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吧 关注:29,762贴子:649,821

【转载】《红楼梦》和《鹿鼎记》,原来如此 ——六神磊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甘肃1楼2018-06-27 00:18回复
    文/六神磊磊


    IP属地:甘肃2楼2018-06-27 00:19
    收起回复

      贾宝玉是宝,韦小宝也是宝。
      贾宝玉是真宝玉,韦小宝是假宝玉。
      一个含玉生的,住在大观园,极高贵;一个**养的,出自丽春院,极*丝。
      按理说,贾宝玉本来该是仕途经济、飞黄腾达的一条好命,却非要沉湎温柔之乡。
      韦小宝本来该是烟花柳巷、市井底层的一条烂命,却误打误撞,飞黄腾达,操弄仕途经济。
      最后,高贵的、含着玉生的宝玉,反而被抄家了、出家了,一文不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另一个低贱的、**养的小宝,却趾高气昂,黄马褂、一等鹿鼎公、抚远大将军,人五人六。
      所以说,《鹿鼎记》就是反着的《红楼梦》。

      这两本书,正好反着的地方还有很多。
      比如,贾宝玉喜欢女孩子,重视性灵。他听的曲子是《红楼梦》。
      韦小宝也喜欢女孩子,却专注皮肉,听的曲子是《十八摸》。
      但贾宝玉说起来是重视性灵,却经常显出皮肉相,没少干猥琐的事。
      韦小宝说起来是专注皮肉,一呀摸二呀摸,但偶尔地又忽然升华,有一股子至淫生至情的味道。
      贾宝玉人见人爱,被无数女孩子簇拥着,最后却是一场空,湘江水逝,金簪雪埋,那么多的钗,没有一个人陪他终老。
      韦小宝人见人嫌,在阿珂、方怡的眼里连做备胎都不配,最后却大被同眠,抱得七个美人归。
      不过,韦小宝真的得到了吗?贾宝玉真的失去了吗?
      小说的最后,韦小宝怅然若失,贾宝玉倒貌似参悟透了,一无挂碍。两本书,仍然是反着的。


      IP属地:甘肃3楼2018-06-27 00:19
      回复

        这两本书,还有交叉的地方。
        你要是看《鹿鼎记》的一些回目词:“春辞小院离离影,夜受轻衫漠漠香”,“金剪无声云委地,宝钗有梦燕依人”……
        你还以为这是《红楼梦》的回目词。
        你还会发现,《红楼梦》里的一些话,用来形容《鹿鼎记》,简直无比贴切。反过来也是一样。
        例如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相逢,用《鹿鼎记》里的话说,就是“最好交情见面初”。
        而韦小宝的人生故事,用《红楼梦》的话说,是“鲜花著锦、烈火烹油”,“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为他人作嫁衣裳。”
        《红楼梦》的调子,是所谓“阆苑仙葩,美玉无瑕”,最后才知道,结局是鹿鼎里说的“事到伤心每怕真”。
        《鹿鼎记》的调子,是所谓“地振高冈,门朝大海”,吹了一本书的牛,终于才知道是红楼里说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这两本书,气质完全不一样,但又很相像。
        《红楼梦》和《鹿鼎记》,一开始都是在给你讲开心的事、有趣的事、快活的事。
        一个老是聚会、游园、过节、喝酒、行令,一个老是整蛊、恶搞、泡妞、赌钱、耍滑头。
        可是,当这些开心慢慢积叠起来,当这些欢笑声慢慢堆垒起来,不知道为什么就变沉重了,开始萧条起来,苍凉起来,沉郁起来,透出一股巨大的无奈和悲伤。
        《红楼梦》到了第七十五回,全书过大半的地方,终于“异兆发悲音”了。
        冷清的家族夜宴上,人们发现以往快乐、豁达的贾母“堕下泪来”,一股悲凉终于无可阻挡地袭来了。
        同样地,《鹿鼎记》到了第三十四回,全书过大半的地方,也终于借天地会好汉的口,唱出了“寒涛东卷,万事付空烟”了。
        在大江上的凄凉风雨中,就像贾府人忽然发现贾母哭了一样,韦小宝也忽然发现,平时意气风发的师父陈近南居然“意兴萧索”了,居然“两鬓斑白、神色憔悴”了,而且还“老是想到要死”了。
        这时,一种巨大的无奈感忽然吞没了你,它充塞天地,每个人都无处藏身。之前一切的欢笑、一切的恶搞,都在加剧着这种悲凉。
        之前那些欢笑着的人,那些意气风发的人,不管怎么“地震高岗、门朝大海”,怎么“鲜花著锦,烈火烹油”,最后都飞鸟各投林,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好书总是那么相似。没有人教曹雪芹这样写,也没有人教金庸这样写,但他们就是这样写了。
        所以说,伟大的作品,往往都是复调的。
        而且往往都是短暂的喜剧,永恒的悲剧。


        IP属地:甘肃5楼2018-06-27 00:20
        回复
          申精@迷离憾宝0


          IP属地:甘肃6楼2018-06-27 00:21
          回复
            鹿鼎记=名著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8-06-27 00:38
            收起回复
              虽说有个别对照有些牵强,大体意思还是好的,准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6-27 09:35
              收起回复
                韦小宝在女人堆里可不是人见人嫌,曾柔 小郡主 蕊初 双儿 建宁 苏荃,可都是没多久就喜欢上他了。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8-06-27 15:57
                收起回复
                  鹿鼎记里有红楼笔法,最明显的一处就是四十二回韦小宝进书房写密奏那段,那一大串书法名人的用具应该是借用了红楼梦第五回秦可卿卧室的环境描写,反讽效果更加鲜明……推测金老应该是非常喜爱红楼梦的


                  IP属地:北京10楼2018-06-28 01:22
                  收起回复
                    做一下比较
                    鹿鼎记 第四十二回 九重城阙微茫外 一气风云吐纳间
                    向众人拱拱手,转身出厅,走进书房。
                    这伯爵府是康亲王所赠,书房中图书满壁,桌几间笔砚列陈,韦小宝怕赌钱坏了运气,书输二字同音,这“输房”平日是半步也不踏进来的。这时间来到案前坐下,喝一声:“磨墨!”早有亲随上来侍候。
                    伯爵大人从不执笔写字,那亲随心中纳罕,脸上钦佩,当下抖擞精神,【在一方王羲之当年所用的蟠龙紫石古砚中加上清水,取过一锭褚遂良用剩的唐朝松烟香墨,安腕运指,屏息凝气,磨了一砚浓墨,再从笔筒中取出一枝赵孟 定造的湖州银镶斑竹极品羊毫笔,铺开了一张宋徽宗敕制的金花玉版笺,点起了一炉卫夫人写字时所焚的龙脑温麝香】,恭候伯爵大人挥毫。这架子摆将出来
                    红楼梦 第五回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
                    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云:
                    嫩寒锁梦因春冷,
                    芳气袭人是酒香。
                    【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赵飞燕立着舞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宝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连珠帐。】宝玉含笑道:“这里好,这里好!”秦氏笑道:“我这屋子,大约神仙也可以住得了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8-06-29 10:24
                    收起回复
                      我觉得怎么韦小宝跟宋江有相似之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7-03 06:56
                      收起回复
                        伪小宝,假宝玉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9-04 15:54
                        收起回复
                          金庸写这书的确多处模仿红楼梦笔调。


                          15楼2018-09-21 16:27
                          回复
                            因为韦小宝毕竟是个男子汉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09-25 19:47
                            回复
                              老哥牛的一批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8-09-26 23: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