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蕊吧 关注:20贴子:1,654
  • 7回复贴,共1

八七版红楼是伪经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87版红楼梦应该说是比较成功地,但个人感觉离“经典”二字实在差得远
当初87刚播出时候,据说批评声震耳,还差点遭禁播
20多年过去了,某一日试着爬到网上,竟然被惊掉了半片眼镜,原来不知什么时候87版已经成“经典”了,林黛玉的饰演者陈小旭据传曾被批得最惨,而现在却是最“不可超越的经典”!
爆笑之余,转而思之---这到底是为什么捏?
87版是不可【炒】越的惊典还是不可【超】越的经典?
陈小旭有什么资本堪称“不可超越的经典”?
87版拍摄条件所限布景道具服饰较简陋,最大缺点太实“无梦”!所以87版到底应该叫红楼梦还是红【漏】梦或红【陋】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12-09 04:17回复
    【被遗忘与被损害的——评87版电视剧红楼梦】
    解玺璋(2006-09-0600:07:40)《新观察》
    近来,有幸随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里走了一遭,逐个领略了那一群“异样女子”和那一个“情痴情种”的神韵。一路行来,也见到些风云变幻,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真有说不尽的常新光景,诉不完的旧日风流。然而,一些困惑与不满足亦由此而生。
    最直观的印象是,《红楼梦》中曾经令人叹为观止、心旷神怡的人物群像,到了电视剧中却黯然失色,全无往日是光彩。林黛玉是最不令人满意的一个。除了外形让人感到有些林妹妹的韵味外,其余的,离曹雪芹笔下的人物恐怕有“碣石潇湘”之叹了。在曹氏笔下,林黛玉是个卓尔不群、孤高傲世、才华不凡、神采飘逸、多愁善感、清新雅丽的贵族少女。她的父亲从科第出身,“乃是前科的探花”;她的母亲,则是荣国公的后代。所以,在她的文化基因中,起码应有世禄和书香两种色彩。这也是她这个贵族少女的性格中渗透着一种三闾大夫披发行吟于泽畔,太史公肠一日而九回的悲剧美的原因之一。然而,在电视剧中,林黛玉竟变成一个专爱说些尖酸刻薄的话,又爱闹小性儿的小家娇女,一个弱不禁风的病西施了。潇湘妃子那“一段风流态度”,却不知跑到那儿去了。如果林黛玉真是那样一个心胸狭窄、抑郁寡欢的酸小姐,从早到晚、从生到死都是一副“哭丧脸”,不要说观众觉得败兴,就是贾宝玉恐怕也不会爱之弥深的吧?
    另一个问题人物是秦可卿。电视剧将她改编成一个**模样,用了很多场面、镜头,突出一个“淫”字,甚至让她坦然地躺在公爹的怀里,和盘托出。我不知道是否一定要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才算是批判了封建贵族的丑恶和荒淫无耻,但它的确玷污了曹雪芹和众多读者心目中值得同情、值得爱怜的人物形象,损害了人物形象的美感作用。在原著中,可卿之死被处理得若隐若现,扑朔迷离,好似雾中神龙,藏首露尾,全貌似乎可以想象而得,实际上却又处处虚设,并不实写。这里不仅体现出曹雪芹所崇尚的写意传神的美学理想,而且流露出一种对女性的钟爱和敬重。这和他在开篇第一回中的独白是一致的。在作者看来,“当日所有之女子”,“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所以,“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红楼梦》中的确不止一处称赞了秦可卿的温顺婉雅,做事得体,心性高强,聪明过人。听到她的死讯,荣、宁二府上下人等究竟怎样呢?“长一辈的想她素日孝顺;平辈的,想她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她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她素日怜贫惜贱,爱老慈幼之恩,莫不悲号痛哭。”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秦可卿在众人心目中(也即曹氏心目中)的为人吗?电视剧恢复“淫丧天香楼”一场,实在是很不高明的。尽管作者曾经写过这样一节文字,但到后来毕竟全部删去了。我想他也许是不愿让这位“鲜艳妩媚,大似宝钗;袅娜风流,又如黛玉”的“情可倾”受后人指摘吧?
    说到这儿似乎应该说到剧中的主角贾宝玉了。脂批说这个人:“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不肖,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口,说不得好色好淫,说不得情痴情种。”用如今的新词儿说,这是一个包含着复杂矛盾性格的人物形象,是性格两重组合达到完全和谐的最高境界。好象已有的一切道德规范和伦理观念都不足以作为评判这个人物的价值尺度。奇怪的是,一旦他走进屏幕,就像没把那块“通灵宝玉”带在身上一样,变得呆头呆脑的了,完全失去了“神英侍者”往日的潇洒风流。如果有人说,屏幕上的贾宝玉,只是政老爷、冷子兴之流眼中的贾宝玉,我想这话并不过分。他起码不是林妹妹、宝姐姐、云妹妹以及妙玉眼里的宝兄弟、二哥哥,甚至不是蒋玉涵、柳湘莲眼中的宝二爷。举一个小例子:“大观园试才题对额”那一回,本是贾宝玉施展才华的一次机会,岂不是连他老子及多少骚人清客都被他比下去了。这些读死书了,在他面前全无一点光彩。贾政尽管嘴上不说,心中却也为这个儿子沾沾自喜无疑。可是,改编者偏偏忙于向观众介绍大观园,倒把贾宝玉忘在一边了。在这一集里,贾宝玉充其量只是编导为我们安排的一个导游。早知如此,我们花两块钱买张门票,自己逛一趟大观园,不是更好吗?何劳兴师动众地拍电视剧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12-09 04:18
    回复
      学术研讨会,论荧屏“红楼”的短长
         --------电视剧<<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综述(戴削)
      大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自5月2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时街谈巷议,盛况空前。为及时总结其改编的得失,电视剧艺委会,中国<<红楼梦>>学会,<<中国电影报>>,<<中外电视>>编辑部于6月20日至6月24日联合举行电视剧<<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红学界,影视界,评论界及观众代表38人出席会议。
      一,可贵的尝试
      研讨会上发言的同志对电视剧<<红楼梦>>为普及原著作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指出:<<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最复杂的著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罕见的奇书,改编它的难度是和改编其它文学名著的难度很难相比的。我国年轻的电视剧艺术,在各方面都累积尚不足的情况下,毅然承担了使<<红楼梦>>第一次转换为视听艺术的历史重任,为其攀登文学的珠穆朗玛峰迈出了坚实的可贵的第一步。改编后的电视剧,可以说基本上转达了原著的思想内涵,展示了丰富绚丽的历史生活画卷,尤其使人从生动的屏幕形象中直接感受和认识了那个扼杀人性,摧残美好的封建社会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和走向崩溃的必然趋势,并给人留下了凤辣子及其他人物的深刻印象和一些精彩动人的场面。电视剧<<红楼梦>>对原著广泛深入的普及,是以往任何“折子戏”都无法比拟的,是红学史上的高潮,是一次可贵的尝试。这次改编,不仅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同名电影的拍摄以及古典文学名著的改编提供了直接的可贵借鉴的经验,而且对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也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于原著信息量的传达
      丁维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在发言中谈到:<<红楼梦>>之所以比任何名著毫不逊色,就在于它转达了惊人丰富的信息量,尤其是关于当时社会本质的信息。它反映了第三次大转折时期的历史和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不可挽回的颓势,而这一时代的本质方面,有直接间接地表现在“天”与人,情与理,补天与不让补天,无法补天的矛盾冲突。电视剧在“元妃省亲”、“红楼二尤”、“群芳夜宴”、“白雪红梅”、“晴雯之死”等片断,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纯真女儿们的美好情性,才华,志趣和悲剧命运,通过这一个个女儿的毁灭,揭露了封建专制之“天”的腐朽和残酷,尚能让人领略“天”与人的矛盾冲突。但是在表现情与理矛盾冲突时,电视剧却难以令人满意,<<红>>剧似乎全然改变甚至抽掉了以“理”为基础的金玉良缘和以“情”为基础的木石前盟的对立冲突;这条重线索处理的失当,是导致全剧性失败的关键之一。<<红>>剧的全部,看不出黛玉哭哭啼啼,吵吵闹闹的深刻原因;中部,宝黛爱情的情节断了线;直到最后,宝钗还在争取“备选”入宫,而贾母竟对木石前盟原想“恩准”,打算选择各血不止,病入膏肓的黛玉为“宝二奶奶”,如此等等,不仅缺乏逻辑根据,而且根本上改变了宝黛爱情悲剧的性质。至于围绕宝玉的“补天”,与不让补天,无法补天的矛盾冲突,揭示得就更不够了。
      三,参差不齐的人物再塑造
      电视剧<<红楼梦>>把贾宝玉和一大批各具风采的女儿形象推到人们面前,其中有的是塑造的非常成功的,有的是基本上称职的,有的是把握不够准确的,有的是令人无法接受的。
      (1)王熙凤荧屏形象塑造的成功为电视剧增色不少,演员邓捷在毒设相思局,协理宁国府,弄权铁槛寺,出任“监社御史”,嫌杀尤二姐等戏中,比较准确地把握和揭示了人物的歹毒,阴狠,泼辣,干练,精明,机巧等多种性格侧面,使人观之可气可恨,可钦可佩,可亲可爱,可怜可悲。王熙凤可以说是荧屏“红楼”满台文武中最为丰富最有光彩的人物形象。美中不足的是对她结局的处理:残席,雪野,嘲讥味道鲜明的插曲,表现其昔日威恶的镜头。。。。。如此收场,不仅远不如原著“哭向金陵事更衰”的结局来得深沉有意味,而且有鞭尸警世之嫌,与雪芹原意相悖。电影导演陈怀皑在充分肯定了邓捷的成功表演之后,对电视剧<<红楼梦>>提出“人物总谱铺排失当”的批评,他认为导演应千方百计保一线人物,不应让宝,黛,钗逊于凤姐儿,而现在凤姐压倒了一切。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12-09 04:19
      回复
        五,总体风格把失度
        集中国传统美学精华与一书的博大精深的<<红楼梦>>既是现实主义,又是浪漫主义的,并兼有象征主义和神秘主义因素,这部熔哲理性,抒情性,叙事性,荒诞性与一炉,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深深浅浅,雅雅俗俗的文学作品给改编后的作品风格的确立带来了不少困难。电视剧<<红楼梦>>基本上以现实主义为主要风格,着力叙事,追求完整,但舍弃了原著中一些虽然非常重要但是很难表现的非现实主义内容,比如宝玉神游太虚境,魇魔法叔嫂逢五鬼,失通灵宝迷真性等。对这种改法,与会者的看法不尽一致。
        余倩(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认为:曹雪芹那支有魔法似的笔创造出的一个逼真得仿佛随手可触的美丑交错,纷纭复杂的艺术生活境界是很难削砍的,电视剧<<红楼梦>>删除了一些有关全局的虚幻的描写,又未能在事理人情方面作创造性的弥补,总体风格把握失度,少了灵气神韵,削弱了艺术概括的深度。另外,一些没有删掉的多少有些虚幻的内容亦没有得到很好的表现,环境造型因素没有成为烘托人物情感,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展示人物性格的有力手段,没有与人物融合成为一个和谐完美的艺术整体,因此,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凹晶馆联诗悲寂寞、痴公子杜撰芙蓉诔等段落的意境都没出来,很难谈得上艺术感染力。
        但鉴于我国目前的影视水平和电视几极其广泛的群众观赏的性质,一些同志对电视剧这种改法持宽容态度,中国电影家学会罗艺军认为:就<<红楼梦>>第一次转换为视听艺术而言,舍弃需要更高艺术功力和更多时间琢磨的部分情节,不失为一种从实际出发的切实可行的改编方案,尽管这一方案丧失了原著部分的底蕴,在艺术处理上多有疏漏难补之处。
        六,失败的后六集创作
        另起炉灶的后6集电视剧,受到了参加<<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的代表的几乎一边倒式的批评,他们认为:高鹗的续作劣于雪芹的原著已有定评,多有悖于原著也为世人所知,但它毕竟通过了时间的考验淘汰了众多的续书流传至今。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符合了人们审美心理的需求,补全了<<红楼梦>>,而且因为它以个别情节的精彩描写确立了自身的价值,越剧<<红楼梦>>的成功又大大强化了人们对高续的接受和认同。因此,改编者明智的态度,应该是尽可能吸收高续合理的部分,使其最大限度地接近曹雪芹的美学理想,并将故事尽量敷演得合乎事理人情。电视剧虽然以前八十回正文伏线,“脂批”的提示,红学研究成果为强有力的改编依据,但终于未能补续出超过高鹗水平的结尾,除探春远嫁外没有任何闪光之处,且一些重要人物的行为和关键情节的发展缺乏令人信服的逻辑根据,有的甚至不符合人之常情。可以说后6集的创作基本上是失败的。
        ----<<红楼梦学刊>>1987年第4期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12-09 04:19
        回复
          【简谈《红楼梦》中几个演员的表演】
          梅玫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究竟如何?观众将会给予公正的评介。我个人观后则认为演员的表演缺乏艺术感染力,未表现出人物的内在性格,演员的外形固然重要,但是,演员如何深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精神品质更为重要。要以自已的形体为造型材料,创造出真实可信的红楼人物性格,塑造红楼中每一个角色的艺术形象,而不是表现演员自身。
          贾母从精神气质上是贾府中的最高权威,是一个有着十分丰富而复杂内涵的封建老太君形象。电视连续剧中贾母的典型形象在哪里呢?我们看到的似乎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土地主婆形象。
          林黛玉应是一位孤高傲世、不慕荣华、风流袅娜、才思敏捷、多愁善感、锦心绣口的娇弱姑娘。连续剧中出现的黛玉只是体质瘦弱而外形漂亮的演员自身。没有黛玉的素质,没有内心的戏,显得拘谨呆板。
          宝玉是贾府中的“宠儿”,女儿群中的多情公子,是剧中的主要人物。电视剧中的宝玉却让观众感到陌生。越剧电影《红楼梦》中扮演宝玉的演员徐玉兰是成功的,宝玉一出场就抓住了观众,从第一次见到黛玉就突出了宝玉的性格。最后“哭灵”这场戏,更让人感到真实自然,宝玉没有嚎啕大哭,却催人泪下。
          连续剧中王熙凤的塑造者是比较成功的,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王熙凤的典型性格。
          但总的看来,多数主要演员没有表现出剧中人物内在性格,实际上是离开了历史现实的土壤,把抽象的理念演化为形象,这种没有性格色彩的虚假形象,不可能产生艺术魅力。从放演的六集连续剧《红楼梦》来看,演员的表演是让人失望的。
          发表于梅玫编《红楼》1987年2月第1期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12-09 04:20
          回复
            【台湾同胞----细论大陆87红楼梦连续剧】
            发现这个网站有大陆红楼梦连续剧的介绍,刚好我看过大陆的红楼梦连续剧,可以发表一些感想.就起个名字叫细论大陆红楼梦连续剧吧!我不认为大陆的红楼梦连续剧好,虽然它曾得过奖.但看过之后,觉得有点糟蹋了这部古典文学名著.
            壹---剧情铺排
            大陆红楼梦剧其实很忠于原著,不敢稍加增减,但就是演不出书中的味道.看过后,只觉得书是书,戏是戏,好像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牵连.虽说大部份是忠于原著,但在剧情安排上仍会有些小更动,而这些小更动却破坏了原著中所要表达的意思.
            一 宝玉和茗烟去袭人家一段
            宝玉从看戏处偷溜出来去找袭人,袭人从房中出来接宝玉进去时说的话,让人听了很刺耳.完全不是书上袭人说的话,我听来觉得袭人太贬低自己了.
            (我记得说的是像我们这样穷苦人家的地方,----袭人家当时不算穷了,有钱赎妹妹,能多穷?)袭人之兄来让茶,宝玉却一迭连声的说不不不,书上没这段,宝玉也不是那种人,我看了后,直觉是好像袭人之兄要害宝玉似的,否则宝玉何必如此呢?
            二 宝玉在黛玉处说林子洞之前,袭人已经生病在床.
            但剧中的安排却是,宝玉说完林子洞,宝钗走来告诉宝玉,袭人病卧在床一事,宝玉当时还吓了一跳,宝玉哪有这么粗心?
            三 小红进屋倒茶给宝玉喝一段情节
            宝玉叫人的语气很冲,不像是个体贴女孩儿的宝二爷.小红在书中没有自报姓名,但在戏中却明明白白的告诉宝玉,我叫小红.
            四 紫鹃情辞试莽玉一段中,宝玉的动做太粗鲁,
            书上写的是[死拉着不放],可没说[一把抱住死也不放].而且在那种非常时刻,似乎没时间顾到宝玉的衣服鞋袜,所以,似乎衣服袜子没必要脱吧.
            五 马道婆作法害凤姐和宝玉之后,竟和赵姨娘跑到凤姐
            房门外偷听情形,她们俩人好大胆,这么偷偷摸摸紧张兮兮的,不怕人家查觉盘问?
            六 探春理家中有一幕是探春盘腿坐在椅上问家人事情
            的画面,我很惊讶,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孩,应该是坐有坐相,盘腿坐着,太难看了!
            七 湘云说戏台上的龄官像林姐姐这一段,黛玉的反应似乎
            过头了,再不高兴也不能站起身来转头就走,很没有教养.湘云的活泼爽朗,我原先怎么看怎么怪,后来在网路上看到有人说湘云不像活泼倒像是个野丫头,我才恍然大悟.仔细想想还真对呢!
            八 宝玉因马道婆作法,生病昏迷第三天,竟会自己很"清醒"
            的醒来,对身边的人说[从今以后,我可不在你家了---]然后
            又咚的一声倒下去.好假.我想就算是个重病弥留的人,也不可能会那样的回光返照吧?(其实宝玉当时的情形,应算是弥留了.)而且宝玉当时说话的,气力还非常足,一点也不像个快要被治死的人,倒像个正常的人.
            贰----人物刻划
            个人以为贾府是个大户人家,虽说已是末世,但仍有其富贵气象.所以,理应找能表现大户人家风范的人,来演出剧中角色.不过很可惜的是,从贾母到宝玉,从主子到奴才,我看不出能表现出大家风范的人.就连大家熟知的邓婕也一样,远不如她在[刘罗锅]及[苍天有泪]中的表现.
            【细论大陆的红楼梦连续剧后补】
            壹---- 情节铺排
            九 蒋玉函和贾宝玉互换汗巾之后,宝玉回到怡红院,袭人为他更衣时,发现汗巾被换,询问宝玉这一段.书中写得极好,但戏上却处理得糟透了,原味尽失不说,还让人觉得这宝玉真可恶.如没记错好像是这样演的:宝玉回至怡红院,袭人发现汗巾不是原来的,问宝玉,宝玉只说了句[那这条送你吧],就随手把汗巾摔给袭人,另外丢下句话就出去了.我最不满的是宝玉说那话时的语气极冲,神情又极为不奈.那有那种宝玉,还好书上的宝玉不是这样,否则别说黛玉宝钗不会喜欢他,我看连读者都不会喜欢他的.太离谱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12-09 04:21
            回复
              1.我们先来鄙视一波林一蕊
              2.准备一个锅,烧上水
              3.放入葱与大蒜,搅拌
              4.撒上辣椒,加盐
              5.把林一蕊扒光,洗净
              6.丢进去,貌似有惨叫
              7.盖上锅盖,小火炖上一天
              8.一天后,起锅,咦
              9.水没了,林一蕊却死了
              10.原来林一蕊熟了
              @偏爱颦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12-11 23:25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3-24 19: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