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吧 关注:9,408贴子:254,959

新编石肯梁氏族谱前言(初稿)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新编石肯梁氏族谱前言(初稿)
夏阳世泽,安定家声。
我石肯梁氏,系出鼻祖梁康伯;5世梁益耳-居河东(郡治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9世梁鱣,号以京、字叔鱼,封为千乘侯;24世梁桥,乃安定梁族开基始祖(今宁夏固原、甘肃平凉等地);27世梁统,东汉安定乌氐县(今甘肃平凉市西北);35世梁芬,称南迁之祖,由晋朝期迁至浙江杭州与河浦之间,其后人星罗棋布,散居于钱塘、合浦(今浙江杭州一带)等地;37世——梁遐(奉为福建始祖)避难闽之三山,其后子孙遂为闽人;58世梁济徏福建惠安黄淡村;59世梁政始迁晋江鸾歌里定居,为晋江梁氏开基始祖;政公之四世孙熙载公讳禹能,登北宋大观三年(1109)进士(贾宅安榜)。63世(入粤一世祖):拱公.字用之,熙载次子,仕宋官雄州为司户;(67)五世祖:自牧.号石溪公,为石肯开基祖。自牧公有六子:长天秀,次天英、天觉、天挺、天與、天祐。
明朝期间石肯有总谱。后人丁繁衍,裔孙昌盛,自牧公后代有几十支房;各房自行修订支房及家谱。关于熙载公之上是那位先祖?各有各写,造成较多错误,流传甚广,误导后人。正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本族25世孙:巷口房梁应祥抄写整理家谱时已经发现错误,但由于缺乏资料的引证,不敢妄为改动。所以在新修订族谱开篇就写上:“此族谱字句多有疑义,旧本恐有错误,但无从考究,不敢臆度妄改,姑照原文抄录,讹以传讹,俟知者考订”。以此提醒后人,待再修谱之时期望详加考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
石肯梁氏后代子孙,毛遂自荐,以梁储公后人炳财宗亲组成研究小组,展开活动,凭借当今现代化通信工具,电话、微信、网贴,贴吧。跨省越邑广收旧谱、查阅國史县志地方志等信息资源,经过多年阅读大量旧谱和史料,考证,比对,相互印证,梳理出错误多处。概括如下:
1.错误联接宗支。把晋江熙载接上抚民后裔永寿世系(个别族谱)。
2.错误串接名人。把先祖串入几个不同世系名人之下(焘,汝嘉,克家、寿)。
3.错误认为梁拱与实斋同为一人。把入粤始祖梁拱(字.用之,号.司户)与增城梁氏开基祖梁珙即克登.号实斋,以及克己、克仁与文治、文定混为一体。
以上各家族世系究竟如何?略举一、二例为证。
永寿,肇庆,阳江等地始祖。其世系:
彦腾一子贵一梁绍一抚民一永寿……。
梁焘,官宦,其先祖籍湖北襄阳人,后迁山东东平,为东平人。其世系:梁处厚一梁湛一梁锡一梁蒨一梁焘。
汝嘉,官宦,祖籍武进。其世系:梁文捷一梁讷一梁固一梁汝嘉。
克家,宋状元,官宦,晋江人,乃晋江政公之后,熙嘏之孙。
克登(珙.号实斋)增城掌教,晋江人,政公之后,熙学之孙。
克家世系:梁政一梁幹一梁格一梁熙嘏一梁光一梁克家。
克登世系:梁政一梁幹一格格一梁熙学一梁充一梁克登一梁文奎、梁文壁、梁文治、梁文定。
克己世系:梁政一梁幹一梁榆一梁熙载一梁拱一梁克己、梁克仁。
上述世系先人有各自的祖源,有可信史籍资料为证。以石肯祖梁拱的先祖与永寿,焘,汝嘉的先祖扯不上关系,各有各的远祖;与克家,克登是同晋江族系之先祖:幹公,政公至远祖同源的从叔侄关系。
一切错误都真相大白,水落石出。石肯梁氏后人,今后修谱之时,切莫再把旧谱记载,统统当作金科玉律,一并抄录。
另一错之处是石肯误把梁拱作实斋(克登),把克己、克仁分别套上文治和文定的名字。“克”其实是兄弟起名时的为同辈关系。克登(实斋)与克己、克仁不是父子关系,而是同高祖:幹公(文有)之后的从兄弟关系。
梁拱(字用之.号司户)是石肯梁氏一世祖,生子二人:克己、克仁;梁珙(克登.号实斋)是增城梁氏一世祖,生子四人:文奎、文璧、文治、文定。
梁拱(号司户)与梁克登(号实斋)是两个人,其父、祖各不相同,相互不能替代。再看各自支系的族谱一一对照:克己与文治,克仁与文定,各传至以下五世的一大群子孙的名字,都无一个名字是相同的。即克辈之上下各三代各自开枝散叶,根深叶茂!
石肯梁氏入粤始祖梁拱世系:
逸一范一济一政一幹一榆一熙载一(兄祥)、拱一克己、(弟克仁)一安世一之材(兄之远)一自牧(号石溪)。
经过本族:培根(天觉公后.石肯霍村房)、炳财(天觉公后.石肯巷口房)、梅泉(天秀公后.新兴县)、全禄(天觉公后.清远浸潭)、罗杰(天英公后.深村房)、国辉(天英公后.石井房迁新兴县)……等多位族叔兄弟,历经十多年的努力,搜集大量有关资料,由福建晋江梁氏旧族谱,浙江苍州旧族谱等外省数本、省内各旧族谱(包括增城东莞族谱)数本、國史县志地方志等大量资料的充分研究引证分析论证,聚集理顺而编写上述简世系资料,公之于族众。在此次新编石肯梁氏族谱予以更正,以免误导后代。
在此,还向石肯老一辈,为历次修订族谱作出贡献的所有先贤们,特别是在九十年代初由直涌房梁伟沛,梁盛辉等数位宗亲搜集到明朝族谱等史料汇集,除记载祖源较清楚是晋江之系外,又清晰记载石肯祖祠祖坟等族事……,在那动乱年代,他们挺险抢救,为族人辩昭穆明世系知本源之以致孝享!真是功不可抹!!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
新编石肯梁氏族谱研究小组(草稿)
2017年9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9-27 01:12回复


    2楼2017-09-27 01:19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9-27 01:28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9-28 00:03
        回复
          再论
          单纯以族谱常识来看,如果父子同字辈即同辈,这就有违人伦了。
          1、以实斋为号的只有增城梁氏始祖:珙.克登、号实斋。无第二人再叫实斋了。石肯入粤始祖是拱公.字用之、官号是司户。拱与珙是不同的两个人,也是晋江之族的从叔侄关系。
          2、如果以增城的始祖克登(珙.实斋)生克己、克仁?晋江族谱以“克”起名的为同辈就有廿几个从兄弟。如果族谱不分辈份而乱写,大家有何感受呢?
          3、如果有人也不加思索筹合乱写:熙学公生充.号禹能(熙载)。但查阅增城东莞顺德中山等克登旧族谱内写克登父:充,字惟敬或季益、号谦如。无见有“禹能”两字。这未经有真实证据前而乱筹合是否是工匠的行为呢!
          按福建晋江、浙江沧州梁氏族谱,晋江县志等资料验证,熙载.字禹能与克家祖叔父熙学是堂兄弟关系。充.惟敬、号谦如是熙学的儿子。
          4、石肯入粤始祖:拱公(字:用之,官号:司户)的父亲熙载.字禹能,是宋大观三年(1109年)进士,以石肯明朝总谱、天英房族谱、巷口梁任家谱、清远浸潭族谱和外面的族谱、晋江县志等得以证实。增城的实斋(珙,克登)的父亲是充公,不仕(即无功名),这是由东莞崇桂堂族谱得以证明。
          5、结论:充公不是禹能公,禹能公只有一个,外面很多族谱都写明禹能公登宋大观三年进士,这样引导而查多份史料证实宋大观三年(1109)进士只有熙载禹能公一人。即话禹能公只属一人就是熙载.字禹能。不是熙学子:充(不仕)。
          石肯入粤始祖是:拱公(字:用之,官号:司户。其兄长祥公,字:益之)。拱公的父亲是晋江族熙载禹能公,祖父是榆公,曾祖父是幹公(文有),远祖是政公。
          再与东莞崇桂堂族谱一一对比:克己与文治,克仁与文定至以下五世图内一大群子孙,无一个名字是相同的。即话各自开枝散叶!
          现在经过大量史料得已端正:
          石肯族:政一干一榆一熙载.字禹能一(兄)祥.字益之、拱.字用之一克己、克仁
          增城族:政一干一格一熙学一充.字季益一克登(珙.实斋)一文奎、文壁、文治、文定
          石肯廿五传孙霍村房:梁培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9-28 00:16
          回复
            顶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9-28 00:45
            回复


              9楼2017-09-30 19:11
              回复


                IP属地:广西10楼2017-09-30 20:19
                回复
                  虽然梁储和梁储神道碑、梁储墓志都说出自克家公,这自然是当时认识偏差,但是梁储神道碑、梁储墓志和梁储父亲的墓志都以司库(户)某为始,这司库(户)自然和增城掌教不是同一官名,而说司库(户)则没说增城掌教,说增城掌教则没说司库(户),可见两者不是同一个人。这点在梁储时代并没有混乱,弄乱应该是后代人弄乱的了。拔乱反正,好事!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7-09-30 20:33
                  收起回复
                    顶!


                    IP属地:广东12楼2017-09-30 22:33
                    回复
                      顶一个!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10-03 19:32
                      回复
                        顶!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10-03 21:31
                        回复
                          顶!


                          IP属地:广西17楼2017-10-03 22:13
                          回复
                            发表(石肯各款谍谱的由来)与(石肯总祠)文章配合,解释有关五岭祠内:世掌丝纶,宗开柱國,五岭名家等牌匾的由来……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7-10-05 23:23
                            回复
                              1、寻找江西吉水县支系:
                              佛山石肯直涌巷屋次房二宅也有一支在江西吉水县,闻在家乡石肯建五岭祠时1560至1604年间江西吉水房赞助了不少钱!
                              石肯直涌村巷屋次房支系:石肯八世兼善,字禹功.号濂泉。九世均定(巷屋房祖),号碧云,生1364年。十世玄福(次房),字淇泉,号水竹,生永乐乙酉1405年。十一世讳质,字用基,号逸堂,生正统二年1437年。
                              十二世讳宽,字栗,号直溪。1512年以应贡初授江西吉水县训导,后升南京國子监博士末任。生七子:大行,大器,大猷,大吕,大有,大業,大鹏。
                              由十二世直溪公任吉水县教官,生七子其子孙末悉及载录。
                              2、另巷屋大房:十世未饰,均定公长子。十一世遜。十二世彦。十三世大隐。不知下落,失传。
                              3、另寻江西赣州市 信丰县:石肯霍村十一世梁晓(梁昉弟)约生144O年:成化壬辰1472年举人,授信丰县学教。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7-10-07 14: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