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8日 星期一
祝你幸福-华语疗伤歌曲滥觴
作曲:林家庆 作词:林煌坤
演唱人:凤飞飞
编曲:林家庆
製作:黄敏、吴景中
收录专辑:祝你幸福
出版时间:1972
出版公司:海山
受访者:林家庆、林煌坤
採访撰文:王景新
「送你一份爱的礼物,我祝你幸福。」如此白话的十三字,却拥有华语歌曲歷来既广且深的祝福力量。这首由凤飞飞原唱、发表於1972年的歌,四十多年来,被许多歌手在专辑或现场演唱重新詮释;2012年更由金曲歌王萧敬腾重唱,让更多新世代的乐迷认识这首堪称是华语疗伤歌曲滥觴的「原型」;这首歌也是凤飞飞个人第一张专辑的主打歌,常言道,歌者无论后来有多少的歌曲被传唱,第一张永远最让人津津乐道——更何况这是一首极重要的「时代之歌」。
林煌坤忆及,〈祝你幸福〉由林家庆先作曲,再找他作词。「〈祝你幸福〉曲好、词好、伴奏音乐录得好,大家都很喜欢。」林煌坤直觉这首歌大有可為,他说当时凤飞飞尚未发片,「凤妈妈自己出钱让凤飞飞到录音室录口水歌请词曲作者听。」但都彷彿石沉大海,缺临门一脚。林家庆与林煌坤深深被凤妈妈的用心良苦所打动,也慧眼认為凤飞飞是可造之材,只是缺乏贵人导致乏人问津,於是决定把这首〈祝你幸福〉交由凤飞飞来主唱;而当时刚好海山唱片正积极地想帮凤飞飞出唱片,於是〈祝你幸福〉便成為了专辑的标题单曲。
林家庆提起了凤飞飞崛起的时代背景,他说,中视1969年才开播,整整晚了台视七年,当时各台之间壁垒分明,台视的歌手都被合约绑住,无法到他台演出,「中视在这方面就要另闢途径了,同时也因為这样加快新明星的诞生。」中视自製第一个音乐节目《每日一星》就成了这些新人冒出头的最佳舞台。「我记忆裡有个少女歌星叫林茜,演唱闽南语歌曲,经常出现在当时三军托儿所礼堂录影的歌唱节目《凤凰争辉》,给人的印象是清新、认真,后来在《歌之林》节目表现也满出色。」由於当时中视所起用的歌手都没有自己的歌,那时的流行歌坛,大部分是演唱上海时期的老歌,或者是香港的电影歌曲,而由日本流行歌曲的翻译歌曲為数更多。「因此中视的几位歌唱节目製作人、导播就和我研究,商量想办法让我们的歌星能够有自己的歌可以唱,〈祝你幸福〉就是我在这时期所作出来的曲子。」因為还没有歌词,所以作曲方向就比较自由,「我思考的方向就是流行性。」
受访时的家庆老师
而〈祝你幸福〉歌词相当口语,白话的口吻没有太多意象的营造,别有一番诚恳的力道;同时,这样的歌词相当契合凤飞飞本身予人的邻家「台湾女孩」形象,这反而让平铺直叙產生了一种直接的力量。「何时」、「何处」更突破了时间、空间,让祝福无远弗届。林煌坤分析,那时候流行音乐的听眾大多是蓝领阶级,「词、曲的诉求要平易近人。」然而,林煌坤观察1970年代初期流行歌曲的词作大都比较流行讲爱、恨、眼泪、寂寞等灰色心情,「我想写清新一点的歌词。」於是他创新写法,把满心的诚挚祝福写进歌裡,让这份祝福打破空间,拉开、拉远,长久而温馨。
「这个曲子很容易上口,但并非软弱无力。」林家庆补充,〈祝你幸福〉全曲十六小节,开头前面的八小节是叙述,接著四小节是有力的高潮,而最后四小节的结尾仍然是有力的高音来做结束;1980年代以降,华语流行歌曲开始讲求复杂的曲式,A、B段不够,还要有C段;歌词也愈来愈百无禁忌。回头再听〈祝你幸福〉,才知道极简、素雅的一首经典,永不退流行。对此,林煌坤谦称自己生逢其时,他打比方,当时如果写像现今流行的文青风歌词,「会被丢进字纸篓。」流行音乐反映时代,歌词就是最美妙的时代见证。儘管歌词没有这样写,也有不少人听〈祝你幸福〉疗情伤,因為其实〈祝你幸福〉歌词也可解读為「爱不到你,我祝你幸福」的意在言外。林煌坤当年纯粹以温馨為出发点,意外地,这歌不单励志,更对失恋者发挥疗癒作用。
林煌坤分享一个小故事,「有一次我跟阿鸞(凤飞飞)到寧夏路夜市吃蚵仔煎、肉羹,阿鸞说:『林老师我告诉你,有一天我们都会离开这世界,在我们离开以后,〈祝你幸福〉还会再流传。』我就说一首歌怎麼可能有那麼长的寿命?」结果,一眨眼四十几年飞逝,彼时正值青壮年的词曲作者已白头,而凤飞飞已於2012年离世,〈祝你幸福〉弦歌不断,从KTV到婚宴,甚至郊游团康活动都常常听到这首歌。
〈祝你幸福〉幕后的推手林家庆与林煌坤这「双林」,彷彿以词曲造了一片广袤无垠的深林,不仅成功让苦无代表作的中视少女歌手林茜,飞上枝头成了家喻户晓的唱片巨星凤飞飞;而事实更证明,〈祝你幸福〉不只突破空间,更跨越时间。2015年,卫福部举办「十大励志疗癒歌曲」票选,〈祝你幸福〉荣登第一名。检视榜单,其餘九首歌都是2000年之后的作品,证明〈祝你幸福〉不仅跨越时空,更可能是华语疗伤歌曲的滥觴。
祝你幸福-华语疗伤歌曲滥觴
作曲:林家庆 作词:林煌坤
演唱人:凤飞飞
编曲:林家庆
製作:黄敏、吴景中
收录专辑:祝你幸福
出版时间:1972
出版公司:海山
受访者:林家庆、林煌坤
採访撰文:王景新
「送你一份爱的礼物,我祝你幸福。」如此白话的十三字,却拥有华语歌曲歷来既广且深的祝福力量。这首由凤飞飞原唱、发表於1972年的歌,四十多年来,被许多歌手在专辑或现场演唱重新詮释;2012年更由金曲歌王萧敬腾重唱,让更多新世代的乐迷认识这首堪称是华语疗伤歌曲滥觴的「原型」;这首歌也是凤飞飞个人第一张专辑的主打歌,常言道,歌者无论后来有多少的歌曲被传唱,第一张永远最让人津津乐道——更何况这是一首极重要的「时代之歌」。
林煌坤忆及,〈祝你幸福〉由林家庆先作曲,再找他作词。「〈祝你幸福〉曲好、词好、伴奏音乐录得好,大家都很喜欢。」林煌坤直觉这首歌大有可為,他说当时凤飞飞尚未发片,「凤妈妈自己出钱让凤飞飞到录音室录口水歌请词曲作者听。」但都彷彿石沉大海,缺临门一脚。林家庆与林煌坤深深被凤妈妈的用心良苦所打动,也慧眼认為凤飞飞是可造之材,只是缺乏贵人导致乏人问津,於是决定把这首〈祝你幸福〉交由凤飞飞来主唱;而当时刚好海山唱片正积极地想帮凤飞飞出唱片,於是〈祝你幸福〉便成為了专辑的标题单曲。
林家庆提起了凤飞飞崛起的时代背景,他说,中视1969年才开播,整整晚了台视七年,当时各台之间壁垒分明,台视的歌手都被合约绑住,无法到他台演出,「中视在这方面就要另闢途径了,同时也因為这样加快新明星的诞生。」中视自製第一个音乐节目《每日一星》就成了这些新人冒出头的最佳舞台。「我记忆裡有个少女歌星叫林茜,演唱闽南语歌曲,经常出现在当时三军托儿所礼堂录影的歌唱节目《凤凰争辉》,给人的印象是清新、认真,后来在《歌之林》节目表现也满出色。」由於当时中视所起用的歌手都没有自己的歌,那时的流行歌坛,大部分是演唱上海时期的老歌,或者是香港的电影歌曲,而由日本流行歌曲的翻译歌曲為数更多。「因此中视的几位歌唱节目製作人、导播就和我研究,商量想办法让我们的歌星能够有自己的歌可以唱,〈祝你幸福〉就是我在这时期所作出来的曲子。」因為还没有歌词,所以作曲方向就比较自由,「我思考的方向就是流行性。」
受访时的家庆老师
而〈祝你幸福〉歌词相当口语,白话的口吻没有太多意象的营造,别有一番诚恳的力道;同时,这样的歌词相当契合凤飞飞本身予人的邻家「台湾女孩」形象,这反而让平铺直叙產生了一种直接的力量。「何时」、「何处」更突破了时间、空间,让祝福无远弗届。林煌坤分析,那时候流行音乐的听眾大多是蓝领阶级,「词、曲的诉求要平易近人。」然而,林煌坤观察1970年代初期流行歌曲的词作大都比较流行讲爱、恨、眼泪、寂寞等灰色心情,「我想写清新一点的歌词。」於是他创新写法,把满心的诚挚祝福写进歌裡,让这份祝福打破空间,拉开、拉远,长久而温馨。
「这个曲子很容易上口,但并非软弱无力。」林家庆补充,〈祝你幸福〉全曲十六小节,开头前面的八小节是叙述,接著四小节是有力的高潮,而最后四小节的结尾仍然是有力的高音来做结束;1980年代以降,华语流行歌曲开始讲求复杂的曲式,A、B段不够,还要有C段;歌词也愈来愈百无禁忌。回头再听〈祝你幸福〉,才知道极简、素雅的一首经典,永不退流行。对此,林煌坤谦称自己生逢其时,他打比方,当时如果写像现今流行的文青风歌词,「会被丢进字纸篓。」流行音乐反映时代,歌词就是最美妙的时代见证。儘管歌词没有这样写,也有不少人听〈祝你幸福〉疗情伤,因為其实〈祝你幸福〉歌词也可解读為「爱不到你,我祝你幸福」的意在言外。林煌坤当年纯粹以温馨為出发点,意外地,这歌不单励志,更对失恋者发挥疗癒作用。
林煌坤分享一个小故事,「有一次我跟阿鸞(凤飞飞)到寧夏路夜市吃蚵仔煎、肉羹,阿鸞说:『林老师我告诉你,有一天我们都会离开这世界,在我们离开以后,〈祝你幸福〉还会再流传。』我就说一首歌怎麼可能有那麼长的寿命?」结果,一眨眼四十几年飞逝,彼时正值青壮年的词曲作者已白头,而凤飞飞已於2012年离世,〈祝你幸福〉弦歌不断,从KTV到婚宴,甚至郊游团康活动都常常听到这首歌。
〈祝你幸福〉幕后的推手林家庆与林煌坤这「双林」,彷彿以词曲造了一片广袤无垠的深林,不仅成功让苦无代表作的中视少女歌手林茜,飞上枝头成了家喻户晓的唱片巨星凤飞飞;而事实更证明,〈祝你幸福〉不只突破空间,更跨越时间。2015年,卫福部举办「十大励志疗癒歌曲」票选,〈祝你幸福〉荣登第一名。检视榜单,其餘九首歌都是2000年之后的作品,证明〈祝你幸福〉不仅跨越时空,更可能是华语疗伤歌曲的滥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