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4月03日
漏签
0
天
德众金融吧
关注:
43,793
贴子:
12,186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游戏
7
回复贴,共
1
页
<返回德众金融吧
>0< 加载中...
P2P暴雷潮的根源是对金融的本质缺乏敬畏之心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清风居士AB
声名远扬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近日,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在出席某论坛时表示,近期P2P暴雷潮的根本原因是大量平台尚未完成整改,错配、刚兑现象普遍,贷款规模超标仍向企业贷款;主观问题是盲目相信或刻意鼓吹自身大数据征信能力,错误模式泛化,对金融的本质缺乏敬畏。
送TA礼物
1楼
2018-09-06 11:09
回复
清风居士AB
声名远扬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关于解决出路,杨凯生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坚持整治:必须面向全部从业者,严格落实监管要求;
二是情绪引导:避免过度恐慌,也要防止回升后过分乐观;
三是出借人教育:风险召示、打破刚兑、整治必要性、营销鉴别;
四是严惩恶性违约:对于恶性违约平台,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2楼
2018-09-06 11:10
回复
收起回复
清风居士AB
声名远扬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以下是演讲全文实录的节选:
今天大概想说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近期问题平台的出现和我们一些媒体还有社会上的一些负面情绪的一些相互的关系。
第二,就想说说最近比较集中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因为也有不少朋友说是监管措施力度过大了,是监管的一些政策相互叠加了,是由于处置风险而引发了风险等等,也有这些议论。坦率说,我是不太赞成这种看法的,所以我也想说说我的想法。
第三,下一步这个行业如果还想继续发展,那么它必须搞好整治攻坚必须坚持健康发展,我想说这三方面的问题。
3楼
2018-09-06 11:10
回复
收起回复
清风居士AB
声名远扬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今年以来,特别是今天的6、7月份,出现问题平台的数量是明显的增加的。所以有人把它称之为出现一轮P2P的“暴雷潮”,应该说负面情绪或者恐慌情绪来势是比较猛的,在2018年7月单月问题平台上数量远远超过任何一个月,显得非常令人瞩目。良性退出市场,有序退出市场的势头似乎中断了,更多的选择了跑路和其它恶性违约的现象。
这一轮“暴雷潮”的到来正好和我们先前说的要求平台备案期限好像是差不多重合的,所以有人就说,这个是不是由于要求备案所以引起了恐慌,所以导致了跑路,也有人是这么说的。实际上这个说法我下面想说一说,似乎根据是不足的。
4楼
2018-09-06 11:10
回复
收起回复
清风居士AB
声名远扬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我觉得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是问题平台出现的问题多了,严重了,影响了人们对P2P的关注,影响了人们对P2P网络信贷平台的吹捧,还是舆论情绪的负面导致了市场的不稳定,导致了更多的平台出现问题。或者说它互为因果。我觉得,是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多了,才影响了或者说左右了人们的情绪。
这是出现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想恐怕应该说一句话,不应归咎于加强监管,或者不应简单归咎于加强监管。刚才我已经说了,有不少朋友或者有一些朋友觉得,过分严格的监管导致平台选择了恶性退场的做法,这种看法我觉得确实有点有失偏颇了。
5楼
2018-09-06 11:12
回复
收起回复
清风居士AB
声名远扬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回过头来看,每次问题平台出现的高潮的时候,有几个时点我们都看了,实际上它的平台出现问题集中的时候,实际上都是你分析一下,都是风险但是已经集聚到一定的程度。
市场上已经有了不少的反应,监管部门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察觉之后,才出现的监管措施,而不是相反。我们可以看看几点时点。
6楼
2018-09-06 11:17
回复
收起回复
清风居士AB
声名远扬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2015年12月份,第一份监管的意见出台,就是P2P监管细则暂时办法,明确了P2P平台坚持信息中介,不能办成信用中介。它要求严禁资金池,严禁搞资金错配等等,而且提出了一个原则,小额分散为主的原则。坦率说,2015年这个文件出来以后,许多人并没有真正理会这个文件,没有把它当回事,执行和落实,坦率说当时并不很认真的。
到2016年8月又进一步出台了一些文件,《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等又进一步强调必须坚持信息中介的定位。而且把资金必须做银行存款提出来,并且有定量的要求,自然人20万,法人100万等等,2018年6月底,又出了《验收的通知》,提出来要备案的要求等等。
2016年年度中间平台数量是多的,但是恶性退出的形式是少的,大部分当时退出还是经营者自主选择的比较有序的退出,所以当时整个市场的情绪应该说相对来说起码比现在要平稳,参与者的损失也还是比较有限。但是后来就不太一样了,今年以来情况就不太一样了。所以是值得我们注意。
7楼
2018-09-06 11:17
回复
收起回复
清风居士AB
声名远扬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平台之间一些企业相互勾连或者说关联度比较高或者说关联交易比较多的也是导致风险出现重要问题。你像前一阶段出现的一个问题平台,比较大的问题平台,叫壹百金融,经过查询实际上可以看出,有十个公司和它都是搞互联网金融,和它关联度是非常高的,有相互的资本股权关系有投资关系,而且恰恰这十个公司都是在今年7月,几乎同时暴雷,同时出现问题。
看来一再所讲的公司治理机制问题,法人治理机制的问题,不仅仅是在传统企业中存在需要注意,实际上在互联网企业里面也存在着同样问题,也需要加强法人治理机制的建设,加强公司治理机制的建设。
所以我觉得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来说还是整改任务还没有完成,错配、刚兑的现象,贷款规模超标的现象等等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扭转,所以这个是导致这次出问题的原因。第二个,整体经济下滑,借款人的预期,一直不太充当信息中介在那儿充当信用中介出现了资金的中断。还有一个主观原因盲目相信所谓的大数据技术或者说刻意鼓吹自己的数据收集、整理、使用的能力,并且把这种模式泛化等等,这些原因,可以从多方面分析。
下一步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整治的方向,必须面向全部的从业者,面向全部的机构,全面的落实前一阶段监管部门、央行包括我们互联网金融协会出台一系列的监管要求和整治的措施。
再者,情绪也要注意引导。不要去做火上浇油的事情。当然情绪引导也注意一条,不能稍微形势好一点以后又进入过分的乐观,这个也是需要注意的。
8楼
2018-09-06 11:17
回复
收起回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懂王力推的对等关税是啥
1753260
2
索尼借机推销PS5
1662251
3
清明档电影有没有能打的
1437156
4
任天堂游戏涨价引网友不满
1129113
5
马斯克在重压之下只能开撤
1056562
6
奥美迦奥特曼是双男主设定
904950
7
《我的世界》真人版口碑如何
894816
8
继种田后玛修CV也倒下了
716473
9
北美男枪路易吉或被判死刑
511962
10
郑钦文迎来泥地赛季开门红
389634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