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越王无疆和楚怀王的战争
楚越两国后期的战争正史缺少记载,但仍然可以从其他史料中描绘出大致过程
首先,越王无疆继位后奋发图强,联魏制楚,魏襄王七年,越王使公孙隅来献舟始罔及舟三百,箭五百万、犀角、 象齿。 (《古本竹书纪年》)
越王无疆送东西给魏国,随后还描写到, 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公孙喜使人绝之曰:“吾不与子为昆弟矣。”(说林)魏国将领公孙喜的弟弟公孙弘,剪掉头发为越王的骑士,反映了这个时候越国国力的复兴
楚越战争唯一有记载的便是张仪对楚怀王的一段话:且大王尝与吴人五战三胜而亡之,陈卒尽矣;有偏守新城而居民苦矣。《战国策·楚一张仪为秦破从连横》(吴国已亡,魏国迁都大梁,魏国也叫梁国,越国迁都吴,越国也叫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楚国与越国打仗,五战败了两战,阵地上的士兵都死光了。
楚国深知灭越代价,便和燕国派苏秦去齐国一样,派昭滑去越国。这里也有一段话:且王尝用滑于越而纳句章,昧之难,越乱,故楚南察濑胡而野江东。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乱而楚治也。《战国策·楚一·楚王问于范环》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楚国曾经派召滑到越国为相,使楚国占领了越国句章,让越国内乱。因此,昭滑入越为相,而让越国内乱
随后,越王无疆北伐齐国,被齐国说客所误,掉头攻楚,一开始路上一帆风顺,可能后来越王无疆再次听信昭滑的话,使越国进入了楚国埋伏,越国因此兵败,无疆因此被杀。昭滑也成了楚灭越的功臣。由于越王无疆未立太子,他的儿子争夺君位。纷纷自立,引起内乱。随后才有那句话:越乱而楚治也(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乱而楚治也)
现在我们的思路已经清晰了:楚国与越国打仗吃力,随后派昭滑入越入相,使楚国得到了越国的句章,随后越国北伐齐国,听信齐国说客所误,转头攻楚,路上又因昭滑把越国引入埋伏,越王兵败被杀。诸子争立,越乱而楚治吴地。
但这并没有让越国完全灭亡:越绝书和吴越春秋都记载越王无疆之后,越国还有三位君主:无余……夫谭—允常—勾踐—与夷—翁—不扬—无彊—之侯—尊—亲(无彊子之侯,窃自立为君长。之侯子尊,时君长。尊子亲,失众,楚伐之,走南山。)


楚越两国后期的战争正史缺少记载,但仍然可以从其他史料中描绘出大致过程
首先,越王无疆继位后奋发图强,联魏制楚,魏襄王七年,越王使公孙隅来献舟始罔及舟三百,箭五百万、犀角、 象齿。 (《古本竹书纪年》)
越王无疆送东西给魏国,随后还描写到, 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公孙喜使人绝之曰:“吾不与子为昆弟矣。”(说林)魏国将领公孙喜的弟弟公孙弘,剪掉头发为越王的骑士,反映了这个时候越国国力的复兴
楚越战争唯一有记载的便是张仪对楚怀王的一段话:且大王尝与吴人五战三胜而亡之,陈卒尽矣;有偏守新城而居民苦矣。《战国策·楚一张仪为秦破从连横》(吴国已亡,魏国迁都大梁,魏国也叫梁国,越国迁都吴,越国也叫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楚国与越国打仗,五战败了两战,阵地上的士兵都死光了。
楚国深知灭越代价,便和燕国派苏秦去齐国一样,派昭滑去越国。这里也有一段话:且王尝用滑于越而纳句章,昧之难,越乱,故楚南察濑胡而野江东。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乱而楚治也。《战国策·楚一·楚王问于范环》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楚国曾经派召滑到越国为相,使楚国占领了越国句章,让越国内乱。因此,昭滑入越为相,而让越国内乱
随后,越王无疆北伐齐国,被齐国说客所误,掉头攻楚,一开始路上一帆风顺,可能后来越王无疆再次听信昭滑的话,使越国进入了楚国埋伏,越国因此兵败,无疆因此被杀。昭滑也成了楚灭越的功臣。由于越王无疆未立太子,他的儿子争夺君位。纷纷自立,引起内乱。随后才有那句话:越乱而楚治也(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乱而楚治也)
现在我们的思路已经清晰了:楚国与越国打仗吃力,随后派昭滑入越入相,使楚国得到了越国的句章,随后越国北伐齐国,听信齐国说客所误,转头攻楚,路上又因昭滑把越国引入埋伏,越王兵败被杀。诸子争立,越乱而楚治吴地。
但这并没有让越国完全灭亡:越绝书和吴越春秋都记载越王无疆之后,越国还有三位君主:无余……夫谭—允常—勾踐—与夷—翁—不扬—无彊—之侯—尊—亲(无彊子之侯,窃自立为君长。之侯子尊,时君长。尊子亲,失众,楚伐之,走南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