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纷争吧 关注:14贴子:394
  • 7回复贴,共1

【舰船百科】阿拉伯三角帆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阿拉伯三角帆船(Xebec)是在红海、阿拉伯海、印度洋上常见的独桅或双桅帆船,船首呈尖形,向前上方突出,船尾有的开有窗户,加以装饰。这种船最大的特色就是使用三角帆(纵帆),在滨海或是风小的时候,三角帆的优势比横帆大得多。
在英语中,指称阿拉伯三角帆船的是一个拼写有点奇特的字:dhow。这显然不是道地的英文字,而是一个外来字,有人说来自波斯文, 也有人说来自斯瓦希里文。但是,一些阿拉伯历史学家认为,不同地区和时代有不同的方言,这个字很可能来自古代海湾地区某个靠海为生的部落。不管其来源如何,这个字特指的是阿拉伯帆船。


1楼2018-06-01 17:17回复
    【改进与发展】
    大约在6世纪时,由于欧洲横帆船舶在印度洋、红海和波斯湾地区航行,看见阿拉伯人的独桅三角帆船使用三角帆,便在西方轻型多桅帆船上采用。轻型多桅帆船通常有三根桅杆,前桅和主桅挂横帆,后桅挂三角纵帆。有的还立了第四根桅杆,也挂三角帆。为未来的航海打下了基础。



    2楼2018-06-01 17:21
    回复
      公元886年,出现了可逆风行驶的三角帆船。据说,这种帆船是东印度群岛人发明的,帆呈三角形。与横帆不同的是,它可以在船的横位上做幅度大得多的转向,甚至可以与船的长轴成一线,有人称之为纵帆船。纵帆船逆风行驶时,先向一方转,然后再转向另一方,象盘山公路一样沿“之”字型蜿蜒向上。


      3楼2018-06-01 17:24
      回复
        【与中国的渊源】
        阿拉伯三角帆船很早就来到中国。中国的商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远涉重洋到过波斯湾沿岸地区。这表明,在汉朝开辟的通往西域的陆上通道之外,中国又开辟有一条“通海夷道”。
        有文字记载的是,8世纪中叶,一位名叫艾布•阿比德的阿曼航海家曾驾船来到广州。那时,广州以及扬州、泉州等地已经设立市舶司,专门处理海外贸易、税收等涉外事务。抵达这些港口的外国商船,以阿拉伯三角帆船为最多。
        从八、九世纪之交开始流传的阿拉伯名著《天方夜谭》中,有一则《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讲述一位古代阿拉伯航海家辛伯达经过七次冒险出航,终于乘三角帆船到达中国的广州。这虽然是一则文学故事,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公元八、九世纪以前阿拉伯人同中国频繁交往的情况。


        4楼2018-06-01 17:25
        回复
          公元851年,阿拉伯客商苏莱曼•斯拉费乘船来到中国,回去后口授《中国印度见闻录》,讲述他从阿曼经印度到中国的见闻。这是阿拉伯人留下的一部生动的中阿交往的历史记载。1347年,阿拉伯著名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乘船到达中国泉州、广州、杭州等地。他撰写的旅行记,已成为世界旅游作品的经典。
          1980年11月23日,阿曼人赛弗林为了验证《一千零一夜》中辛伯达航海历险的真实性,仿造一艘艾布·欧贝德·卡赛姆当年乘坐的没有推进器的仿古木帆船,以他出发地点马斯喀特海军基地“苏哈尔”命名,沿着他当年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经过7个月的艰辛旅程,于1981年7月1日到达中国广州,中国外交部、广东省和广州市在黄埔港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广州市政府为此次航行还专门建立了一座纪念碑。苏哈尔号完成使命后运回了阿曼,保存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
          为了纪念这次航行,阿曼1981年11月23日发行“沿着辛巴达航海路线去中国”邮票4枚和小全张1枚。



          5楼2018-06-01 17:27
          回复
            【现代的发展】
            现在,阿拉伯三角帆船仍在海湾各国的船坞中建造,仍在海面上捕鱼、采珠,更成为招揽游客重温阿拉伯历史的一种工具。在肯尼亚的港口城市蒙巴萨,我曾看到一些阿拉伯人在驾驶着仿古的三角帆船在海上做半日游,让来自各国的游客了解东非与阿拉伯世界紧密的历史联系。这一切说明,三角帆船虽然仍在阿拉伯人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在更大程度上已经变成阐释阿拉伯文明发展及其与其他地区交流的一种独特的历史符号。




            6楼2018-06-01 17:29
            回复
              国家地理频道曾经做过有关阿拉伯古帆船的纪录片
              有兴趣的可以前往观看学习吼~
              链接:http://www.iqiyi.com/v_19rrni7go0.html
              关键词搜索:20110119期-打造阿拉伯古帆船


              7楼2018-06-01 17:3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