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吧 关注:13,688贴子:80,904

回复:【萌新第一帖】已买到的太宰治书籍的介绍与对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好了,今日且谈到这。不知书籍介绍有没有给各位欲购太宰新书者一些帮助,而对于翻译的感受,有没有同我有共鸣者呢?然而言有尽而意无穷,语言常常不能表达人所有的思想。以上本人的话语,实际有很多没有说出地,没有表达的,然而也即如此了,不必多谈,点到为止。
之后本人但有空闲、或有所悟,会继续本帖各版本翻译的对比这一工作。吧友若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想讨论的,大可随意的发在帖子里,如是,方能一得文学之妙味。
今日言尽于此,各位晚安。


IP属地:甘肃31楼2018-09-25 23:31
回复
    以上,就是本人帖子的所有内容了,若想看原帖,请到“太宰治吧”精品贴区找找。另外,转载本帖需要询问本人,注明作者和出处。
    还有啊,本吧吧主大大在不在啊,看到本帖加个精呗。
    关于本人将于国庆假期的另外一贴,由于内容主要是太宰治生平以及和他作品相关的讨论。不知道你们感兴趣不,到时候看看,若是感兴趣,我会把那一贴也转过来,或各位感兴趣的可以到“太宰治吧”观看。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8-09-25 23:45
    回复
      之后若此贴有相关对比评价,尤其是《人间失格》的译文对比,我会适当转载过来。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8-09-25 23:47
      回复
        那么,各位晚安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8-09-25 23:47
        回复
          谈到《女生徒》你会想起什么呢?说到底,年纪轻轻的女学生们整天都在想什么呢?在她们最最青春之时,她们的内心也一如朝阳吗?太宰治先生的女性独白体,为我们揭开这个问题的答案,同时也展现出太宰治内心细腻温柔的情感。“我想美丽的活下去。”直到现在我还依旧记得这一句,太宰是深深热爱着这个世界、热爱着生命的,他借女学生之口,呼出的岂止只是他一人的心声呢?


          IP属地:甘肃36楼2018-09-26 17:11
          回复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如是我闻》——《女生徒》 译者:李文文


            IP属地:甘肃37楼2018-09-26 17:11
            回复
              上海译文出版社 《人间失格》——《女生徒》 译者:竺家荣



              IP属地:甘肃38楼2018-09-26 17:12
              回复
                不知道各位更偏爱哪个版本呢?不过在前后对比之下,两者的翻译水平已现。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李文文版的《女生徒》,依旧和同套丛书中的《人间失格》的翻译者一样,犯得乃是同一个毛病。用词非常生硬、干涩,阅读便有尖锐之感。书面化的语言和口语化的语言能否运用自如,这是翻译水平高低的很直观的体现。很明显的一点,如果要招呼自己的父亲,会喊“爸爸”而不是“父亲”,你会对自己的父亲喊“父亲”吗?一般不会,和“爸爸”相比,“父亲”要书面化的多,一般向第三者介绍时会提起“这是我的父亲”,但向父亲打招呼时,国人的用语习惯一般称呼“爸爸”。竺家荣很明显就注意到这个问题。用“爸爸”比用“父亲”更贴近国人的习惯,这样带来的好处还有一个,即读者在心里默念过去,念着“爸爸”比念“父亲”更能激起国人的情感,更能使人贴近主人公的内心。
                同样的,下段李文文译“好爱这一切”,而竺家荣译“我爱所有的一切!”,竺家荣版本多加了“我”做主语,也是为了使读者在阅读时与主人公同一,而“所有”二字,表强调,突出,让人不自觉放重语气,更加深了此句的力量。
                同样,李文文译“我想美丽地活着”,而竺家荣译“我想要美丽地活下去”,竺家荣版“活下去”比“活着”更好,因为“活着仅表示一种当前的状态,而“活下去””则有一种延续性,让人仿佛能感觉到生命的延续,体会到生命的可贵。


                IP属地:甘肃39楼2018-09-26 17:12
                回复
                  还有,不知是我记错了,还是以前在哪里看过。我总将“我好爱这一切!”此句记为“我好爱这个世界!”,不知道是不是确实有这种翻译的版本呢?我确实比较喜欢“我好爱这个世界!”这种翻译。尽管女学生可能是对着眼前美丽的颜色发出的感慨“我好爱这(眼前的)一切!”,但将之情感扩散开了,这句难道不正是女学生发现了世界之美,表达了自己对于世界的热爱吗?所以若翻译为“我好爱这个世界!”个人感觉更好。


                  IP属地:甘肃40楼2018-09-26 17:12
                  回复
                    《人间失格》作为太宰治文学巅峰的作品,被大众广泛认知,同时也被无数研究者重点研究。《人间失格》是太宰治的伪自传小说,也是太宰治被人误会为颓废堕落、幻灭空虚的原因之所在,然而在这部满是罪恶的小说中,太宰治却借人物之口坦白自己乃是”神一般的好孩子“,这又是为何呢?即使如此,太宰治又为何说自己”丧失了做人的资格“呢?对于这一切,不知你又是如何解读的呢?


                    IP属地:甘肃41楼2018-10-13 17:39
                    回复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人间失格》 译者:崔艳燕


                      IP属地:甘肃42楼2018-10-13 17:39
                      回复
                        上海译文出版社 《人间失格》 译者:竺家荣


                        IP属地:甘肃43楼2018-10-13 17:40
                        回复
                          天津人民出版社《人间失格》 译者:高詹灿 袁斌


                          IP属地:甘肃44楼2018-10-13 17:40
                          回复
                            下面继续更吧。
                            不知道大家喜欢如上那个版本的结尾呢?当然就楼主个人来说,还是一如既往的喜爱天津出版社的版本。
                            就人物态度来说,北理工版明显差于其它两版,联系前文以及人物本身的设定,此时人物应该是像上译“淡淡的说”或天津出版社“若无其事的说”,而北理工版译为“脱口而出”有突然、局促之感,不符合人物语境。
                            就辞藻语言方面,个人喜欢天津出版社版>上译版>北理工版。天津出版社的辞藻语言更雅致,上译版则更符合人物本身平淡平凡的语言。
                            就具体方面,上译版有两处个人以为译的不好,一是”这都得怪他那个厉害的父亲“,”厉害“二字大概是竺家荣大家为了更多的将责任重点转移到其父亲身上,而做的着重强调,但这样一来反而失了人物语境本身的平淡。此时老板娘应该是若有意若无意的点出了其父在中起了作用,而不是着重强调。
                            其二,”他也是一个天使一样的好男人“比起”他也是个神一样的好孩子“差之甚远。一则,考虑日本当时的文化环境,尽管受西方冲击,基督教兴起,但日本本土宗教依旧在人们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老板娘年纪不轻,理应更加念旧。二来,既然为中国读者作译,那么理应译为更符合中国文化环境的”神“而非”天使“。竺家荣大家有可能在此处考虑了太宰治后期文学作品中大量体现了基督教文化的个人情况,但此处当具体情境来讲,个人以为还是以顾全书中情境以及本国读者文化接受度为先。而本句中”男人“也比”孩子“观感要差,一则对于老板娘来说小叶理应是看着长大的后辈,即是后辈,那么把他当”孩子“自然要比把他当”男人“合理,二来,”孩子“更符合小叶本身的性格,也引起读者对于小叶的同情,有利于读者理解全文,理解人物。


                            IP属地:甘肃46楼2018-10-14 13:16
                            回复
                              已加精,非常认真的干货帖
                              (九月份的帖子我居然现在才看到


                              IP属地:江苏47楼2018-10-14 14:3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