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宸王朝吧 关注:175贴子:11,266
  • 1回复贴,共1

【久安七年】七月初四·还孩子的路上遇到高冷文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出场人物:昭容-冉归归 文贵嫔-陶若鱼


IP属地:云南1楼2020-04-29 09:24回复
    七月初四 宫道
    昭容–冉归归
    [昨儿闹得动静极大,幸而不曾涉及此处,使人给淳于氏托了话,道是小八困倦,留她过了一夜。等今日送罢了绵悠往学堂,回去时小人儿已醒,熟稔地将她抱置膝上,往翠微去。]
    文贵嫔-陶若鱼
    [时值相月,天籁徒添暑气,便生惜月火事,其间琐碎绕缠,却因“焰”未及清姝而罢,到底也失了好眠,致早膳乏泛,单用了两三勺粥糜。殿里置了冰扇送风,陶氏却不爱,只说时候尚早,不见东君,要往旁处一走。]
    [彼时行出清姝,即见冉氏轿辇,并没有心思同人攀谈,在侧拜了个礼,预备离了。]
    昭容–冉归归
    [正和侍儿谈及昨日那场火,只叹]几位世家女儿都牵涉其中,不知何人可得好眠。
    [话刚出口,却见文陶,小八不过一岁有余,正是牙牙学语的时候,便在旁教导,同文陶道一声安,见她探手出去,未有阻拦,只在后托着小人儿身子]想是旧时你们同居一宫,诗宁见着你,倒格外亲热。
    [笑的温和,却非因文陶,而是心想谢沈牵涉其中,或许协理有变也未可知,问道]看着像是要你抱的样子,如今练练,到时生了孩儿,也熟练了。
    文贵嫔-陶若鱼
    [步子尚且没迈出去,就由稚子软语泄下三分力道,陶氏眉有一瞬颦蹙,是惯不擅与小儿往来的,仍僵硬着一双手去挨她,等到小茶入怀,软软糯糯的净面挨上来,唇瓣紧抿,不见甚么欢喜的神色,动作滞着,端的清冷,微哄拍两下背就教陶氏又递了回去]旧时的事情了,那时她还小,哪里记得这样多的事情。[陶氏对于旧年之事,实则并不在意,方才举止不过是不会同孩子相处,又不好开口,故意持着模样。]还没影儿的事,昭容倒不必信口来讲,若再教有心人听了传些甚么,做了些甚么,分明无心的话,也成有意为之了。
    昭容–冉归归
    [稳稳接回,抱在怀里哄着,是见惯了她这副冷冷清清的样子,倒也没有初初那种厌恶的劲儿,更何况今日心情尚可,并不怪罪,道]这些事么,哪个妃嫔不曾论过,若是一个个留心乱传,主理娘娘们也是不容的。
    [摆摆手,又道]当然啦,小心驶得万年船么,你的话,也是不错的。
    [问道]贵嫔是要往哪里去?
    [便当寻常谈话,续]昨日一场火,烧了好几个地方,真可怜……天干物燥的,得仔细留心起来。
    文贵嫔-陶若鱼
    [盖音时候尚早,宫道惟是宫娥往来,陶氏亦止了离的心思,安心同人续起话来]旁人论旁人的,陶氏不愿来呆这事儿的窝里,也忘昭容不要再提。[东君还未现,隐在穹灵薄纱后,漫出些微和暑洒来,极是惬意,把髻上堆叠的珠石点过流彩,任它堆着]想着随处走走,能捉几丝“夏韵”入画也是好的。[目极远阳]好在损毁财物,不见有伤,凡事要寻那一二的幸来,都盯着八九的不幸,约摸大半辈子也没什么幸事的。[这时有一二声女孩玩弄小物的声音,拨了陶氏心神去瞧,少有的宽慰两句]孩子顽皮,才是要看好些,夜幕便要让她离火烛远些,大人还好,小孩子却还不明其中厉害。
    昭容–冉归归
    [只顾怀中小儿,或许是因她非自身亲儿,更恐有损有恙,便分出许多精力去盯着瞧着,单有夏韵入画颇是新鲜,笑谈]难怪陛下许你一个文字,可惜你与本宫昔日无缘,不然绵悠学画,也定要缠着你的。
    [又道昨日事]如何会没有伤,想是你醉心诗画,还不曾听说,不然,小八缘何会暂居本宫这儿呢?
    [摇头叹息]更别说是萧陆二位。
    [见小八频频往外探,想是小儿好动,不愿拘在方寸之间,索性将髻上簪花取下逗她一乐,续道]淳于氏是个面冷心热的,也不知此番伤的重不重,可要同去探望?
    文贵嫔-陶若鱼
    [偶有穿墙风细细送凉,日头渐起,存心要陶氏避一避光晖。挪了几步至宫墙阴翳处,但教旁人来看,却像陶冉二人挨得更近了,垂了眼帘,纵云睫成影扑面]昔日有什么缘?陶氏不记得了。[若是要怀恩的事陶氏自是记得,至于别的弯弯绕绕,陶氏不屑亦不愿去算计那些末节,去日不追。]
    [闻说有伤时方抬了抬眼]原是没留心的,幸得昭容提点了两句,才不教陶氏在旁人面前失了分寸。[此话是承上句的“缘。”陶氏又摇摇头]今日要去太匆忙了,况且不知一方天地拘了多少人,不少陶氏一个。再是若陶氏逢了此事,必定只想安心休息,不愿多人叨扰的。
    昭容–冉归归
    [猜她这孤高性子,也不会同行,倒不觉得多意外,点头道]你行事谨慎妥帖,自有一方见解,本宫便不勉强了。
    [轻轻拖起小八的手,冲她摇了摇]好了,也不拦你去寻入画之韵,往后路还很长,得空再叙罢。
    [没再多话,起轿往空翠堂去。]
    文贵嫔-陶若鱼
    [颔首应是,不再有旁的赘言如何,只在人离后,有心回清姝寻了一卷旧日画作,约是小茶泛舟,手抱玉环的模样子,极应今时今日的景致。着人送去冉氏处,只说是送绵悠顽的。]
    [至于夏韵什么,可遇不可求,总归今日陶氏是无心再来闹弄这些虚妄,支了个人去细问昨夜的情景,待到听明才有了些分寸。]
    结束。


    IP属地:云南2楼2020-04-29 09: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