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兴酒厂吧 关注:50贴子:259
  • 2回复贴,共1

国酒前身—恒兴酒厂蜕变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深采民心源泉水,酿出诗中茅台来”,驰名中外的茅台酒,从古到今,吟咏赞美它的诗歌甚多。但关于国酒背后的故事,知道的人却少之又少。今天小编就带你重返清咸丰四年,也就是1854年,了解国酒的前身“成义”、“荣和”和“恒兴”三家烧坊背后的故事。

茅台镇的酿酒传统和文化,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当时茅台镇当地酿成的酒,酒质绝佳,且别处难以仿制,因此文明遐迩。但就在1854年(清咸丰四年),茅台镇几十家酒坊皆毁于战乱,茅台酒生产一度中断。
1862年,贵州盐商华联辉在茅台镇购得酒坊旧址,重新开办酒坊,取名“成裕酒坊”(后改为“成义烧房”),所酿之酒被人们称之为“华茅”,此后,茅台酒的生产才逐渐恢复。
1879年,王立夫等三人合资创办“荣和烧坊”,所酿茅酒被人们称为“王茅”。
1929年,贵阳鸦片商人周秉衡投资兴建“衡昌烧坊”,之后,周秉衡因在贵阳生意破产,资金短缺,为了抵债,就在
1938年把烧坊转让给了他在贵阳的合作伙伴赖永初。赖永初收购了“衡昌烧坊”后,于1941年把“衡昌烧坊”更名为“恒兴烧坊”,并扩大经营。还设计注册“大鹏商标”定名“赖茅”。

衡昌烧坊旧址(图)
当时,赖永初给赖茅酒采用了便携的酒罐、设计了别致的包装图案,并于1946年在上海印刷了20万—30万套商标,显得比“成义烧房”和“荣和烧房”更加富丽堂皇。赖永初就这样不断用广告和直销的手段扩大市场,“赖茅酒”一度畅销到香港。到了1947年,“恒兴烧坊”已经达到17个窖坑,年产量高达32500斤,超过了“成义烧坊”和“荣和烧坊”。1949年,“恒兴酒厂”成为茅台镇最大的酒厂。
1951年11月,国家赎买华茅的成义烧坊。1952年12月,没收王茅的荣和烧坊。1953年2月,接管赖茅的恒兴酒厂。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贵州茅台酒厂。
1982年赖永初儿子赖世强毅然辞掉董事长一职,带着父亲赖永初先生传授的秘方和经验,前往茅台古镇去复兴“恒兴酒厂”。

恒兴烧坊现址(图)
1985年“恒兴酒厂”相隔32年后,重新酿出按照老赖茅原配方原工艺的第一滴酒。
1991年赖世强为纪念父亲赖永初,将酒名以父亲名称命名,并注册商标。
1987-1991年几年间,恒兴酒厂所出的酒已畅销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十几个城市。
1992年赖世强独资创办贵州赖永初酒业有限公司。旗下“赖恒”、“赖永初”两个系列酒在近2000家参展酒厂中脱颖而出,获得“杜鹃花节”质量信得过产品。
1994年至今,“赖永初”系列酒一直保持着“贵州省著名商标”称号、“诚信重合同”单位、茅台镇“十佳企业”等十几个荣誉称号。
如今,恒兴酒厂生产的优质酱香型白酒“恒兴烧坊”具有酱香突出、酒体丰满、回味悠长、幽雅细腻、喝了口不干、不上头、空杯留香持久的特点,被白酒界人士推为酱香典范之杰出代表,深受消费者喜爱,是馈赠宾朋之最佳首选。


1楼2018-02-07 16:58回复
    这些照片好像是成义烧坊的


    IP属地:贵州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8-09-19 13:35
    回复
      恒兴烧坊是茅台的前身鼻祖,当时比荣和成义的规模大了好几倍,而且现在荣和成义都没有了正宗的传人,只有赖家的恒兴烧坊有真正的嫡系传人!


      3楼2018-11-03 13: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