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一色吧 关注:17贴子:278
  • 0回复贴,共1

淘乐逗电商培训丨直播电商的非计划性购物与线下购物的同与不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直播电商卖货具备很强的非计划性购物的属性,虽然很多网红在开直播前会在社交平台上进行预热,可更多的用户最初只是抱着“淘宝”的心态尝试进入直播间,然后受氛围“感染”开始买买买。相比于实体商业凭借地理位置、漂亮的店面装潢、商品华丽的包装,构建引发消费者“冲动消费”的场景;直播电商则是通过明星效应、网红颜值、较好的公众形象、“给力”的价格,去营造一个吸引消费者关注、购买的场景。淘乐逗电商培训从场景营造来看,直播电商和线下购物至少有三个层面上有一定的重叠。
第一个层面:临场感;线下消费用户需要进入实体店中,购物者可以亲自看到和感觉到商品的颜色、样式、质感。随着4G、5G网络的到来,以及智能手机屏幕尺寸越来越大、清晰度越来越高。网红直播卖货,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用户了临场感。而且,从李佳琪、薇娅的过往直播卖货视频中,他们会亲自试穿、试装、试吃,在沉浸感很强的直播中,很容易激发用户的购买欲望。罗永浩的首秀表现尚不专业,一些时段就让人有枯燥感,如何营造直播的临场感,无论是老网红还是小网红, 都是一门必须研究透的学问。
第二个层面:紧迫感;线下消费,留给用户进行消费决策的时间并不长,无论是大型商场还是中小实体店,店内很少会放置舒适的沙发,尤其是客流量大的时期,消费者在浏览商品的过程中,需要快速决策是否购买。而在传统电商平台上,用户并不用着急做购物决策,完全有时间和空间进行货比三家。

比如罗永浩直播,随着他推荐商品的节奏,购物链接也会更换,而且很多商品有数额限制,老罗直播了两个小时时间,购物车里的许多商品就已显示没有存货。紧凑的节奏,给观众较少的思考时间,更容易激发冲动消费。在直播电商中“新品+限时,限量低价”是一大特色,进一步营造了购物的紧迫感。
第三个层面:参与感;传统电商消费,静态的页面,会拉远消费者与商品的距离。线下消费中,为了提高用户的交易,经常会组织一些试吃、试用和促销活动,用户在与商家的交互中,逐渐产生交易的冲动。在“网红+直播+电商”模式下,网红拥有巨大粉丝量和视频播放量。用户积极的在直播间进行评论,网红也通过极具“煽动力”的促销话术,使得消费者拥有了极强的参与感和代入感,并最终形成消费。
场景的营造,直观的变化,是线下用户的使用时长增长。根据中消协发布的《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显示,一周观看直播时长调查结果显示,42.4%消费者观看直播时长为1-3个小时,24.9%消费者观看直播时长为4-6个小时。
虽然,直播电商火爆以来,冲动消费一直是外界批评的一个重点。其实,从本质上来看,直播电商的魅力,正在于激发了用户在非计划性购物方面的需求。生活中,大部分人不会时时的制定一个清晰的购物计划,在“边玩边卖”中,除了冲动购买来的一些无用品外,也会购买一些原本还未进行计划的日常用品,我们从直播电商销售的商品的排名中,也能看到这一特质。中消协报告显示,从直播购物品类偏好来看,消费者在直播电商购买的品类大多为服装、日用品、美食、美妆,其中选择服装的消费者最多,占比63.6%。
可以看到,直播电商卖货较多的几大品类,大多数是复购率高、品牌型号多、单价在几十元/几百元区间的商品。消费者在购买服装、日用品、美食中,决策随机性很高,这些往往是消费者在非计划性购物中购买量高的产品。相比之下,3C、数码、电器等硬件产品,从有消费意向,到做最终的购买决定,会经历一个很长的筛选期,而且这些产品价格、参数、功能相对固定,用户更倾向于进行理性决策,很少被主播的话术所打动。
回归到直播电商长期价值来看,如果是传统电商消费的细分,它的生命力将会随着资本的退场和社会热度的下降而衰落,并最终走向消亡。如果站在其弥补线上购物非计划性购物短板的角度来看,直播电商对于整体网民的渗透,将会随着行业的成熟度增长而持续上涨。
直播电商作为一种融合了直播内容形式和线上购物的结合体,它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无论是网红、明星直播卖货,还是实体店转型到线上卖货,如何摸索出通过直播销售的技巧,才是能够长久立足这一新模式的根本。


1楼2020-05-03 12:3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