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全文看不到一个立体的角色,不仅一切都是ooc的,还都是扁平的,所有人物只为凑CP而活,宛如行尸走肉。如果一个角色缺乏深度扁平化,往往会让聪明的读者觉得是一种侮辱。配角们即使不是你想要写的CP中的两人,这些角色都和主角们在同一个世界。没有好的配角,会让你文中的对话和互动不够真实。Seth Mlawski在他的《我为什么不会看你的同人文》里写道,如果你的同人里的角色做了ta们永远不会做的事情的话,人们是不会看你的同人的。人们也不会因为你同人里的玛丽苏杰克苏而看同人,相反,玛丽苏汤姆苏令人厌恶。不完美的角色并不会不招人喜欢,完美的角色却因为不真实而可憎。哈利不是万人迷,甚至他一点也不希望自己是救世主,赫敏也不是什么落难的灰姑娘等着男人来爱她。缺乏女性视角的同人文里,赫敏(乃至其他和哈利有过恋爱关系的女性)仿佛只是哈利的恋爱对象,没有自己的独立性没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完全不符合人物性格。这就是《永远的骑士》和《哈利·波特与小黑屋》最难能可贵的地方了:它们均展现了赫敏的独立性。哪怕是连非常优秀的《赫敏·格兰杰与火焰杯》都有这个问题:赫敏太过以哈利为中心,缺乏自己的独立性。我们总是说喜欢哈赫而非罗赫的原因之一是哈利和赫敏会互相尊重,罗恩不够尊重赫敏的独立人格。知道独立人格的重要性,那么文章和思想至少得保持在同一阶段上。就算是亲密关系中,对于独立个体的存在的认识的重要性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旦脱离了这种共识建立的关系甚至是构建的圈子,是不是就得开始质询自己:你笔下的角色附庸于谁?ta们是哪种走兽?ta们是怎样的附属品?应该没有人想被物化吧。赫敏不是谁谁谁的恋爱对象,赫敏是她自己,她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思考,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了解你笔下的角色。一个成熟的角色有一个完整的背景故事,反映ta的个性特征,ta的行为和情感,让普通读者知道ta是个复杂的人是个真实存在的人,能与ta高度共情。如果你不能把你的角色想象成一个真实的人物,你只能想象出哈利是个霸道救世主,赫敏是个爱哭鼻子的书呆子,那么ta们就还不够复杂,还不够成熟。你笔下的角色擅长什么和不擅长什么将会影响ta们如何看待不同的事件,ta们选择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并且可以影响ta们的整体角色弧。这些优点和缺点将塑造你的人物弧线和情节作为一个整体,所以在写作之前要了解它们。至于怎么了解你想写的角色呢?多看原著。看看哈利作为哈利的样子,揣摩赫敏是赫敏的时候她的想法她的情感。而不是自己幻想什么多金继承人救世主先生和他的相貌平平女朋友。看到原著中角色多种的性格。也就是说,不要刻板形象,一个角色有各种各样的个性——就像在现实世界中一样。知道自己是巫师前的哈利和知道自己是巫师之后的哈利的心态是截然不同的,见到乌姆里奇之前的赫敏和听完乌姆里奇演讲后的赫敏的认知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你笔下的角色缺乏变化,没有展示出ta们的故事情节和旅程,这意味着作者创造了一个特定类型的人的刻板形象,往往是有害的,而作者甚至不知道,这也就无法吸引读者。
最好的小说对人物都有新的描写。我为什么要读你关于这些我已经知道的人物的同人?一个好的回答是,“因为原作已经完结,你想看到更多的内容。”一个更好的答案是,“因为我展示了一些关于他们的原始文本没有展示的东西。”大段复制粘贴原作内容并不能给你的同人增彩,而只会让读者厌烦。如果你最终只是让角色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那你的同人就会变得相当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