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美国《华尔街日报》刊登了一则报道,称如今中国的年轻人不再崇洋,他们对祖国的发展和前景普遍自信,在这一代人看来,当下的中国已经成为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力量与稳定的灯塔”。
无独有偶,今年更早些时候,英国某基金会发布的一项调查也显示,中国青年对未来最为乐观自信。29%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觉得中国是安居乐业之所,因为在这里“只要勤奋就能出人头地”。约93%的中国受访者还因为医药、可再生能源和计算机等技术的进步而对未来充满希望。相比之下,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青年则相对较为悲观。
观察近年来国内舆论中的年轻人形象,会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年轻人的形象越来越转向积极正面。昔日被加诸年轻人身上的“叛逆”“自我”等标签逐渐被“自信”“担当”等正面评价取代。特别是年轻一代对西方的态度,更耐人寻味:面对西方的一些“傲慢与偏见”,他们不再卑怯、沉默,而是理直气壮地“怼”回去;有的更以“自黑”的方式调侃——这种“回怼”和“自黑”不仅仅出于自尊,更是发自肺腑的自信。
无独有偶,今年更早些时候,英国某基金会发布的一项调查也显示,中国青年对未来最为乐观自信。29%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觉得中国是安居乐业之所,因为在这里“只要勤奋就能出人头地”。约93%的中国受访者还因为医药、可再生能源和计算机等技术的进步而对未来充满希望。相比之下,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青年则相对较为悲观。
观察近年来国内舆论中的年轻人形象,会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年轻人的形象越来越转向积极正面。昔日被加诸年轻人身上的“叛逆”“自我”等标签逐渐被“自信”“担当”等正面评价取代。特别是年轻一代对西方的态度,更耐人寻味:面对西方的一些“傲慢与偏见”,他们不再卑怯、沉默,而是理直气壮地“怼”回去;有的更以“自黑”的方式调侃——这种“回怼”和“自黑”不仅仅出于自尊,更是发自肺腑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