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佛陀怎么说
据阿含经记载,佛陀在世之时,就有很多人问佛陀:死后有耶,无耶,有无耶,非有非无耶?灭息没已,有余无余,非有余非无余耶?死自作耶,为他作耶,为自他作耶,为非自非他无因作耶?绕得我头晕。
佛陀答复:无记。憋得我骨鲠在喉。佛陀教导,不与法合、非梵行、非无欲、非无为、非寂灭、非止息、非正觉、非沙门、非泥洹,是故不记,除了四圣谛其他都不要议,以免浪费了修行的时间。
我想,只有自己修到阿罗汉、菩萨的高度,才能一切洞然。因为修到阿罗汉、菩萨的优秀修行者,必定尊守佛戒,神通自知即可,不可与他人言。六祖曰: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六祖究竟到哪里去了呢?让古今凡夫想入非非。
人死后,无耶? 有耶? 有啥耶? 人类最好奇的问题之一。我一凡夫,精进禅修读经,随机而参即可。
附件:观亡信息很少,亲历信息真的很保贵,遗忘就太可惜了,记录一些,窥探一点点亡人的习性技能
(1)亡人附体观亡师后,不仅能说+听,还能“看”,但范围小。
(2)亡人不能跟着活人干坏事
一妻近期不顺且摔断了膀子,观亡人前夫,质问:是你一直跟着我+给我找麻烦+让我摔断膀子?亡人前夫回:不是我干的,我不能跟着你的。不怪你找后夫,希望你能过得好。知道你后夫死了,过得不顺。(众人惊奇精准)
该妻继观亡人后夫,质问:是你一直跟着我+给我找麻烦+让我摔断膀子?亡人后夫回:不是我,我不能害你的。知道我女儿把钱+房都拿走了,你没得到什么。(众人惊奇精准)
说明,亡人不能随意到阳间对活人为所欲为。
(3)亡人都过着安逸的生活
所观亡人都过着不愁吃穿+不要劳动+有钱不缺+到处玩玩的安逸生活,让观亡客户安心而归。
一亡人,30多年前以老人身死于车祸,我二手所闻,才死的期间,在“下面”做劳力,过得不好,家人做了几次“法事”,烧了好多纸钱,后不要再劳动了。已好多年没有带亡人了,这次带 “上来”,当下仍然过得很好。
其他亡人,大多是高龄老人,都因病安死于床上。
另一亡人,与老夫+女儿交流时,谈到活着时为支撑家庭所承受的极大苦难,老夫+女儿都大哭,亡人也感叹活时太苦,死后真的不要再劳作了,过上了安逸的生活。
说明,至少有一大群亡人能够过上几十年安逸的生活。
(4)经忏佛事能使亡人受益
经忏佛事如同观亡行业,熊熊之火,古今不灭,说明其掌握着一定量的真理。当下不考虑糟粕部分。
一亡人过80冥寿,家人在城郊小寺做了经忏佛事,烧了很多装着冥钱+元宝的纸箱。几个月后老伴“带”亡人,亡人了知经忏佛事且非常欢喜,说收到好多钱,对各位家人所出之财+力基本了知,精准说出什么人送了多少箱。
受上事激励,另一亡人的老伴当天到另一小寺化1200做了经忏佛事,期间3个小时众晚辈亲戚闻讯赶到,买了很多装着冥钱+元宝的纸箱烧了。几个月后老伴“带”亡人,亡人对经忏佛事非常欢喜,说收到好多钱,说出箱子总数及哪些晚辈、晚晚辈人送了箱子。
说明,经忏佛事上所烧冥钱+元宝能够被亡人所用,但所念之文是否对亡人有益,没有亡人提及。
(5)亡人能收到纸钱
所观之亡人的家属都烧冥钱+元宝,所以这些亡人能收到钱,不缺钱。
一亡人被问是否能收到钱,亡人说:你们都写了名字,我当然能收到。该亡人之老伴不舍心切,经常在小区自家小院的盆中烧纸,每次必写一纸条谁送谁收,知道此小细节者不超过家中四人。
说明,烧纸民俗存在着一定量的真理,确实有益于亡人。
(6)亡人知道同是亡人的亲戚关系
四个亡人被观亡客户问到是否见到了已死的家族成员(同辈和小辈),都回见到了,但仅些而已,这方面不多言一句。
一亡人说到同是亡人的丈夫的坟移过了,也不多言。该坟被子女从私埋迁到了公墓。
一亡人A,冥寿已过90,被问到是否见到父母时,说“设见到,都不知到哪里去了?”二手所闻,N十年前,家人观其父亡人B,问到是否见到此亡人A时,父亡人B回:就在傍边。时父+子坟挨坟。
说明,亡人记得活着时的信息,成了亡人后,原有的相互关系就不存在了,之间没有家族之间的交流了。真如俗话“死后不认亲”,只是如相识路人打个招呼而已。
亡人超过100后,到哪里去了呢?投胎OR灭迹?
(7)亡人世界中的“年”时间概念与活人相同
一亡人说出再有两年就100了;另一亡人说出快死3周年了(距亡时点还有20天);另一亡人知80冥寿家人所做法事;另一亡人知90冥寿家人所做法事。
说明,阴间时间概念与阳间有相同之处。
(8)亡人的衣服要用人民币买
一亡人安死于医院,随身衣少,急买1000专业寿衣。第一次观亡时,二次问及是否有衣服穿,均回答不少衣服,已有的衣服就行了,语气不坚定,第三次问及时,表示想买一套西装,因为“别人都有”,但要钱买。观亡客户表示多少钱都可以花,亡人很高兴,说到下面去选一套;
沉默了一会,亡人说,看中一套,要200,行不行?该亡人生前,生活简朴,不好衣着。观亡客户表示行;
沉默了一会,亡人非常高兴地说道,穿上了,很合适。观亡客户能够明确地感觉到亡人非常高兴。
观亡结束后,观亡客户给了观亡师40服务费+200衣费。
二手所闻,另一亡人安死于医院,随身衣少,一次在其他处观亡时要衣服穿,结果选了600的衣服。该亡人生前,从事服务行业,衣着很讲究。观亡客户给了那个观亡师600衣费。
说明,阴间亡人的衣服要用人民币买,冥币至少不能买所有衣服,观亡师可能是中介。
(9)观亡师恶意敛财吗?
不像。
花了200衣费的亡人,后几次观亡时,都说已经买过衣服了,够了,不需要再买了。
在其他观亡师处花了600衣费的亡人,几次在后观亡师处观亡时,都没再要买衣服,后观亡师没收过衣费。
所遇亡人都过着安逸的生活,都表示被“带”上来很高兴,但不要常来,过得很好,放心好了,没有一个人次要求观亡客户经常来“带”。
所遇客户都一个服务价。
这些都有违观亡师增加经济收益,观亡师既然能见到亡人,必也能见到那个行业的管理者+控制者,了知行业规则+违规成本,有知有畏,所以恶意敛财的机缘不多。
(10)亡人能准确识别观亡客户
所有人次的亡人都能准确识别现场的观亡客户,就如同活人在现场一样,好像都没有错例。
说明亡人有能力了知家庭核心+次核心人员,且不完全是靠“人脸识别技能”,因为活人时相见的机会就非常少,或从童子到几十年后的成年,亡人都能快速说出亲属称谓,这个技能是活人都不具备的。
也说明,一个活人,从小到大,外观上无论发生什么变化,都有一样“特质”是不变的、独一的,亡人有能力了知这个“特质”,所以能立即精准识别活人。
这个活人的“特质”是什么?是世世流转的“心识”吗?
(11)坟墓对亡人有作用
父+子坟挨坟私葬河边林下N十年,政府征地迁到同处公墓,花了额外银子选了较好档次,季过,观子亡人。 说了几句其他内容的话后,被问到:“你现在在哪儿?”
子亡人语气立即高兴起来说,“我搬到公墓了,那边很热闹,我靠着路边,好的很。”观亡客户对迁坟的担忧立即放心了,看到亡人高兴,觉得花了大银子买墓是值得的。
又问是否见到其父,回答:“不知到哪去了”。观亡客户一方面有点心痛银子了,买了贵墓,亲人没享用到,浪费钱了,早知道就接受政府给的墓不花钱了。另一方面,也不太意外,已经远远超过100岁,真不知到哪去了。
另有亡人,按其活时愿意和死后机缘,是城市壁葬,被问及是否满意时,表示很好,人很多。
说明坟墓对亡人是有作用,至少象是户口一样,观亡客户可以通过坟墓地点+朝向等信息+观亡师的技能找到亡人。我所遇观亡师必问坟墓的地点+朝向信息,坟址分布在不同城市的角落,观亡师在生活状态时,都不会全知道在哪,最多知道城市的方位;[俗揣]但在她工作状态时,会不会精准了知定位呢?如是即能够找到亡人和其管理人,经管理人同意,把亡人“带”上来。
坟墓的朝向信息对我所遇观亡师也很重要,一次观亡客户提供的朝向信息不准,结果观亡师没找到亡人;第二天,说准了朝向,观亡师找到了亡人;[俗揣]可能与碑上姓名+生时+死时信息有关,朝光能看见这些信息而背光看不见字。
对于没有坟墓的亡人,就不能把户口信息告诉亲人,那么观亡师只能通过其他信息找亡人。网闻,一母不舍童儿横死,将其灰放室数年为伴,一观亡师也找到了童儿亡人,过得很好,但不安,要求母安葬。观亡师“醒”后也要求尽快安葬,否则亡人不安。该观亡师按什么信息找到亡人,当时没在意,现在觉得好奇,以后如果再遇到该文,仔细研究一下。
(12)亡人“被管”吗
网闻,亡人在附体前+附体后都是“在押”状态,有人管着。
我所见实例,没有亡人说到“被管”,也没被问到这个问题,有的观亡客户是一种“当着差官面不能言差官”的意境。有时,亡人能慢慢告别,说上多句嘱咐的话,也有几次匆匆忙忙一句告别话还没说完,就没了=观亡师“醒”了,很象是被强行拽走的感觉。
我所遇亡人都过着安逸的生活,没有提到被问到或被问到“管理者”的问题。[俗揣]哪里都会有“管理者”,好人自觉遵守秩序,所以“管理者”不显著,对于坏人或者“出界”附体重大事项,还是会有“阴差”负责管理秩序。
网闻,也有的亡人不肯“上来',只叫观亡师传话,或经观亡师劝慰才肯“上来”,说明亡人也有自主权。
(13)亡人不愿被打扰
特意观查,所遇亡人都表示被“带”上来很高兴,但不要常来“带”。一开始以为是“客气话”,因为观亡师确实很难找,去一次很不容易,亡人不愿意亲人劳累。后来发现都这样说,而且有时语气很坚决,[俗揣]亡人是不愿被打扰了。
一老妻很想与老伴亡人说说话,但顾及到上年老伴亡人“不要常来带”的嘱咐,后只陪同别人而不观了。真真的爱一个人,就不应当违其意愿。
这一世的亲人缘分结束了,送走他,知道他过的很好,就应当“舍”了。他在新的世界里有了新的生活,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对活人亲戚世界发生的事,关注度也越来越低,想了知的信息越来越少。
观亡客户报怨亡人说得这个不准那个不对,哈哈哈,就如同责备已离职数年的原同事不了知其走后原公司发生的全部事情,人家已经没有义务知道那些事了。
好想年年说次话,忍一忍吧,N年后再去问问他过得好不好。如果不好,还愿为他做点改善的事情。因这一世的缘分,送走他,尽力而为让他在下一世过得更好一些,是心愿和责任,不管他是否还牵挂上一世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