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萍萍
到四川旅游时,成都的朋友带我游了武丨侯祠。成都武丨侯祠,是全国著名的三国文化博物馆。可是,在这座博物馆里,“谜”文化不少,给游人带来了很多猜想。
武丨侯祠里,蜀国的重要人物都有塑像。其中,刘备、诸葛亮、关羽和张飞,都有专殿,其余的重要文官与武将,则分别塑在文武廊。东边是文官廊,以庞统为首,其次是简雍、吕凯……西边是武将廊,以赵云为首,其次是孙乾、张翼、马超、王平、姜维……当我走到武将塑像廊时,意外发现武将廊的首位塑像赵云,身穿的服装却与文官廊首位的庞统一样。赵云是武将啊,为何不穿武将服装,却要着文臣服装呢?既然着文臣服装,为何又在武将廊?我一下子被这个“谜”困住了。
从赵云的一生来看,他当文官,只有一次,时间也不长。据《云别传》记载,赵云当过“桂阳太守”。太守之职,应是文官。可赵云一生的功绩,并非当太守时所创的啊。赵云的官职,一生中多是将军, 如牙门将军、翊军将军、中护将军、征南将军、镇东将军、镇军将军、偏将军等等。他在当阳长坂之役中英勇救幼主刘禅,是人们最熟悉的武将战功,在民间流传至广至深。赵云怎变成了文官?赵云之谜,实在令我不解。
看着赵云那慈祥的脸庞,我问成都的朋友,在三国文化博物馆里,出现这种不合乎历史的塑像,有什么背后的故事吗?朋友说,当然有。我说,是正宗的文史吗?朋友说,不是,是民间流传的。朋友给我讲了赵云塑“文服”的事。
现在武丨侯祠里的文武廊塑像,是清代道光年间重塑的。清代这样塑造赵云,是有历史原因与社会原因的。清代自清太祖取得政权以后,江山较稳,战事不多。和平时期,文官较为“吃香”,因而出现了“重文(官)轻武(官)”的思想。这种思想,不但朝里有,社会上也有,宫里有,民间也有。清朝的官职排位,往往是文官于先,“文官高半截”。如同品文武官员,以文官为正,武将为从,清朝的太师、太保、殿阁大学士,都是正一品,但将军、提督,却为从一品。朝廷这样看重文官,这种思潮当然会传于社会,武丨侯祠里的“赵云谜”,就是产于这种思潮之下。成都人很爱一生“默默无闻”、“勤勤劳劳”的赵云,所以,在塑他的像时,特地把他塑成“文官”像……
朋友的这种解释,虽然没有什么正宗史料的记载,只是民间传说,但如果不是这样理解,难道还有别的解释吗?也许有,也许没有。没有史料记载的事情,可以说是一个谜。这是一个很美的文化之谜。
看着赵云的塑像,我突然想起著名学者余秋雨参观三星堆后说的话:“与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相比,中国的历史由于史书的详尽记载而显得脉络过于清晰,缺乏神秘感。所幸,我们还有三星堆。”四川的三星堆,因为没有文字的记载,出土的文物给世人留下很多谜团。余秋雨称它为神秘美。武丨侯祠的“赵云谜”,也因为没有文字记载,给世人留下了神秘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些,也许就是武丨侯祠里的“谜”文化之美。
到四川旅游时,成都的朋友带我游了武丨侯祠。成都武丨侯祠,是全国著名的三国文化博物馆。可是,在这座博物馆里,“谜”文化不少,给游人带来了很多猜想。
武丨侯祠里,蜀国的重要人物都有塑像。其中,刘备、诸葛亮、关羽和张飞,都有专殿,其余的重要文官与武将,则分别塑在文武廊。东边是文官廊,以庞统为首,其次是简雍、吕凯……西边是武将廊,以赵云为首,其次是孙乾、张翼、马超、王平、姜维……当我走到武将塑像廊时,意外发现武将廊的首位塑像赵云,身穿的服装却与文官廊首位的庞统一样。赵云是武将啊,为何不穿武将服装,却要着文臣服装呢?既然着文臣服装,为何又在武将廊?我一下子被这个“谜”困住了。
从赵云的一生来看,他当文官,只有一次,时间也不长。据《云别传》记载,赵云当过“桂阳太守”。太守之职,应是文官。可赵云一生的功绩,并非当太守时所创的啊。赵云的官职,一生中多是将军, 如牙门将军、翊军将军、中护将军、征南将军、镇东将军、镇军将军、偏将军等等。他在当阳长坂之役中英勇救幼主刘禅,是人们最熟悉的武将战功,在民间流传至广至深。赵云怎变成了文官?赵云之谜,实在令我不解。
看着赵云那慈祥的脸庞,我问成都的朋友,在三国文化博物馆里,出现这种不合乎历史的塑像,有什么背后的故事吗?朋友说,当然有。我说,是正宗的文史吗?朋友说,不是,是民间流传的。朋友给我讲了赵云塑“文服”的事。
现在武丨侯祠里的文武廊塑像,是清代道光年间重塑的。清代这样塑造赵云,是有历史原因与社会原因的。清代自清太祖取得政权以后,江山较稳,战事不多。和平时期,文官较为“吃香”,因而出现了“重文(官)轻武(官)”的思想。这种思想,不但朝里有,社会上也有,宫里有,民间也有。清朝的官职排位,往往是文官于先,“文官高半截”。如同品文武官员,以文官为正,武将为从,清朝的太师、太保、殿阁大学士,都是正一品,但将军、提督,却为从一品。朝廷这样看重文官,这种思潮当然会传于社会,武丨侯祠里的“赵云谜”,就是产于这种思潮之下。成都人很爱一生“默默无闻”、“勤勤劳劳”的赵云,所以,在塑他的像时,特地把他塑成“文官”像……
朋友的这种解释,虽然没有什么正宗史料的记载,只是民间传说,但如果不是这样理解,难道还有别的解释吗?也许有,也许没有。没有史料记载的事情,可以说是一个谜。这是一个很美的文化之谜。
看着赵云的塑像,我突然想起著名学者余秋雨参观三星堆后说的话:“与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相比,中国的历史由于史书的详尽记载而显得脉络过于清晰,缺乏神秘感。所幸,我们还有三星堆。”四川的三星堆,因为没有文字的记载,出土的文物给世人留下很多谜团。余秋雨称它为神秘美。武丨侯祠的“赵云谜”,也因为没有文字记载,给世人留下了神秘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些,也许就是武丨侯祠里的“谜”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