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吧 关注:77,080贴子:6,704,028

那一堆百度出来的东西战业内人士,谁给你的勇气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点的就是某无条件慕洋犬的名。@chengwei_chw
发帖子的起因也简单,某人习惯性吹捧灯塔国的旗手马某人,我看不下去了直接怼了一段:
呵呵,摩托在搞铱星计划的时候比马斯克更如日中天,结果如何呢?
无线是有限的,有线是无限的。这句话就是通信行业的金科玉律,在数学家们没有搞出超高可靠性+超大编码效率的新编码的时候,在天线技术没有革命性改进的时候,用早就已经摸到天花板的2.4G和5G频段和超小半功率角天线去玩小区域天基覆盖。这种技术相比现在的4G网络没有任何竞争优势,更妄论和即将到来的5G去比了。
摆明了抢占频段和圈钱的手段,居然有一群外行人帮忙吹上了天。我能说啥,资本是大爷呗。
这种搞法玩玩实验性的发射没问题,叫唤着射几千上万颗卫星搞全球覆盖。我要是能被这种口径的玩意儿忽悠,那我十几年的通信算是白干了。
然后这位就开始发挥他的百度手段了,当然输出结果比较搞笑:

现在开始逐条的批吧。
首先是某人觉得有线和无线差不多,只是实践上的一个说法
无知者无畏。我倒想问问,你吃饭和狗吃尸米都是吃,你为啥不去吃尸米呢?
对于通信而言,把理论变为现实是最难的一步,到他这里就完全被忽略了。无线相对于有线来说问题多了N倍,单是一个抗干扰,就可以分为外部干扰、系统内干扰,外部干扰又可以分成热噪声、外部同频干扰源、全频带干扰源,系统内干扰就更千奇百怪,系统不同步、多径效应、系统内不同发射源互相干扰等等等等,有线传输1本书能搞定的东西,放到无线来10本未必搞的定,到这位的嘴里,统统都被抹掉了。在他眼里是不是3GPP组织早就该回家吃老米啊?


IP属地:江西1楼2019-05-13 15:49回复
    现在说说他回复中的几个问题,首先是5G如何实现G级速率的吧:
    首先,5G相对于4G来说有更大的带宽。4G目前只是用在2GHZ频段上,我们三大运营商基本频段用的是1800-1900MHZ,频段带宽最大20MHZ。而5G哪怕在SUB6G频段用的带宽也是100MHZ,而在毫米波频段5G可使用的带宽能达到400MHZ。4G哪怕用上载波聚合,最多也就聚合到75MHZ的带宽,和5G的低频段100MHZ比起来都差得远,大的频域带宽,自然能支撑更大的速率。
    其次,更高的码率。不管对于4G和5G,它们都是参考手机的信号质量来匹配给手机传输数据时采用的编码方式,4G目前最高的编码可到64QAM,也就是每个符号可以承载6个bit的数据;而5G目前协议里已经规定到了256QAM,在R16版本里1024QAM也会出现,也就是说成熟版本的5G标准中,每个符号可以承载10个bit的数据。
    再次,Massive MIMO技术。大规模天线阵列技术,这个就不细说了,不是业内的基本听不懂。这项技术能够实现的就是多个用户在天线覆盖的不同区域可以同时占用完全的系统资源,可以实现小规模但切实可行的无线资源复用,想想一个用户同时接受16个天线发来的数据然后合并,这和现在你收到2个天线的数据然后合并,其速率差距会是多少?
    5G比4G快,主要就快在上面3个技术上了,你可以大致的算一下快的上限:带宽大5倍,码率高了1.66倍,天线效能高了8倍,算起来5*1.66*8=66.4倍。以现在4G可以达到的峰值速率在120Mbps左右来看,5G的低频段就能够达到8Gbps的速率。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首先现阶段的编码方式还只有256QAM,其次16个天线的MIMO条件太苛刻,一般最多也就到8,所以现在实验室里5G终端的峰值也就到3Gbps左右。
    而这些技术是只有好的影响吗?
    有利必有弊,首先更大的带宽就意味着在目前已经很拥挤的低频段无法提供这么大的带宽,只能往高频段找,所以5G在我国的起始频段就是3.5GHZ以上,而欧美甚至已经开始寻求26GHZ和60GHZ以上的频段。但是高频段的信号在空中的传输衰减是远高于低频段的,以目前的情况来看3.5GHZ频段的5G基站要想达到4G的覆盖效果,至少要3倍的基站数量,这还是建立在使用上下行解耦技术只是下行使用3.5G频段而上行使用1.8G频段的前提下。至于毫米波频段的5G基站,无阻挡直射覆盖距离可能也就100多米而已。
    其次,码率可以更高,但是前面我也说了,系统是参考手机的信号质量来匹配给手机传输数据时采用的编码方式,要想高码率就必须要很好的信号质量,而距离基站远就必然不会有多好的信号质量,这就进一步制约了5G基站的覆盖范围。
    最后,Massive MIMO听起来很美,但是这玩意的名称你们也知道了:大规模天线阵列技术,大规模意味着大功率,现在很多城市都有5G的实验网,但是做完测试后却多半都关电了,原因就在于那电用的实在吓人。而且高阶MIMO的使用条件很苛刻,实际应用中,你可能最多只有一半的时间能处于这项技术的影响范围内。


    IP属地:江西2楼2019-05-13 15:50
    收起回复
      再让我们来看看他吹的ka和ku频段。
      首先要说的是,这俩都是高频段,ku频段上下行加起来是10.7GHZ到18.1GHZ,而ka频段直接就到毫米波了,与5G的26GHZ毫米波频段有部分是重叠的。
      还记得我之前说到的一个重点吗?频率越高的无线电信号在空中传播的衰耗越大。差距有多大呢?电信在05年的时候搞了一个用450MHZ频段的CDMA2000制式网络,他们管这叫村通网,用于取代偏远区域不方便拉线的区域用户使用电话的。这玩意一个基站往往可以覆盖15公里以上,我见过最猛的一个站,建在海拔1400米的山顶,150公里外都能收到它的信号。而使用800MHZ的CDMA2000覆盖范围最多也就5公里,900MHZ的GSM略低于这个水平,而1800MHZ的GSM就更糟了,多半作为负荷分担使用,撑死了覆盖1公里不到。现在的4G室外站点多用1800-1900MHZ频段,由于编码方式的复杂性,覆盖范围比1800MHZ的GSM还小,而2600MHZ频段的4G网络,运营商只敢拿来做室内覆盖。将来5G的SUB6G频段,可预期的覆盖范围不会超过400米。
      那么你就想想这个从10GHZ起跳,最高40GHZ的信号衰落会有多大吧。
      如果你想不到,那么我可以建议你去查查当年铱星计划使用的手机(或者叫砖头更合适)有多大,而且那玩意室内完全接不到信号,甚至一个薄薄的车顶就能让你没信号。
      所以马斯克才会提出中继站的说法,这个中继站就相当于现在无线通信中的基站,通过收发卫星的信号,调制后再通过2.4G或者5GHZ的wifi频段提供给用户。
      实际上这个中继站的问题仍然多的没法数。
      首先是成本上的,中继站和基站的成本没有什么区别,无非是中继站需要很猛的天基信号收发天线以及相应的各类抗干扰技术,而现有的基站需要固网传输网,两者的成本差距不大,那么凭什么你白手起家能搞应全世界已经树了几百上千万的基站呢?你的建网初始成本要高多了好吧!
      其次是到用户空口传输技术上的,使用现在的2.4/5GHZ的wifi作为到用空口显然是不现实的,这俩频段本身带宽就不够大,而且和5G还有部分冲突。是你马斯克势力大还是全世界通信业联合国的3GPP势力大?有谁看不出来吗?而且wifi本身就不是为室外覆盖制定的标准,想用这个做远距离覆盖除非是脑壳坏了。那么难道马斯克要用新的空口技术?直接套用4G/5G的空口技术也不是不行,那么你无非是4G/5G的另一只实现方式而已,只是在传输段不同罢了,而且你的成本要比地面固网传输高的多,可靠性却要差得多。一点竞争力都看不到凭什么活下来?
      最后是落到应用面的事儿,5G相对于4G的一个大改变就是资源下沉,数据机房将来可能就是直接建在你家门口。这是为什么?减少时延。现在的4G所有的数据都是要从各个应用提供商建在电信运营商的数据机房调取的,如果你距离机房近,时延自然低,距离远经过的网关多时延自然就高。5G提出的资源下沉就是因为这个。那么看看马斯克的这套玩意儿,完全反其道而行之,在3GPP忙着把数据端靠近用户来达到更低时延的时候,他反倒增加了距离超大响应超慢的一跳,直接跳到几百几千甚至上万公里的太空去了,这个时延…………反正我是对用这种卫星wifi玩农药或者吃鸡的人不抱希望的。


      IP属地:江西3楼2019-05-13 15:51
      收起回复
        说到这里,就刚好可以说说为什么当年铱星计划会完蛋。
        脑洞太大,技术没跟上是主因;用户群体不明确是主因;没玩赢地面基站+手机的竞争也是主因。
        为什么后来铱星计划能盈利?摩托放弃计划后贱卖的铱星,接手者明确了用户群体,指向海事和户外用户群,避免了和已有的2G通信网络直接竞争。说白了后期赚钱的那个铱星计划已经不是之前摩托脑洞里的了,一个是想要取代原有的第一代模拟通信网络的超级大计划,一个只是在2G够不着的地方吸纳特殊用户群的特种小网络而已。你
        觉得现在马斯克的那几千上万个卫星是更像最初的铱星计划还是赚钱的铱星呢?不瞎的人都应该看的出来吧?


        IP属地:江西4楼2019-05-13 15:51
        回复
          要说的暂时就这么多了,看起来你百度还要一些时间? @chengwei_chw
          你无脑黑TG+无脑吹美这没关系,这类货我见得多了,但是专业领域的事儿就拿专业的来说,随便百度一点名词就敢来战我?你也知道我是搞通信运维的啊?我虽不是关公,但好歹当了十几年的周仓了,轮得到你一李鬼到我这里瞎BB?


          IP属地:江西5楼2019-05-13 16:07
          收起回复
            冲你打了这么多字,我站你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5-13 16:55
            回复
              晚上开个帖子详细回你


              IP属地:江苏8楼2019-05-13 16:58
              收起回复
                看戏中
                通信行业变化就是快,毕业几年,楼主打的字都看不懂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5-13 17:05
                回复
                  它知道个屁 隔行如隔山 靠着百度回答你问题的人不是在放屁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5-13 17:07
                  回复


                    IP属地:广东11楼2019-05-13 17:28
                    回复
                      人家放卫星求的可就是个博人眼球的噱头,真把这玩意儿当成实用技术来用那真就是头脑发热了,老老实实搞基础建设才是王道。


                      IP属地:四川12楼2019-05-13 17:35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5-13 17:44
                        回复
                          LZ您想说服他估计是要白费力气了,这哥们的基本立场是站在白头鹰一方的
                          但是与白头鹰立场的对立面或者中立方但是不持白头鹰立场的都是他要反驳的对象
                          但是支持LZ与他辩下去,毕竟咱们没必要去说服立场对立的人,但是可以摆出咱们的立场,让中立者去思考哪方的立场更适合自己的利益,从而靠近与自身立场类似的一方。


                          IP属地:北京15楼2019-05-13 17:48
                          回复
                            楼主专业。
                            我有个问题请教。
                            我在写一本小说。但是我不懂无线电,也不懂通讯。当然这俩可以算作一个,反正我满不懂。
                            我的问题是,架空到古代,我在搞出电的情况下,做一个电话网——器材全可以从现代拉过去(双穿门),我应该带什么东西?
                            大概描述一下就好。如果有时间。
                            我写的能自圆其说就行。


                            IP属地:北京16楼2019-05-13 17:56
                            收起回复
                              频率,振幅,能耗,编码,协议,基站数量成本等都让马斯克的科幻设想停留在嘴上。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9-05-13 18: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