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安全吧 关注:36贴子:194
  • 1回复贴,共1

医生医事丨分享一个关于大学生HIV感染的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日,国际权威期刊《科学》发布的一篇评论文章称:“艾滋感染在中国的大学生群体中飙升。”近年来,中国的大学生群体中艾滋病新发病例每年增长30%到50%不等。
学生感染者以大中专院校学生为主,18-22岁的大中专学生占77.5%。

关于艾滋病,其实你不知道的还有很多。都安全医疗南京奥体诊所感染科的王医生分享了一个关于一位大学生HIV感染者的故事:


1楼2019-06-27 17:41回复
    那是在我做完一场给大学生的艾滋病宣讲会后不久的早晨,一个帅气的即将毕业的大四的小伙子来到了我的诊室,要求做HIV筛查。依照常规的问诊中,了解到他是一名同性恋者,曾经有过数个性伴(具体他不肯说),经常出入同性恋酒吧,目前保持关系的有两位,偶尔不带避孕套,大多是0号角色。
    平素身体还是比较健康,“其他同学感冒了我都不会感冒的”这是他的原话,“当时你强调说同性恋者发病率较高,而且我毕业后要去美国读研,所以我想做个检测”,尚显稚气的脸上带着几分自豪几分忐忑。

    下午检验科电话通知我,他的初筛检查是--阳性。在一系列常规程序后他被确诊是HIV阳性。面前帅气的小伙子哭了,问我他还能否出国去留学,会有影响吗?我破例加了他的微信,时常在闲暇时间与他互动,给他力所能及的鼓励和一些专业指导。
    还好,从最初的晦暗渐渐他的朋友圈便阳光了许多,现在常能看到他的搞笑图了。我也希望他坚持到攻克艾滋病病毒的那天,恢复最帅气的笑容,因为上次他传来的化验,CD4已经下降到三百多了,也已经有了一些不适症状。我只能鼓励他保持最好的心态至少不能输掉自己的气势。也祈祷攻克这个病毒的那天早日到来。
    当然,如果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那么现在做的艾滋病普及和性教育都不算晚。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艾滋病 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
    HIV 中文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
    假如感染HIV,身体有什么暗示?
    艾滋病传染途径主要有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九成患者通过性行为传染。

    假如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毒,那么可以回想一下:
    近期是否有无保护的性行为?
    是否有吸毒经历?
    性伴侣是否有艾滋病?
    是否有共用注射器?
    是否输过没有保障的血液制品?
    是否共用剃须刀、纹身器具等?
    连续3天甚至更长时间的高热?
    如果仅仅是日常生活接触、拥抱、相处、吃饭、蚊虫叮咬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并不要需要过度紧张,也不必因此歧视或恐艾。
    一般来说,如果高危行为后真的感染HIV了,40%~90%的人在接触后2~3周会出现急性期的表现,如发热、头痛、咽喉痛、腹痛、腹泻、起皮疹、淋巴结肿大等,持续1~2周会自动消失。
    这些表现没有特异性,不是说只要身体出现了这些不适,就一定是感染了HIV。但高危行为后2~3周出现了这些表现,也提示我们接下来需要做相关检查来确定到底有没有感染。
    有高危行为后,多久做检测?
    常用的检测方法是检测血液中的HIV抗体,但是抗体不是感染以后立刻就在血液中出现的,抗体产生并达到能够检测的水平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期称为窗口期。因此高危行为后,需等窗口期过后再检测。

    如果急于了解HIV感染的状况,也可以检测HIV核酸和P24抗原,但是这两种不是常规的诊断方法,只能做为辅助诊断的手段,最后诊断还需要检测HIV抗体。
    自从高效能抗病毒治疗(HAART)面世后,只要按疗程服药,患者可以像常人般享受生活,其寿命与常人也相差无几。

    有效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治疗可以:
    ①阻止病毒复制,使CD4淋巴细胞数量回复正常水平,以维持正常免疫力。
    ②目前已有明确证据显示,越早接受治疗, 越快见到成效。
    ③越来越多证据显示,使用药物能减低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机会达96%。
    ④减少出现机会性感染和艾滋病相关的恶性肿瘤。
    ⑤减少一些常见于感染者身上的健康问题,例如心血管疾病、肾病、肝病、神经系统并发症,以及多种非艾滋病相关的恶性肿瘤和感染等。
    高效能抗病毒治疗——「混合疗法」是目前艾滋病标准疗法,此疗法选取三种或以上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以进行混合治疗,每天服药已比以前方便得多。
    Tips
    最后,给所有的大学生朋友们一个来自感染科王医生的告诫:正视性教育,学习性知识并不可耻或可笑。自尊自爱,保护自己敬畏艾滋病。


    2楼2019-06-27 17: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