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树茶吧 关注:8贴子:136
  • 6回复贴,共1

普洱茶基础科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普洱茶产地源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都在普洱府集散,因而得名。普洱茶根据工艺不同分为生茶、熟茶、红茶、白茶、滇绿、乌龙、黑茶等,总的来说目前由云南本土茶青制作的茶叶均统称为普洱茶。
1、生茶是晒青绿茶的一种制作工艺,基本流程为采摘—摊晾—杀青—揉捻—晾晒制成普洱茶生茶毛料,再经过蒸压成饼、砖、沱、龙珠及特种模具茶,最后包装销售。近些年为了去除新茶的苦涩,有人会使用萎凋的工艺来进行改良,但对后期存放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老一辈茶人大多坚持传统工艺,年轻一辈更乐于创新改良,对于这样的改变并不存在绝对的对错,只是大家的侧重点不同。有的顶级老茶客为了追求极致的后期转变效果,甚至直接采摘鲜叶立马晒干,以达到对茶叶细胞壁最小的破坏,最大程度保留茶叶内质,不过这样的方式需要丰富的经验和优质的储存条件,也需要资金支持,不建议茶友使用。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7-26 12:01回复
    2、熟茶是使用生茶毛料,经过潮水—渥堆—翻堆—解块—开沟晾干的工艺发酵而成,一款好的熟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成就,优质的原料、恰到其分的潮水量,原则上熟茶一次潮水足够较好,后期缺水再加风险和变数较大,有时候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就需要有经验的师傅根据每批茶叶不同的特性给予相应的发酵方法。发酵的温度也非常重要,传统高温高湿发酵的工艺发酵程度较重,汤水稠厚,但汤色偏黑,缺乏视觉美感,韵味也会有很大的损失,发酵后的燥也相对较重,而且高温高湿的发酵方法对茶叶起堆的总量要求较高,在顾及成本和风险的情况下往往不会用太好的原料。如今改良的离地发酵工艺发酵温度相对低一些,水分含量适中,在控制发酵程度的同时可以保留茶叶一部分回甘和韵味,茶汤也相对透亮,口感饱满同透,燥感略低。这种发酵工艺对原料的要求较高,由于堆子较小也会带来更高的损耗,成本偏高,还有一种为菌种发酵,这也是普洱茶圈里公开的秘密,这样的方式可以在发酵初期有效提供优势菌种的数量,减少杂菌,这样发酵的熟茶整体表现不错,品质稳定,但成本较高,往往发酵费用是普通发酵方式的数倍,加之量小损耗较大,也是很多人望而却步的原因,另一方面,这样发酵出来的茶同质化比较严重,失掉了不同原料本有的区域性特征。目前有少数茶人尝试、改进,希望能在控制损耗的情况下发酵出更好的熟茶,熟茶的工艺改革任重而道远。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7-26 12:07
    回复
      3、红茶,主要分为凤庆滇红工艺和晒红工艺,传统滇红的基本工艺为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烘焙的工艺,还有一部分为了提香而采取复焙的工艺,这样的红茶香气高,汤水甜,燥感偏重。晒红的工艺为采摘—萎凋—揉捻—发酵—晒干或者半阴半晒,这又是红茶的另一种风味,除了红茶发酵的香气还带着野花香、野蜜香、果香等复合的香气,海拔高的红茶会有特殊的韵味,俗称高山韵,简单的来说,韵味就是茶汤干净、饱满、温润、细滑、通透,从口腔、喉咙直到胃部都能感觉流动的轨迹,给人带来明显的愉悦感。红茶的发酵工艺讲究火候,不同的鲜叶根据含水量、老嫩程度、天气、温度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制作,发酵不足有青味,发酵过度又可能发酸,烘焙过了有焦糖味、烘焙不足香气又无法彰显。晒红的干燥难度更大,一般需要在晴朗的天气制作比较稳妥,什么时候晒,什么时候停,全在方寸间的拿捏。红茶的冲泡也比较讲究,严格意义上要把一泡红茶冲泡的轻盈灵动,对温度和手法的要求都比较高,茶汤因是金黄透亮,不带一丝红色。






      IP属地:云南3楼2020-07-26 21:21
      回复
        4、白茶,云南的白茶主要为月光白的工艺和福建白茶的工艺,月光白的基本工艺为采摘—萎凋—阴干或者半阴半晒,由于制作出来的毛茶芽白叶黑,故称月光白,月光白的口感厚重,带着特殊的发酵香气,冲泡的汤色由淡变浓,再由浓变淡,宛如人生起伏。福建白茶的工艺为采摘,萎凋,其中萎调分为室内萎凋、室外日光萎凋或者复式萎凋,这样做的白茶叶片鲜绿,花香迷人,清雅甜香、韵味绵长。





        IP属地:云南4楼2020-07-27 23:13
        回复
          关于湿仓的定义:普洱茶再干燥、通风、无异味、无阳光直射的条件下是一种适合长期存放的茶品,然后很多人为了加速茶叶的转化刻意放在湿度较高的地方存放,以制造所谓“老茶”的假象,这样储存的茶香气大多带有一股令人不悦的霉味,喉咙有类似卡主的不适感,汤色偏红,叶底一撵成泥,很多人引以为豪的所谓“苦底”大多只是霉苦味,对身体健康影响极大。关于实仓可以退仓的理论,大家不必抱有侥幸心理,发霉变质的茶再怎么退还是变质的茶,即使霉味退去还是无法恢复到正常状态,歪门邪道不可靠。有的人也用发酵程度较轻的熟茶来冒充老茶,这样的行为也是非常恶劣的。正常情况下干仓储存的生茶20年左右才会略微翻红,大家可以思考一下20年前大家吃饱饭都有问题的年代,能专业存茶的有几个,老茶坑深莫轻入,岁月知味需亲藏。习茶本来就是一个过程,真正的乐趣正在不断变化带来的惊喜。


          IP属地:云南5楼2020-07-27 23:43
          回复
            下面来简单谈谈普洱茶的树龄
            目前普洱茶根据树龄不同分为台地茶、小树茶、中树茶、大树茶、古树茶、单株,作为常年跑山的我来说,这些概念太过复杂,很多茶树的树龄到底是多少茶农也是不清楚的。普洱茶的树龄也不能单纯的从茶树的粗细来判断,例如原始森林里的茶林,由于土壤非常肥沃,水分充裕,茶树的生长往往较快,会有“古”的假象,树龄大不大首先从生长环境判断,是肥土还是瘦土,周边植被的覆盖率,是在平地还是坡地,附近是否有农田,海拔、常年温度和此茶区的年降雨量等等都要纳入考量,不可一概而论。真正的古树茶历经沧桑,茶树会留下苍痍的痕迹,有的枝干不知断了多少次又重新长了出来,到处透露着生命的力量!对于茶的理解我觉得不论树龄大小,首先茶园必须干净无农残,其次制作认真用心的就是好茶,不必要刻意追求树龄。喝茶要有包容的心态,平和的对待每一泡茶。茶如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着自己的性格,从少不跟事到初出茅庐,从小有所成到成熟稳重,从戎马天下到解甲归田,与茶“对话沟通”,品其真味,方得始终。
            下面为大家科普一下台地和古树的大致区别:
            以下为台地茶园图片


            以上这两张是橡胶林里的台地茶,可以看到除了茶叶寸草不生,这样的茶是完全不建议喝的。通常香气特别好,但是麻嘴厉害。喝下去胃部刺激性非常大。







            这些是生态相对较好的小树茶,相比古树香气低一些、茶味淡一些、苦涩偏重,耐泡程度不高,作为普通口粮茶或者发酵料还是挺不错的。


            IP属地:云南6楼2020-07-28 00:31
            回复
              下面为古树茶的基本介绍










              古树茶大多都在森林覆盖较多的地方,相比小树茶叶片更加柔软,有类似丝绸质感的特征,香气优雅,汤水轻柔,回甘绵密,韵味十足,古树茶的新茶通常还会伴有非常迷人的野蜜香和野花香,耐泡程度也会相对高一些。虽然古树茶有很多优点,但是犹如人一样,“年级大了始终还是会有衰退,除了一些特有的茶区,如班章,那卡这些地方,霸气程度还是低于一些正值壮年的茶树。对古树而言,更多的是品一个韵味!


              IP属地:云南7楼2020-07-28 00: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