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个应聘未果者的气急败坏。
五月末从朋友口中得知,我市著名报业的招聘信息。于是作为应届毕业生的我满怀期待的报了名。中间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多次电话问询面试笔试时间,得到的回复仅仅只是一个含糊不定的答案。在报名之前多次核查信息,确定自己符合应聘的条件,但是在这一个月的等待期间,并没有收到面试或笔试的通知。期间也未出示任何与面试有关的公示。让我觉得这并不是我们淄博市鲁中晨报这样一个企业应有的做法。
第一招聘期间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报名时间和截止报名时间以及人员公示名单。
第二对于应聘者条件模糊不清,小作坊做派。
第三此招聘行为无法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未免没有内定之嫌。
综上所述,我认为鲁中晨报走向没落并不是因为新媒体行业的冲击,更多的是内部结构混乱,规章制度不完善,转型不当所致。希望鲁中晨报能够得以改进,越做越好。

五月末从朋友口中得知,我市著名报业的招聘信息。于是作为应届毕业生的我满怀期待的报了名。中间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多次电话问询面试笔试时间,得到的回复仅仅只是一个含糊不定的答案。在报名之前多次核查信息,确定自己符合应聘的条件,但是在这一个月的等待期间,并没有收到面试或笔试的通知。期间也未出示任何与面试有关的公示。让我觉得这并不是我们淄博市鲁中晨报这样一个企业应有的做法。
第一招聘期间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报名时间和截止报名时间以及人员公示名单。
第二对于应聘者条件模糊不清,小作坊做派。
第三此招聘行为无法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未免没有内定之嫌。
综上所述,我认为鲁中晨报走向没落并不是因为新媒体行业的冲击,更多的是内部结构混乱,规章制度不完善,转型不当所致。希望鲁中晨报能够得以改进,越做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