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考吧 关注:46,948贴子:177,744

回复:面试尤为重要,这几点你中招了吗?大神告诉你面试重点?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女生
女生在着装方面拥有更多选择,款式更加多样化,很多同学会比较纠结是穿裤装还是裙装,其实半身裙或者裤子都可以依据个人情况做出选择,但是要注意庄重简洁大方,同时要方便行动,不宜过紧和短小。可以选择连衣裙,套装等,只要是能凸显出精神干练大方开朗都可以,颜色也可以是浅蓝,深蓝,灰色,粉色,米色,白色,裸色等等,根据自己的肤色和气质进行搭配。
西装同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搭配,款式的选择上可以有些“小心机”,比如有些不同的设计或者多一些不同颜色的撞色搭配都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浮夸妖艳,也不宜有过多花样。鞋子的话可以选择粗跟的单鞋,5cm-7cm左右的高跟都是可以的,如果有同学不习惯,也可以穿2-4cm的,主要还是要走得稳,并且让自己舒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展现自信。
同样的女生在面试当天也应该注意自己的发型和指甲。头发不一定要扎起来,但可以注意用一些黑色小卡子或是定型喷雾固定一下前额的碎发,刘海不宜过长,同时指甲也应该保持干净整洁,同时妆容上淡雅有精神即可。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26楼2021-01-26 10:21
回复
    二、行为礼仪
    行为礼仪更多体现的就是言谈和举止上面,是从一举一动,言行举止体现出一个考生的气质和内涵,在面试中我们应该要给考官展示一种成熟自信、从容不迫的气质,撒娇和豪横都是不太符合面试考场的。
    1.避免僵化,套路化。很多同学在进门时僵硬套路的敲门鞠躬问好。殊不知,这些刻板的、紧张的、不走心的做法,不但看不出自信、大方,稳重,还会让考官产生疲劳。所以,我们应该尽量表现自然一些,轻松一些,把考官想象成和蔼的老师,也不要忘记了向考官展现自信从容的微笑。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27楼2021-01-26 10:25
    回复
      2.语言表达:面试时其实大家都免不了心态紧张,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及时调整,尤其在语言表达上不要战战兢兢,结结巴巴,应该抱着不卑不亢,大胆自信的心态说话,这是一个互相交流和双向选择的过程,沟通中声音要尽量洪亮利落,要能够表达出认真,真诚的态度。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28楼2021-01-26 11:38
      回复
        3.交流感:除了语言紧张,面试过程中还有不少同学会不自觉地出现一些小动作,抠手,捋头发以及不敢直视考官,这本身就是考生不自信的表现,同时表现的过于随意也是不合理的,比如跷二郎腿,抖腿等,但考生也应该避免肢体语言僵硬,因为害怕就把双手牢牢放在桌上,所以如何自然恰当的展现肢体语言,各位考生在进考场前应该针对性的训练。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29楼2021-01-26 13:48
        回复
          情境模拟类题目主要分为安抚劝说、解释回应、解决问题等题型。而提问方式一般以“你会如何劝说”、“请做现场模拟”、“请把考官当做……并与之沟通”等方式发问,答题的时候要有明确的称呼,用第一、二人称去进行。相较于其它题型,情境模拟需要我们用更生活化的语言和接地气的风格去作答,更多地展现交流感。然而很多同学在情景模拟题目中张嘴便是“小张啊,看你最近闷闷不乐”,抑或是“小李啊,有心事吗,是不是因为领导批评你而不高兴啊”等类似作答模式。这种作答模式不仅没有结合给定身份做到入情入境,使整体的作答感情基调偏离,更斩断了考官想要听下去的欲望。最终获得平平无奇的大众分。那么情景模拟类的题目到底应该如何答题才能出彩?以一道题目为例,给大家讲解说明。
          例如:小王和小宋是同事间兼朋友,在不同的部门工作,他们约好一起去旅行,也订好了酒店和机票。小宋去请假,科长不批准,但是前几天有其他同事请假,科长却批准了,因此小宋心里不舒服,感觉科长对他有意见。如果你是小王,你怎么安慰小宋,请现场模拟。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30楼2021-01-26 14:47
          回复
            1.开头引入,既真且实
            现场模拟的基本要求就是考生要紧紧抓住题干身份,找准感情基调。如果身份是同事,则口吻要真诚、委婉;如果身份是领导,则口吻要谦虚、谨慎;如果身份是长辈,则要谦恭,有礼……。
            因此,我们要紧抓题干身份并从细节引入,如“小宋,最近怎么了,看你最近在同学群里不停的吐槽”,或者“小宋,这几天怎么了,叫你吃饭也不去还,还莫名其妙的发脾气”。这样的开头方式不仅贴合工作实际,更能带着考官由题入境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34楼2021-01-27 09:46
            回复
              2.解决问题,行之有效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但是沟通效果的能否达成还有赖于接下来的详细劝说。劝说内容必须要依据题目中的主要问题详细引导,循循善诱,才能直击要害。
              一方面要理解小宋心里的不平衡是由于“小宋去请假,科长不批准,但是前几天有其他同事请假,科长却批准了”,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小宋认为自己被区别对待了,因此做好心理疏导是前提。另一方面结合单位实际说明“不批假”理由,如科长给其他同事批假是有必须的理由,不给小宋批假是因为小宋工作能力,而单位任务又很艰巨,以此帮助小宋消除对科长的偏见。只有这样有的放矢的去解决问题才能加强说服力。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35楼2021-01-27 09:47
              回复
                3.巩固效果,自然收束
                主要问题已经处理完成,接下来结合题干自然推进,保证对话结束的合理性。如相约下次旅行的时间,及时退订酒店和机票,减少损失。生活化的结尾方式为情景模拟增添一丝生动性和真实性。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36楼2021-01-27 09:47
                回复
                  这个问题你回答的和我的有什么不同吗,注意我说的细节哦。


                  IP属地:江西37楼2021-01-27 14:50
                  回复
                    只要思想层次跟上了,怎么回答考官都会觉得你适合这个岗位 ,可以胜任这个岗位。
                    勤加练习,把以前的思想丢掉。把握好说话方式,领导的官腔都是习惯只要当官的一开口就是一口官腔味,这是他们的肌肉记忆。


                    IP属地:江西38楼2021-01-27 14:56
                    回复
                      很多考生认定在面试考场上所见到的题目都属于六大能力,所以有时候遇到一些混合类题目就显得无从下手,甚至在组织答案的时候也不知道究竟该用哪种题型的答题思路才好。个别考生事后可能还会怪罪于出题不规范。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因为考生过于死板的去理解题型分类了。在考场上并没有规定一定要出什么类型的题目。比如说有的题目,看着像应变能力题,但是问法上又特别像综合分析题目,还有一些题目看着既像综合分析又像岗位匹配性。那么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我在此为大家进行总结。


                      IP属地:江西39楼2021-01-27 14:57
                      回复
                        第一,理解类题目有的时候的确会出现同时考查两种或三种能力的情况出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一定要关注题目的核心话题是什么。例如:有人说,公安看护人员每天起早贪黑,从事的是单调、重复乏味而辛苦的工作,难以体现生命的价值,对此你怎么看?
                        从题目的问法来看,最后问:你怎么看?很明显属于综合分析能力,同时题目中涉及到了对公安看护人员工作特点的描述,所以这其实也考察对岗位的认知。个别考生就有点困惑这到底是什么题型,其实破解这种心理的关键在于关注题目本身。题目中前两句话描述的是看护人员每天起早贪黑,从事单调、重复乏味而辛苦的工作,这是公安工作的常态,也是看护工作的特点,但是难以体现生命的价值这句话是非常不客观的,所以总体上看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考生只需要告诉考官自己认同的有哪些,不认同的有哪些,分别说明理由,再接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即可。


                        IP属地:江西40楼2021-01-27 15:10
                        回复
                          第二,能力类题目也会出现多个能力的集合。面对这类题目,考生应该更多的关注题目的问法,针对问题作答是关键。例如:某地政府为享受低保的老人,定期发放养老服务券,主要用于家政、保健、家电维修等服务。但实施一段时间后,发现有些老人不是很感兴趣,有的不知如何使用,有的对某些机构提供的有关服务不太满意,还有少数人将养老服务劵给他人使用,假如你是政府机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请就改变上述状况谈谈你的工作思路。
                          很多考生会觉得迷惑,看起来觉得像应变能力,但是题目的问法又像是调研题目,还有的考生认为这是一道综合分析题目。其实这个题目就是一道混合类题目,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需要多种能力的配合,而最终我们目标就是解决“老人不感兴趣”、“不知道如何使用”、“对于提供的服务不满意”、“老人将服务券给他人使用”,这些问题才是本题的关键。


                          IP属地:江西41楼2021-01-27 15:54
                          回复
                            面试分为结构化和无领导面试形式。


                            IP属地:江西42楼2021-01-28 09:50
                            回复
                              让我给大家解释下什么是结构化面试


                              IP属地:江西43楼2021-01-28 09: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