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兴酒厂吧 关注:50贴子:259
  • 4回复贴,共1

恒兴烧坊—— 一个品牌的操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悠悠赤水,千年古镇,在这个溢满茅酒之香的小镇,记忆已经深刻地留住了无数人挪移的视线。人们都知道,这个镇子有着多少令人回肠荡气的传奇。从“茅台春”到“国酒茅台”,从酿酒烧坊到产业集团,数代人的梦想正一步步走向现实和超越。在这条梦想之路上,曾撒下过数不清的脚印,而这些脚印里,就镌刻着那个名叫赖永初的人和那个名叫“恒兴烧坊”的酒的影子。

从有名到无名
也许是从以物易物的时代开始,市场,这个利益的纠葛之地,就开始成为商者念念不忘的主题。自“茅酒”扬名“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后,“茅酒”始终只是以一个群体品牌的形象站立在市场上,没有代言者,也没有带领者。传统的工艺和传统的营销模式,在时代飞速前行的时候,在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席卷而来的时候,老态渐呈。
作为实业家的赖永初,在这时凭着商人的敏锐嗅觉来到了茅台镇,并创建了恒兴纠缠。“茅酒”的品牌发展和市场战略由此发生了根本转变。从上世纪30年中期开始,恒兴酒厂就因品质卓越而名扬中外。为此,赖永初在打造、维护品牌方面下足了工夫,也开创了茅酒营销的新篇章。
引进科技、吸纳人才,注册商标、设计瓶型、进行直销、进军海外、走公务和商务酒路线……..对比一下今天白酒品牌字市场运作上的种种手法,不难看出,历史有时并非过眼云烟。而正是有了这些现代的市场运作操作理念和手法,恒兴酒厂酿造的酱香白酒驰誉国内外,声名大振,成为了当时茅台镇走出的一大民族品牌。
而随着民族的解放,社会主义改造事业的展开,1951年,国家将茅台镇上的知名烧坊接管,组合成了茅台酒厂,茅台镇烧坊众多、杂乱的局面结束了,“茅台”也因此名正言顺地以一个鲜活的形象成为了茅酒的代言品牌,并获得“国酒”殊荣。而这殊荣的背后,因品质和口碑为此贡献尤为巨大的“恒兴酒厂”却选择了默默隐退。

在晚年,赖永初对恒兴酒厂依然时刻挂念。因此,上世纪8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赖永初萌发了恢复恒兴酒厂,无奈,天不遂人愿,1981年,赖永初逝世,带着对恒兴酒厂的眷恋和未能实现心愿的遗憾。
1985年,赖永初之子赖世强回到了茅台镇,重树恒兴酒厂是他此行的目的。而此时的茅台镇,除了“茅台”酒,再没有其他能与之相称的品牌存在,如此再重拾一个隐迹于历史几十年的品牌,能赢得市场的认可吗?疑虑随之而来。

恒兴酒厂现址
但是对于赖世强来说,恒兴酒厂就像父亲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无法躲闪。没有比继承父亲的事业,完成父亲的遗愿更具有催动力的事能让他改变行动的了。因此,在倾尽全力重建了老字号恒兴酒厂,并严格按照“赖茅”的独特工艺精心酿制、窖藏后,为了纪念父亲艰苦创业的精神,赖世强特将生产的酒用赖永初之名和肖像注册为商标,以示对父亲的追忆。也为了纪念历史,将另外一款酒用酒厂的旧名注册为商标,也就是恒兴烧坊,从此,“赖永初”酒和“恒兴烧坊”酒重新走出历史,踏上了新的品牌之路。
新品牌“恒兴烧坊”尽管秉承着“赖茅”的生产工艺和优秀品质,然而沉默了那么久,市场怎会一下就打开呢?在那样一个浮躁的年代,许多稍有资源的品牌都不忘在市场化的激流中大肆炒自己一把,为谋取利益而不惜一切。面对这些,“恒兴烧坊”酒显得异常淡泊,在赖世强心中,做这个品牌是意义大于现实的,他不愿市场的一些恶俗之气沾染了这个品牌的无暇品性。同时作为酱香型白酒,生产成本和周期决定了产量的不高,决不能因为眼前之利而败坏了“赖茅”酒来 之不易的名声。因此,在众多白酒品牌急剧扩张,白酒市场快速膨胀的时期,“恒兴烧坊”酒都默默地坚守着一种于市场格格不入的精神和品质,显得孤傲而高洁。

拉进了与市场距离的“恒兴烧坊”酒,尽管繁花似锦、倍受追捧,经受着从无名到有名的种种诱惑,但还是难以打动它那颗平常心。
这就是一个品牌的操守,跨越世纪,传承百年。在光阴的浅移之中,在市场的喧哗声里,固守着历史和传统的悠远,又散发着人文和意志的魅力。


1楼2018-06-02 16:47回复
    怎么买啊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8-06-03 21:38
    回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