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禾生物吧 关注:9贴子:93
  • 0回复贴,共1

杜仲提取物绿原酸对异育银鲫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及抗病力的影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以异育银鲫为研究对象,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绿原酸,探讨绿原酸对异育银鲫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及抗病力的影响,为绿原酸在水产动物疾病预防中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科学指导。 试验一选用450尾异育银鲫,随机分成六组(Ⅰ~Ⅵ),Ⅰ组为对照组,Ⅱ~Ⅵ为试验组,每组75尾,3重复。Ⅰ组饲喂基础饲料,Ⅱ~Ⅵ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025%、0.005%、0.01%、0.02%、0.04%的绿原酸。
分别测定异育银鲫在摄食0d、10d、20d、30d时血液中白细胞数量、血清溶菌酶活性、超氧化歧化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
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绿原酸对异育银鲫血液中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具有不同程度的正效应,但在效应时间上呈现出非同步的特点,其中血液白细胞以在饲料中添加0.02%绿原酸饲喂30d时最高,为1.894×10~7/ml,比对照组提高了43.70%(P<0.05);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超氧化歧化酶活性以在饲料中添加0.02%绿原酸饲喂10d时最高,为5734.4 U/ml、239.72U/ml,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59.7%、109.9%(P<0.05);而碱性磷酸酶活性则以在饲料中添加0.0025%绿原酸饲喂30d时最高,为9.14U/100ml,比对照组高145.7%(P<0.05),但在高剂量(0.04%)长时间饲喂时,将会抑制异育银鲫血液白细胞的产生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
试验二选用300尾异育银鲫,随机分成五组(Ⅰ~Ⅴ),Ⅰ、Ⅱ组为对照组,Ⅲ~Ⅴ组为试验组,每组60尾,3重复。Ⅰ、Ⅱ组饲喂基础饲料,Ⅲ、Ⅳ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2%的绿原酸,Ⅴ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025%的绿原酸。饲喂10d后,用嗜水气单胞菌(5×10~9CFU/ml)对Ⅰ、Ⅲ组鱼进行攻毒试验;30d后,用嗜水气单胞菌(5×10~9CFU/ml)对Ⅱ、Ⅳ、Ⅴ组鱼进行攻毒试验,剂量为0.2ml/尾。观察并记录攻毒后7天内各组鱼的死亡情况,计算各组鱼的死亡率和相对保护率。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0.02%绿原酸饲喂异育银鲫10d能够显著增强异育银鲫对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力,对照组死亡率为60%,试验组死亡率为23.3%,相对保护率可达61.2%;饲料中添加0.0025%或0.02%绿原酸饲喂异育银鲫30d,异育银鲫对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力未得到显著增强。 总结试验一与试验二的研究结果,
研究者认为饲料中添加0.02%的绿原酸饲喂异育银鲫10d能够最有效地提高其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与抗病力。
收起
关键词:
绿原酸 异育银鲫 非特异性免疫因子 抗病力 死亡率 相对保护率

以上资料 由上禾生物整理仅供参考


IP属地:湖南1楼2020-08-02 20:3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