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清平乐》:公主想离婚,为何这么难?
作者吴心怡,来源澎湃新闻。
古人曾有过“愿世世无生帝王家”的感叹,生在帝王家未必就是幸福,反而有时会让寻常百姓家的不幸变得更加不幸。最近热播的剧集《清平乐》的原作小说,就是根据历史上的真实事件——福康公主的婚变——演绎而成的。婚变的事情大大小小古往今来不少,但此事由于主角身份特殊,在朝廷中引起了争论,并最终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后果。北宋历史上的许多名臣——如司马光与王安石——都先后与这起事件产生了关系。他们两人留下的“日记”,为还原这起事件提供了珍贵的材料。然而这两人记载的立场之间又有张力,使得这件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从连夜“回娘家”到“奉主无状”
关于福康公主的婚变,最易找到的记载是《宋史・公主传》。内容大略如下:
“玮朴陋,与主积不相能。主中夜扣皇城门入诉,玮皇惧自劾。谏官王陶论宫门夜开,乞绳治护卫,御史又共论主第内臣多不谨,帝为黜都监梁怀(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应为梁怀吉)一辈十余人。后数年不复协,诏出玮于外,主降封沂,屏居内廷。久之,复召玮,使为驸马都尉如初。英宗立,进越国长公主。神宗治平四年, 进楚国大长公主。熙宁三年薨,年三十三。以玮奉主无状,贬陈州。”
显然,当时福康公主与驸马李玮关系非常恶劣,以至于福康公主某天半夜奔回皇城,叩门告屈,驸马惊恐,主动请罪。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续长编》),这事发生在嘉祐五年九月的某一天。
但是,谏官、御史的关注点全不在公主受了什么委屈至于半夜跑回娘家,而是抓住宫门夜开这件事不放,或认为公主和宦官的关系有失谨慎,最终处分了公主身边的一众宦官。根据《宋会要辑稿》,这一事件以后,公主的内侍都被换成了年长谨慎者,并且不准与驸马过多接触,这也算是保护公主的方式。但是,事实是公主与驸马依然“数年不复协”。宋仁宗只好再次下诏,使李玮到外地做官,又降了公主的封国,同时将公主隔离在内廷,两人似乎是“分居不分家”。
奇怪的是,之后一段时间,李玮又被召回,仍然做他的驸马都尉。公主一度下降的封国等级,也在英宗、神宗年间得到了提升。看起来这件事似乎得到了平息。然而,到了熙宁三年,福康公主突然去世,年仅三十三岁。而李玮被贬陈州,罪名是“奉主无状”——事情就这样以福康公主的不幸死亡画上了句号。而“奉主无状”四字,则会让人联想李玮是否虐待了公主。只可惜,《宋史》里没有留下更详细的记载。
作者吴心怡,来源澎湃新闻。
古人曾有过“愿世世无生帝王家”的感叹,生在帝王家未必就是幸福,反而有时会让寻常百姓家的不幸变得更加不幸。最近热播的剧集《清平乐》的原作小说,就是根据历史上的真实事件——福康公主的婚变——演绎而成的。婚变的事情大大小小古往今来不少,但此事由于主角身份特殊,在朝廷中引起了争论,并最终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后果。北宋历史上的许多名臣——如司马光与王安石——都先后与这起事件产生了关系。他们两人留下的“日记”,为还原这起事件提供了珍贵的材料。然而这两人记载的立场之间又有张力,使得这件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从连夜“回娘家”到“奉主无状”
关于福康公主的婚变,最易找到的记载是《宋史・公主传》。内容大略如下:
“玮朴陋,与主积不相能。主中夜扣皇城门入诉,玮皇惧自劾。谏官王陶论宫门夜开,乞绳治护卫,御史又共论主第内臣多不谨,帝为黜都监梁怀(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应为梁怀吉)一辈十余人。后数年不复协,诏出玮于外,主降封沂,屏居内廷。久之,复召玮,使为驸马都尉如初。英宗立,进越国长公主。神宗治平四年, 进楚国大长公主。熙宁三年薨,年三十三。以玮奉主无状,贬陈州。”
显然,当时福康公主与驸马李玮关系非常恶劣,以至于福康公主某天半夜奔回皇城,叩门告屈,驸马惊恐,主动请罪。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续长编》),这事发生在嘉祐五年九月的某一天。
但是,谏官、御史的关注点全不在公主受了什么委屈至于半夜跑回娘家,而是抓住宫门夜开这件事不放,或认为公主和宦官的关系有失谨慎,最终处分了公主身边的一众宦官。根据《宋会要辑稿》,这一事件以后,公主的内侍都被换成了年长谨慎者,并且不准与驸马过多接触,这也算是保护公主的方式。但是,事实是公主与驸马依然“数年不复协”。宋仁宗只好再次下诏,使李玮到外地做官,又降了公主的封国,同时将公主隔离在内廷,两人似乎是“分居不分家”。
奇怪的是,之后一段时间,李玮又被召回,仍然做他的驸马都尉。公主一度下降的封国等级,也在英宗、神宗年间得到了提升。看起来这件事似乎得到了平息。然而,到了熙宁三年,福康公主突然去世,年仅三十三岁。而李玮被贬陈州,罪名是“奉主无状”——事情就这样以福康公主的不幸死亡画上了句号。而“奉主无状”四字,则会让人联想李玮是否虐待了公主。只可惜,《宋史》里没有留下更详细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