安全通过断层。
“黄区长太能拼了,俺看着都心疼,工区大小事务都要管着,家里捞不着照顾,连和朋友吃个饭的时间都没有,俺都给他开玩笑说‘回家也戒了、喝酒也戒了,除了工作什么都戒了。’”职工刘爱民说。
1月15日,黄铜铃荣获枣矿集团2020年度“劳动模范”,领奖回矿后,他直接换衣服下井跟班。“干了这么多年采煤,一天不下井就感觉少点啥。”黄铜铃笑着说。
今天晚上,陪伴黄铜铃的依然是那个睡得变了形的“烂沙发”……


IP属地:山东1楼2021-01-26 14:5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