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日期的更迭
在中国复杂的历史长河中,虽然“元旦”一直作为一年之首,但由于各朝各代历法不同,元旦的具体日期也并非每年的“正月初一”。
公元前2070年,夏朝以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为元旦;
公元前1675年,商朝以夏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
公元前1046年,周朝以夏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
公元前221年,秦王朝时期,又定十月初一为元旦;
直到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邓平等人创立“太初历”,重定夏历正月初一为元旦,此后一直沿用至辛亥革命;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提出“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所以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公历1月1日成为元旦;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正式确定公历1月1日为“元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