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ol魔兔吧 关注:2,800贴子:375,842

「挚爱魔兔」【随笔合集】只因那一抹迷恋 [第一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楼主会不定期更新有关C&M的随笔、感悟。谢谢各位童鞋!


IP属地:辽宁1楼2017-10-25 23:19回复
    【Cate、Rooney与《卡罗尔》】
    对Cate Blanchett这个名字,早已熟知;她的电影作品繁多,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她从影的早期和现在——《伊丽莎白》、《蓝色茉莉》和《卡罗尔》,这也是她在业界收获诸多好评和奖项的几部作品。
    《伊丽莎白》是Cate Blanchett在国际影坛上声名鹊起的成名之作。那时,她年近而立,独特的中性气质透着一种魅惑,仿如瓷器般雪白的肤色令人目眩,举手投足间投射出飘逸,她来演绎都铎王朝伟大的伊丽莎白一世何其适合?!
    《蓝色茉莉》是Cate收获之作、厚积薄发之作,她用令人称奇的表演为我们诠释了一个名流“坠入”“平庸”的心路历程,并以此为自己收获了第二座奥斯卡奖杯。
    《卡罗尔》则是Cate Blanchett在最适合的年龄演绎了最合适的角色。
    记住Rooney Mara无疑是因为《龙纹身的女孩》,她的表演太抢眼了,也太惊艳了。之后她与裘德·劳、凯瑟琳·泽塔·琼斯、查宁·塔图姆合演的《副作用》,也是一部角色反差大的佳作,剧情更是一再反转。
    Rooney在这两部作品中呈现了不同的表演风格,前者不只是造型抢眼,而且几乎没有表演痕迹,令人折服;后者则张力十足,把一个看似有精神疾患、实与凯瑟饰演的医生有秘密隐情的妻子刻画得入木三分,然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卡罗尔》是Rooney从影以来好似最没有表演分量的作品,却是她成就最突出的一部。
    一部《卡罗尔》对Cate和Rooney来说,她们相互成全,交相呼应;没有配角,没有主次。这个双女主的构成在影片中是极少见的,她们呈现出的情感交织、表演互补、相映成辉,把一个小格局的爱情片推到了更高贵更有质感的层次。
    对于这部低成本的小制作而言,制片、编剧、导演、摄影、服美设计等主创均功不可没,可是,没有Cate Blanchett和Rooney Mara,我们绝不会看到这样一部念念不忘的《卡罗尔》。
    Cate Blanchett在最耀眼的年华饰演了她可能最想演的一个角色,Rooney Mara在最契合的时机“遇见”了她最想遇见的人。
    《卡罗尔》时的Cate无疑是她本人最有味道的年龄了,成熟、练达、优雅、智慧,这些在年轻人眼里几乎是最具女性魅力的特质;而同时期的Rooney
    虽不是她本人的最佳黄金年龄,但她由内而外透出的令人刮目相看的表演才华和对事物的冷静思考,无疑让她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独一无二的吸引力。
    《卡罗尔》不足五千万美元的全球票房,或许只能让它“稳坐”文艺片之列;但对影迷而言,《卡罗尔》盛开之娇艳,表现之柔美,都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
    也许,我们无限想象Cate和Rooney之间是有着超出合作的更亲密的关系;也许,我们无限相信影片中两个女人的纯情之爱是会延伸至生活中。她们成就彼此的定格画面,她们无法复制的唯美气息,谁又能说,这不是一部无限的推理剧呢?!
    写于2017.05.30 23:58:02 修改于2017.10.25 20:51:40


    IP属地:辽宁2楼2017-10-25 23:21
    回复
      【永恒的戛纳】
      当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缓缓落下大幕的时候,当曲终人散、镁光灯与掌声渐渐远去的时候,我们依稀记得那年的此时,迎着地中海的夏风,一对走在红毯上的美轮美奂的倩影……
      那是《卡罗尔》的起点,那是Cate和Rooney一双璧人走进关注焦点的开始。
      2015年5月17日,由Todd Haynes执导、Cate Blanchett和Rooney Mara主演的电影《卡罗尔》在第68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举行了盛大的首映礼。
      混合着法、英双语的现场解说和采访,随着影片主创主演的一一到场,影迷心中对该片的热盼之情油然而生。
      充满着异域风情的入场音乐响起,嘉宾云集的入场式开始了。红毯区聚集起众多的媒体记者,相机的咔嚓声、兴奋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ToddHaynes一手揽着Cate Blanchett,一手揽着Rooney Mara,缓缓步入红毯。Cate身着一袭蓝丝绒长裙,Rooney则一身白色拖地长裙。一对银幕情侣,一高一低,一长一幼,一气质优雅,一羞涩灵动。但见Cate时而顾盼流连,时而回眸浅笑;但见Rooney时而凝神若思,时而含羞掩笑。这样一幅般配得体的场景,不免让人沉醉于其中,遐想联翩。
      在高高的楼梯台阶上向媒体记者挥手致意之后,Todd与两位女主角走进电影厅,走入卡罗尔相遇至爱的世界。
      相遇是不可预料的缘,相爱是不可言说的分。Carol与Therese是如此,无法明知的Cate和Rooney亦如此。
      不曾见过哪两位主演的合影是那样得含情脉脉,无论是她,还是他;不曾见过哪两位主演的眼神是那样的相互碰撞,无论是他,还是她。
      你投射来的凝视,我必温情以报;你轻声低语,我必绽颜相迎。
      能与你比肩,是我不敢奢望的梦想;能与你携手,是我惊喜万分的华章。
      在那样一个以浪漫著称的国度,似乎在影片之外同时上演着与爱相逢的缠绵。镜头内外,已分不清,此时是Carol还是Cate,彼时是Therese还是Rooney。
      从没有如此多的注视与眼神交汇,从没有如此心有灵犀的默契与安然。
      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如何侃侃而谈,总有一双清澈的眼睛追随左右;无论怎样洒脱,无论如何娇羞低眉,总有一束柔情如水的目光紧紧相随。
      是这样的“此时无声胜有声”让我们感动,是这样的“浑然天成”让我们一再去沉迷。
      走下戛纳红毯的Cate和Rooney,她们面对的是什么,她们私下是否安好,她们如何选择......我们知晓的仅是冰山一角。背后的团队,各自复杂的家庭背景,以及更多的未知和变数,都是热爱她们的你我无法主宰的。
      有些爱仅能封存于故事中,才让人于哀婉中有那么一种无悔的喜爱;有些爱虽无限接近现实,却在实现的前夜分崩离析,让人泪目又心存无以言状的惋惜。
      或许生活比你我的想象更残酷,或许事实比你我的已知更直白,如果我们只为追求真相去期盼,何不学会欣赏美妙的过程而了然?!
      百余年的电影史上,还没有诞生第二部能超越《乱世佳人》的精美佳作;古稀之年的戛纳电影节上,还会有另一对可以媲美Cate和Rooney的红毯佳人吗?
      写于2017.06.02 23:44:30 修改于2017.10.25 20:20:25


      IP属地:辽宁6楼2017-10-25 23:29
      回复
        【谁是你的Carol,你是谁的Therese】
        以写侦探推理小说为特长的帕特里西亚·海史密斯一生中只写过一部爱情小说,那就是而今因电影《卡罗尔》大热的同名小说;只是在上世纪50年代,还视同性爱情为禁忌的美国,海史密斯只能以克莱尔·摩根为笔名,以《盐的代价》为书名出版了此书,旋即引起巨大轰动。
        我想,很多人既是读者,又是观众;既迷海史密斯笔下风姿绰约、情感丰富多样的卡罗尔,也迷托德·海因斯导筒下风情万种、举手投足间散发着成熟韵味的卡罗尔;既喜欢笔下那位年方19,初谙世故,工作经验几乎为零的舞台设计师新手——纯情少女Therese,也喜欢导筒下只因一眼便陷入爱的漩涡中,钟情以镜头记录生活的年轻少女Therese。
        1
        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纽约,圣诞节前夕,19岁的Therese与Carol在弗兰肯伯格百货公司初次相遇。Therese被眼前这位华彩照人、仪态优雅的少妇深深地吸引,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Carol,脸颊泛起潮红,很显然,她对少妇一见倾心;Carol也在注视着Therese,带着全神贯注的神情。百货销售员Therese与购买圣诞节玩具的Carol有了第一个注定了的交集。
        在处理这段初相遇的场景时,小说与影片给了我们不同的视觉效果。小说自然倚重文字来打造节日氛围,并且用大量的语言描述了Therese眼中的Carol,文字细腻,画面感清晰;影片则是通过完美的镜头语言,“三言两语”地烘托出节日气氛,并把更多的表达空间放在了两人面对面的对话当中。
        此情此景,禁不住忆起上世纪80年代末的夏天,同为19岁的南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国营单位工作;因为是新员工,需要先到基层商场实习一个月。那天,南在商场迎面碰到已怀有身孕的琳。她有着一双闪着光亮的美丽的大眼睛,透着成熟的略显尖细的嗓音。彼时她手里攥着一摞考勤表,在履行着人事考核的职责。正是这次意外的相遇,让琳开始走进南的世界。
        2
        Therese应Carol之邀,去乡村别墅度周末。Carol开车来接Therese。
        这一段看似简单的描写,在书中确实只寥寥数语,没有过多的文字渲染。影片中关于这段场景的表述却极其精彩。纷飞的雪花,幽深的隧道,磨砂感的车窗,Therese惊奇的眼神,Carol若有若无的声音,配以车载收音机飘出的歌曲,朦胧中带着隐喻,让人看得如痴如醉。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南已经与琳同在一个管理部门工作了。那年初夏,琳去外地一疗养院治病,南代表单位去看望她。那天是周五,南平生第一次乘坐火车。疗养院是在一个小地方,只有慢车才可经停。经过一整天12多个小时的行程,列车终于在晚上将近9点到达了小站。几盏无精打采的白炽灯随便地照射着寂静的站台。南突然发现昏暗处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顿时她一天的疲劳和烦躁烟消云散。她以为这么晚她不会来了,而琳已经等了南很久……
        3
        Carol与Therese开始了公路旅行,这也可以看成是她们自我救赎之路。
        这一部分的最高潮无疑是Carol选择离开了Therese。其实二人的情感升华期正是在这漫长的旅途中一点点吐绿、绽放的,但由于Carol的丈夫派私家侦探暗中跟踪被发现,Carol与Therese的行程也戛然而止。
        这一大段的描写在小说和影片中得到了不同的呈现。公路之行在书中和片中都占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而原著对公路行的描写尤为完整,期间穿插了很多来往的信件,并且在Carol离开Therese之后,还用不小的篇幅描述了Therese等待Carol回归的种种期盼,同时为后面Therese蜕变成长埋下伏笔。值得一提的是,文中以一篇Carol的长信来告知Therese,她选择离开、不归、放弃的各种不得已,这其实是表现了Carol丰富的人物性格和内在关联。影片则以Carol委托Abby转给Therese的一封短信为画外音,镜头来回切换,让Therese的回程只闪现了几个画面而已。
        时光荏苒,琳与南之间的关联持续了二十五年。然就在CateBlanchett携着Rooney Mara踏上戛纳红毯的前一周,琳“切断”了与南的关联,“隐遁”于她的视野。
        4
        Therese最终还是去找Carol了,她们相望于餐厅,彼此露出了不易察觉的微笑。
        这个画面在影片中处理得非常经典,运用长镜头缓慢地把Therese的凝视固定到Carol的脸上,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已静止;而小说是以Carol向Therese挥手致意收尾。
        南终于在琳“隐遁”两年之后,重新把她“找”了回来。
        掩卷细思,这样一部描写两个女性一见钟情的爱情作品,确实让我们感到久违的唯美,无论是小说,还是影片。相信有过类似情感经历的人都会有强烈的代入感,在内心某处轻轻地掀起一角,悠远的往事便会慢慢浮现脑海。
        或许我们都会自问:谁是你的Carol呢,你又是谁的Therese?
        写于2017.06.07 00:25 修改于2017.10.25 21:10:00


        IP属地:辽宁8楼2017-10-25 23:30
        回复
          【只因那一抹迷恋】
          有谁想过,在人生的炫彩长河中,十三岁的她,会与她在银幕上一眼万年?有谁想过,二十九岁的她,会与她在一波三折后竟不期而遇?
          那今生注定的一瞥啊,那轻触芳心的一碰啊,就此,洒下一粒粒盛满希冀的种子,慢慢等待,等待绽放美丽的那一天。
          情愿那是世间最美的相遇,只有曼妙的开始,没有撕心的结束;情愿那是一场不会醒来的美梦,只想在彼此的容颜中老去,不想在直面现实的驳杂中退隐。
          无法想象光阴流转竟是那样的机缘巧合,不敢相信梦想成真竟是那样的不可思议。当Rooney Mara第一次真真切切地站在Cate Blanchett身旁的时候,她轻按前胸的手是否为她承载了更多的忐忑与专注?!
          或许Rooney已无法说得清那时的惊喜与无措,无法描述出Cate身上折射出的光辉是如何得耀眼与夺目。那一刻,仿佛她就是世界的中心,周遭一切已无关紧要。
          正是少女Rooney的那一抹迷恋,正是那一年与Cate的初相识,孕育了延至今日的时空交集。
          《卡罗尔》已封镜三年有余,围绕两位主演的话题却从不曾远离影迷的视线。
          回溯那一帧帧精妙角度的画面,精析那一串串微小善感的情绪,怎能令人“忽视”那些显而易见的互动?怎能令人不去联想画面以外的画面?
          有人说历史没有真相,那么现实有真相吗?
          也许,难以用真相来断定Cate和Rooney,但那些美好的推论所散发的至美与纯情,那些若隐若现的“蛛丝马迹”所释放的情感与期待,不就是热爱两位女星的忠粉们心中久久不愿退去的迷恋吗?
          写于2017.10.25 23:00:00


          IP属地:辽宁9楼2017-10-25 23:31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10-25 23:36
            回复
              很开心又看到雨然姐的文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7-10-26 01:21
              收起回复
                给雨然姐点赞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10-26 08:16
                收起回复
                  怒赞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10-26 08:20
                  收起回复
                    还能见到雨然姐姐,无语凝噎。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7-10-26 08:41
                    收起回复
                      能再次拜读雨然大姐的作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7-10-26 08:47
                      收起回复
                        赞~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10-26 08:53
                        收起回复
                          又见雨然姐姐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7-10-26 19:43
                          收起回复
                            记得雨然姐姐一手好漂亮的字!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7-10-26 19:44
                            收起回复
                              记得大概六月份,每天聆听你的故事。突然有一天,你消失得无影无踪。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7-10-26 19:5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