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吧 关注:99,327贴子:643,707

回复:【原创】对《三国志》及裴松之注的品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蜀书二 先主传
先主传开篇就写道刘备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之后。”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先主少孤”可以看出,刘备的直系家族也是个官宦之家,只是到了刘备这代,父亲死了,于是开始卖草席了。然而刘备在小时候,他的叔父就看出他不是普通人,并资助他家;而且,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也曾赞助过刘备,刘备也因此得以起兵。先主15岁时去卢植那里学习,并结识了公孙瓒,关系很不错,然而刘备是个学渣,不爱读书。刘备喜怒不形于色,身长7尺5寸,算是比较高的。
黄巾起义时,刘备讨伐黄巾得以当个小官,然而因为鞭打了督邮而“弃官亡命”,后来到了下邳又继续讨伐黄巾,也当了个官。然而不久被黄巾破了,才逃奔到公孙瓒那。看的出来,早期的刘备打架还是挺猛的,只是军事指挥水平还一般。到公孙瓒那又“数有战功”,当了平原相。
陈寿对先主在平原那段历史没有过多记载,只有“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而《魏书》(裴松之注的)中则补充到:刘备对待刺客很友好。而且当时饥民很多,刘备和大家同甘共苦,以至于百姓都归附他。
由此可以看出,刘备对百姓很不错,不搞官僚特殊,他的人格魅力竟然到了感化了刺客。


IP属地:广东16楼2019-05-04 20:38
收起回复
    曹操攻徐州时,陶谦将丹阳兵4000给刘备,并表他当豫州刺史,对他还不错。于是刘备离开田楷投奔陶谦了,毕竟大家都爱都选工资高的。陶谦死前跟糜竺交代过,“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而陈登,孔融等人也多次劝刘备,《献帝春秋》记载袁绍也支持刘备领导徐州,于是刘备从一开始的“不敢当”转变为“遂领徐州”。而三国演义里把这段写成三让徐州,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到了徐州后,刘备终于有块能出手的地盘了。先主传没有记载吕布来投奔刘备(其他传不知道有没有),只记载了刘备和袁术对峙时,吕布偷袭了下邳。因为曹豹反水,吕布得手。刘备在求和后,遣关羽守下邳(好奇怪,这里下邳吕布会愿意让出来?)。中间”邀击“了几个小将领如杨奉等,并斩杀。
    先主回到小沛后,吕布又出兵打刘备。曹操这时和刘备关系不错,派遣夏侯惇帮助刘备,可惜都被高顺给收拾了。曹操于是亲自出马,打败了吕布,俘虏了吕布。表刘备左将军(貌似以后刘备一直是这官了)礼之愈重,出则同车,坐则同席。
    可见曹操对刘备也是很不错的。刘备在当时有一定的名气,而且能力也是有的,品德也不错,所以曹操很看重刘备。(之后的袁绍,刘表也都待落寞的刘备不错)


    IP属地:广东17楼2019-05-04 20:41
    收起回复
      刘备在曹操那干活时,发生了这么件事:曹操说刘备和他自己是天下唯二的英雄,并嘲讽了一下袁绍等。刘备吓得筷子都掉了。《华阳国志》补充道:当时有雷,刘备趁机用这个蒙混过去了。罗贯中也把这段历史写成了著名的“煮酒论英雄”。
      期间还发生了衣带诏事件,董承失败并挂掉了,刘备等朱灵等离开徐州后,把车胄杀了响应汉献帝,并联合袁绍。徐州众多地方恶霸也反抗曹操。可惜曹操太牛B了,还是把刘备灭了,并擒获了关羽。
      衣带诏后就是曹袁大战了。刘备败走青州,袁绍儿子袁谭迎接刘备。袁绍闻讯也“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魏书》记载:备归绍,绍父子倾心敬重。
      可见刘备是多么受欢迎(吕布快请教请教啊)。
      而刘备在袁绍那也没待多久,收拢了散兵后,劝说袁绍结合刘表共同抵抗曹操(其实是想离开袁绍),到了汝南后,曹操遣蔡阳攻击刘备,结果被刘备所杀。
      后来袁绍被曹操击败后,刘备又来到荆州了(可能是南北合击曹操的计划破灭了吧)
      刘备不愧是魅力男,刘表亲自到郊外迎接刘备,“以上宾礼待之”,并让他驻扎新野。
      荆州的豪杰也纷纷投奔先主(刘备也太能吸引人了吧),于是刘表有了疑心,私底下防御刘备。


      IP属地:广东18楼2019-05-04 20:42
      回复
        《汉晋春秋》提到,曹操从柳城回来后,刘表遗憾地对刘备说,没有听刘备的话,错失良机。可见刘备曾建议刘表偷袭曹操后方,刘表没有采纳。
        《魏书》和《英雄记》曾记载刘表要让荆州给刘备,结果刘备认为刘表对他太好,他不忍心接受。
        裴松之似乎认为这事是假的,因为他觉得:刘表夫妇向来喜欢刘琮,早就想废嫡立幼了,所以还轮不到刘备。
        刘备在新野曾经设伏兵坑了夏侯惇一次。
        刘表死后,刘琮即位。曹操攻打荆州,刘备听说后,立马调兵遣将要和曹操干一架,结果到了从樊城到了宛城才知道,刘琮这败家子已经投降了。
        《汉魏春秋》记载有人劝刘备收了刘琮,刘备回答道:刘荆州临亡托我以孤遗,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以见刘荆州。
        而三国志也记载,刘备到襄阳时,诸葛亮也劝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
        刘备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应该是惭愧不知道如何面对)“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
        《典略》记载,“备过辞表墓,遂涕泣而去。”


        IP属地:广东19楼2019-05-04 20:44
        回复
          刘备逃跑到当阳时,已经有“众十余万,瑙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
          有人劝刘备放弃百姓。刘备说道:“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刘备也算是比较早有“以人为本”的想法的人了)
          结果被曹操追上了,只剩下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逃跑了(关羽去找船了),而人口瑙重全被曹操获得了。
          后来刘备来到夏口,派遣诸葛亮出使孙权。从此,刘备的人生迎来转折点。


          IP属地:广东20楼2019-05-04 20:45
          回复
            赤壁之战,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战曹公于赤壁,大破之。 后来追击曹操追到南郡,曹军因为流行病死了不少,于是曹操才北还。
            也就是说曹操在赤壁被火攻大败后,并没有全败,而是被赶到荆州,发生瘟疫后,才知道回天无力了。
            《江表传》记载,周瑜当南郡太守时,将南岸的地盘划分给刘备,也就是公安。然后刘表的旧部多背叛曹操来投奔刘备,刘备人多地少,于是向孙权借地盘。
            先主南征荆南四郡,皆劝降之。孙权有点害怕刘备,于是“进妹固好”。孙权想和刘备一起取益州,并跟刘备说:吴不能越过荆州得到益州的,所以咱们拿下益州后,益州还是归你啊!
            结果孙权的计被荆州主簿殷观(不是很有名)识破了,他告诫刘备,如果给吴当先锋,你胜了还好,败了的话,你的老窝就被孙权踹了!
            于是刘备委婉的拒绝了。


            IP属地:广东21楼2019-05-04 20:46
            回复
              紧接着就是大家熟知的刘备入蜀了。
              起因是曹操遣钟繇讨伐张鲁,刘璋“内怀恐惧”,于是在张松建议下,派法正接应刘备入蜀。
              到了益州后,刘备刘璋两人相处得不错,还互相推举对方升官。
              刘璋还给先主加兵,让他北击张鲁(不过加上刘备自己带的,共计也才3万而已,当然,还给了不少兵甲等)然后刘璋就回成都偷懒去了。
              然而刘备这次入蜀做的挺不地道的,“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可见刘备一开始就并不是全心全意地帮刘璋,当然也没人会这么傻给人当炮灰使,这也可以理解。
              谁知第二年发生突发状况了。曹操又南征了。孙权向刘备求救,刘备认为孙刘乃“唇齿相依”,而且关羽那边有危险,于是跟刘璋说要回军,“乃从璋求万兵及资实,欲以东行。”
              “璋但许兵四千,其余皆给半。”可见刘璋并不乐意呃。
              在这时,张松的兄张肃害怕张松失败,于是告发了他,结果张松被斩了。
              刘璋发火了,下令各个关口封好,别让刘备回荆州。
              刘备也不是好惹的,你喊我来干架我来了,现在我有事了,找你帮点忙,你只尽一半力,现在你还不让我回家?
              于是先主也不回家了,一路打过去。刘璋派了一干将领抵挡刘备,包括张任,结果都败给刘备了,“退保绵竹”(张任在三国演义里是诸葛亮打败的)


              IP属地:广东22楼2019-05-04 20:47
              收起回复
                刘璋传里写道:“还兵南向,所在皆克”。由此可见,先主混了这么多年,军事能力提升了不少。
                刘备同时还调来了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李严投降了刘备,汉军一起围观刘璋。刘璋心理素质不高,投降了。
                刘备终于拿下了蜀地,自然该分封的分封,该赏赐的赏赐。
                “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糜竺,简雍等为为宾友”,对老班底不错。
                而新班底呢?以刘备的性格是善待俘虏的。于是黄权,董和,李严等刘璋旧属,费观等刘璋亲戚,彭羕等刘璋所排挤讨厌的,以及刘巴等和刘备相性不和的,“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竟劝。”
                也就是说,人各能尽其能,都安排他们做他们擅长的事,而且有志向的人,都劝他们做官。
                益州可谓一片和谐啊。


                IP属地:广东23楼2019-05-04 20:47
                回复
                  孙权看到刘备拿下益州,自然不悦,“使使报欲得荆州”。


                  IP属地:广东24楼2019-05-04 20:48
                  回复
                    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孙权对刘备不还其南郡表示生气,于是派吕蒙偷袭了。
                    先主领兵五万下公安,准备教孙权做人。
                    正在孙刘对峙时,张鲁被曹操收了,而且有征蜀的迹象。于是刘备不得已再次和孙权结盟,并且瓜分荆州。“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引军还江州”。
                    这也就是大家经常讨论的“湘水之盟”。
                    刘备带领众将将入侵巴中的曹军击败后,与曹操在阳平关对峙。这中间的时间是二十年到二十三年。
                    二十四年,刘备进攻汉中,沿着山慢慢前进,在定军山扎下营寨。夏侯渊来“争其地”。先主命黄忠诚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斩渊。
                    曹操亲自来汉中,刘备自信地说:你曹操来了也没用了,汉川之地,归我了。
                    于是刘备据险而守,曹操打了几个月都没打下来,还死伤惨重,于是退兵。刘备同时也遣刘封孟达等攻击上庸,克之。
                    由此可看出,蜀地,汉中之险!(我突然想起曹真和司马懿南征,诸葛亮正打算在汉中迎战曹真,结果曹真被迫退兵。如果不退兵,以诸葛亮防守反击的战术,很可能会重创魏军!)


                    IP属地:广东25楼2019-05-04 20:49
                    回复
                      同年,刘备在众臣请求下进位汉中王,并将左将军印退还汉献帝,并陈述原因和希望。
                      同年关羽威震华夏,吕蒙再次偷袭荆州。关羽死于孙权之手。
                      第二年,曹丕称帝,“或传闻汉帝见害,先主乃发丧制服,追谥。。。”
                      次年,刘备称帝。
                      “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
                      于是先主东征,结果被陆逊大破于猇亭,仓皇逃回永安,孙权也派将领追击到南山。
                      “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这里孙权第二次请和,可能是害怕刘备第二次东征,毕竟夷陵之战和赤壁一样,赢得有点靠运气。)
                      第二年,刘备去世于永安,时年63。也算长寿了。同时,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
                      《诸葛亮集》记载,刘备遗诏给刘禅中写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名言)。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玩过三国杀的都知道)。汝父德薄,勿效之(谦虚一下)
                      并在临终前,跟鲁王说:我死了以后,你们兄弟要以对待父亲那样对待丞相,让你们跟丞相一起做事!
                      刘备的传就到此结束了。陈寿给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古,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我认为,陈寿的评价还是算比较公允的。称赞刘备在用人方面堪比刘邦,并且有英雄之器。对待忠臣如诸葛亮,心神无贰,勘称君臣典范。虽然能力不如曹操,但是不屈不挠,最终成就大业,并名垂千古。
                      楼主认为刘备个人能力还是可以的,特别是看了三国志,更觉得刘备比三国演义里强太多太多了。


                      IP属地:广东26楼2019-05-04 20:52
                      收起回复
                        蜀书七 庞统法正传
                        庞统是襄阳人。小的时候很普通,极少有看出他才能的人。只有颍川的司马徽,也就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因为和庞统交谈过,发现庞统很奇特,“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很高的评价。
                        庞统的凤雏一名出自《襄阳记》,是庞德公给取的。而这个庞德公,是让司马徽都称赞的伯乐。
                        在周瑜死去后,庞统送丧到吴,吴地的名士都来见他,庞统给了他们每个人的一点评价,大家都很满意他的评价,并和庞统深交。(庞统人缘还算不错)
                        刘备领荆州时,庞统做个小官,结果不治理政务,被免官了。
                        鲁肃给刘备书道:“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
                        诸葛亮也向刘备推荐庞统。
                        于是刘备和庞统相见并谈话,发现他确实有大才,开始器重他。“亲待亚于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后来张松来劝刘备取益州,刘备迟迟不下决定。《九州春秋》记载:庞统劝说刘备取益州,并认为荆州不足以成鼎足之势。刘备认为大敌是曹操,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失信义于天下者,吾所不取也。”庞统则反驳,事情的发展不是一个“道”能决定的,现在先拿了益州,以后天下平定,再封那些当初对不起的人一个大地方就好了。于是刘备接受了。


                        IP属地:广东27楼2019-05-06 19:03
                        回复
                          刘备和刘璋相见时,庞统劝刘备扣押刘璋,结果刘备认为“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后来,刘备要回荆州时,庞统又出计了。这次庞统给刘备出了三条计策,分别为上中下计。
                          1.悄悄选精兵,偷袭成都(理由是刘璋不会打仗,又没防备,可以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2.以荆州有急的理由,让杨怀,高沛来见。并一举杀了这两个蜀中名将,然后拿了他们的兵马,再攻成都。
                          3.退还白帝城,慢慢图益州。
                          而且庞统还说,如果优柔寡断,既不出兵也不回去,那么将被困死在这了。


                          IP属地:广东28楼2019-05-06 19:06
                          回复
                            因此,刘备取了中计,也就是第二条。
                            结果一路向成都打去,所在皆克,很顺利。
                            之后,刘备有点得意忘形了。
                            在一次酒席上,刘备喝醉了,觉得现在很快乐。庞统反驳:占领别人的地盘,并以此为乐,不是仁军。
                            刘备大怒,说武王伐纣不也有办酒席取乐吗,并让庞统滚出去。
                            不久,刘备后悔了(知道错了),请庞统回来。庞统回到自己座位,也不道歉不说什么,自顾自地吃喝,若无其事的样子。
                            刘备问他,刚刚他们两个谁做错了?
                            庞统对曰:“君臣俱失。”
                            “先主大笑,宴乐如初。”(看来刘备很满意这个回答)
                            后来,庞统率众攻城时,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真先登死士!)


                            IP属地:广东29楼2019-05-06 19:07
                            回复
                              先主痛惜,言则流涕。给他加了官。诸葛亮也亲自去拜庞统。
                              庞统的儿子庞宏,刚正简朴,因为轻待某高官,被打压,没什么大的事迹就死了。
                              庞统的弟弟庞林,在夷陵之战时跟随黄权。黄权投降魏国后,也跟去魏国,封侯并做到巨鹿太守。
                              陈寿给庞统的评价是文雅好人流,经典,学识,思虑和谋略,在荆楚地区,算是一流人才。
                              可怜的庞统死得太早了,挺厉害的一人,可惜可惜啊!


                              IP属地:广东30楼2019-05-06 19: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