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鳥的華麗冒險──記鳳飛飛2007演唱會首演
陳建志 (20071110) 中國時報
鳳飛飛的2007年演唱會,全台一共九場,今年四月從高雄起跑,像我這樣的鳳迷便專程南下去看了。此後台北看了三場,回老家台中又拉著爸媽看一場,共五場。讀者可能以為我是瘋狂鳳迷,殊不知真正的死硬派鳳迷(die-hard fans)都是包「全酒」的──九場全都看,而且都是最高票價區;無法看全九場的鳳迷還會上官網自責一番。
一級的戲迷或劇評家,都最看重首演。不只是為了搶先機,也是為了首演最有飽蓄風雷的凌厲之氣,也最有「未完成」與「將完成」的張力。那是連歌手本人都會戰戰兢兢的。因此這次暗燈前,先出現鳳飛飛寫下的一段話:「每次上台前這一刻,即使準備再充份,我仍會手腳冰冷,緊張到無法呼吸……」鳳飛飛這位沙場老將,在演出前仍會緊張到手腳冰冷?答案是真的,這不但是她每次演出都如履薄冰的極度專注,也是因為這次演出是最繁複、最華麗也最澎湃的一次。「然而,當幕一揭啟,你們毫無保留的熱情呼喚,卻立刻給我最溫暖的力量,推著我向前……」
●彩虹的呼喚
字幕一落,開幕曲「彩虹的呼喚」竟以爆破之勢登場,鳳飛飛一身白軍裝,領軍帶著舞團唱出快歌。景片不斷閃現星星、彩虹、心型氣球的動畫,大砲射出無數螢光棒,觀眾舉手一撈就是一兩隻,順勢揮舞,加入炫亮繽紛的嘉年華。接下來每一首歌都是全新唱腔,叫人心折骨驚,還沒看到三分之一,我就發現跟這次相比,03、05年的演唱會只是陽春版。這次她是鳳翼全開,不只再現「我愛週末」的氣勢,也帶來獅子座全盛時期的大豪華。在無數螢光色、糖果色的巴洛克中,不死鳥再度降臨。
原來鳳飛飛這次把郭子找來當導演合作,產生了重大的化學變化。當我在後來的台北場坐到中段座位看,才真正欣賞到舞台的驚人華麗。景片運用了安迪渥荷後現代名畫的概念,以分格複製將鳳飛飛的臉變成一種「超偶像」,一種icon。光看鳳飛飛唱「楓葉情」,背後打出巨大楓葉,將她變成夾在兩片大紅蝶翼般的蝴蝶,就連我二十幾歲的朋友都深受震撼。
又如唱台灣民謠的「想要彈同調」單元,景片是老台灣版畫,描繪古早小吃攤、行人、老廟街景。搭配「西北雨」的凳子舞,還不斷打下閃電動畫。國語老歌組曲,則搭配老電影片段,譬如「三星扮月」中的周璇就唱出最早版本的「何日君再來」,而後鳳飛飛再出現,演唱她自己的版本──她這根本是在跟鄧麗君較勁!以她嚴謹的個性,敢唱此曲,就一定有她的把握。果真她又唱出了她自己的韻味,尤其在曲終之時,又無字吟唱了一段R&B,餘音渺渺,令人低迴至今。
當然,最經典的就是在06年新加坡演唱會首度驚鴻一瞥,而今重現台灣的「幕後代唱」組曲了。電影布幕垂下來,林青霞開口唱著「月朦朧、鳥朦朧」,忽然幕後一盞燈映出鳳飛飛小小的身影,正「代唱」著自己的經典歌曲,其間MV般交織瓊瑤電影中俊男美女的片段,又令我二十幾歲的友人大嘆:「怎麼現在我們都沒有自己的愛情電影啊?」
●07版本vs.05版本
一切的演出設計,豪華極豪華,細緻極細緻,看得出她不但是絞盡腦汁,也耗盡了體力。07這次不但沒有中場休息,連她在舞台上喝水潤喉的情景也不見了,她只能在「以秒計時」的換裝空檔喝點水。在唱「來來來」這首快歌時更是人未到,聲先到──舞台上一邊播放她電視上百變帽子造型,她在後台一邊換裝一邊唱,直到間奏倏忽以嬌黃蓬裙裝出場。
當然,也有鳳迷表示這樣的演唱會太熱鬧太浮華,讓她更想念05年的版本,比較深沉、懷舊。有的則覺得07比較好,展現了國際級製作的大氣。官網上兩種反應都有。但以我看,07年版本是對的。原因很簡單:趁現在有體力作這種盛大演出,就作。以後體力下降,再回復到素樸、瀟灑自在的演唱形式,也還不遲。
今年鳳飛飛是五十出頭歲。以後是否能看到她又唱又跳,如此飽滿緊湊的演出,誰知道?也就因為這樣的心理,鳳飛飛每一場演唱會,鳳迷都不想錯過,即使是完全一樣的曲目,一樣的說話橋段,也一樣要去,害怕著這就是最後一年的演唱會。
舞台人生就是這樣,其實是一個殘酷的競技場。老歌手舞台上一派輕鬆,其實背後的賣力與張力,不下於一個鬥牛士。她要奮戰,她要聚精會神,她流下汗與淚\,她要戰到最後一刻。
●不瘋魔,不成活
這一切為的是什麼?
當然,鳳飛飛已經不是單純的個人,而是一種集體凝聚的力量了。她復出演唱,是一種對歌迷的回饋,是歌手與歌迷的交流,其中藏著無數祕密的手勢、眼神與暗號。
這是一種因果,一種彼此的還債。一種正面的,善的業報。欠歌迷的,歌手要還。欠歌手的,歌迷也要還。
而在回應鳳迷的呼喚之外,最重要的因素只有這一個──自己想唱。「不瘋魔,不成活」,天生的藝人都是這樣的。不管賺不賺錢,骨子裡只有一種驅動力,就是要去唱,去表現,歌迷的感動就是最大的回報。這是一種對於自己的愛,也是一種不辜負上天賜予自己才能的愛。
以最深沉的意義來說,表演慾不是一種做戲,而是活出一種英雄感(heroic),將自己最好的品質與天份,以一種戲劇性的形式呈現出來,進而感動人,並對大眾做出貢獻。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舞台」,在其中變成英雄,發光發熱。有的人的「舞台」是廚房,有的是職場,有的是部落格、電玩。有的人的「舞台」,就是舞台。
鳳飛飛的「舞台」就是舞台,在她身上就有這種英雄感。可能因為她是獅子座的關係,這種英雄感更為鮮明強烈。又因為她現在是「老英雄」,所以她每踏出一個腳步,都會留下重要的足印──珍貴的雪泥鴻爪。她從十幾歲出道的艱辛奮鬥,到五十幾歲還在攀越巔峰,都是鼓舞人心的,也是目前有點不景氣的台灣所需要的。
●好好把握
也因此當她在高雄首演,唱完第一段組曲之後要退到幕後,忽然雙腿彎跪下去,快要跌倒,但急忙滑跪到幕後的時候,引起了許\多前排鳳迷的心驚膽跳,包括我也親眼目睹了。還好這已經是在舞台翼側,中排以後的觀眾並沒注意到。當然這引起了無數鳳迷在官網上的關切討論,熱烈到鳳飛飛不得不寫了一則短信,表示大家是虛驚,自己真的沒事,而且這是一項功\課,「要我們學習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站起來。」
而當然這也就透露出鳳飛飛本人是多麼的在乎,多麼的自我要求。
我想也就是因為這樣,在高雄首演場的安可組曲之前,鳳飛飛講的那一段話,幾乎是有點氣急敗壞,有點衝動,有點失控的在透露她的心路歷程。她嚇死人的說,「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處在低潮裡。那時候我覺得,好像歌壇已經沒有我唱歌的空間了。有時候,我甚至覺得鳳飛飛這三個字,已經跟我沒有任何關係了。」
說到這裡死忠鳳迷們幾乎不能呼吸了,連我也被嚇壞了。她喘了口氣繼續說:「但是,後來透過官方網站,有許\多朋友不斷給我祝福,打氣,我才慢慢的走出來,逼自己每天固定運動,練唱。」她幽幽的說,有一些得了絕症的歌迷,一直寫信說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她的演唱會。這也更激起她辦演唱會的鬥志。而他們在終於看到03年的復出演唱會之後,就離開了人世。為了愛護她的歌迷,她要好好的唱下去……
珍惜生命,振奮自己,其實才是她這段話所要傳遞的訊息。之後出現的三段式組曲,第一首赫然就是她與去年英年早逝的馬兆駿合作的「好好把握」:「請你好好把握,千萬不要錯過,別讓美好時光溜走……」
如果你是五年級生像我這樣,或者你經歷過身邊親友的生死滄桑,那麼你大概也會像我一樣,默默的坐在那裡一直,一直流淚\。
●飛躍
結尾的歌,就是馬兆駿作曲,鳳飛飛自己作詞的「飛躍」。我一邊流淚\又一邊驚喜,因為那是我唸高中時在收音機聽到,一再跟著吟唱的歌曲,不知道歌名,只知道意思大概是在天際翱翔又翱翔,所以最後R&B的無字吟唱很長,一段又一段的高低迴旋,就像是悠然的向前飛去。這首非主打的老歌,我也是在這時才聽清楚歌詞:「當你要飛過那方,要信任那雙翅膀。當你要飛過那方,就展開那有力翅膀。……飛躍在無邊大地,啊景色多麼瑰麗。飛躍在海空碧綠,啊像和平的音笛。當你要飛過那方,就飛在宇宙氣層上──啊──啊──啊──」
這是只有很內圈的鳳迷才會知道的東西。這是你要懂得鳳飛飛的神奇轉音能變成一雙翱翔天際的翅膀,才會知道的東西。而如果你懂得,你就會知道這首鼓勵人們向未來飛躍的歌,在此變成了送行的祝禱。但歌聲本身就是生命,不斷奮飛,不斷翱翔。
當然後來又參加其他場次的鳳迷們,像我一樣,都知道那一段看似脫稿演出的談話,其實是經過斟酌良久的心內話。鳳飛飛在下一個台北場,一樣的內容,說出來的語氣就氣定神閒,就很肯定的是一種對於人生的鼓舞。她是把自己的人生經歷,以勇敢面對的態度與觀眾分享,讓有同樣感觸的鳳迷們一樣能度過低潮,繼續追求珍貴的幸福。
而資深鳳迷們,要在第二場乃至第九場的重複談話之後,才悟到鳳姐在高雄首演的那段話中的有點太重的語氣,其實是由於真的太過勞累,在鼓舞我們的同時,不小心洩露出了對我們的撒嬌。
陳建志 (20071110) 中國時報
鳳飛飛的2007年演唱會,全台一共九場,今年四月從高雄起跑,像我這樣的鳳迷便專程南下去看了。此後台北看了三場,回老家台中又拉著爸媽看一場,共五場。讀者可能以為我是瘋狂鳳迷,殊不知真正的死硬派鳳迷(die-hard fans)都是包「全酒」的──九場全都看,而且都是最高票價區;無法看全九場的鳳迷還會上官網自責一番。
一級的戲迷或劇評家,都最看重首演。不只是為了搶先機,也是為了首演最有飽蓄風雷的凌厲之氣,也最有「未完成」與「將完成」的張力。那是連歌手本人都會戰戰兢兢的。因此這次暗燈前,先出現鳳飛飛寫下的一段話:「每次上台前這一刻,即使準備再充份,我仍會手腳冰冷,緊張到無法呼吸……」鳳飛飛這位沙場老將,在演出前仍會緊張到手腳冰冷?答案是真的,這不但是她每次演出都如履薄冰的極度專注,也是因為這次演出是最繁複、最華麗也最澎湃的一次。「然而,當幕一揭啟,你們毫無保留的熱情呼喚,卻立刻給我最溫暖的力量,推著我向前……」
●彩虹的呼喚
字幕一落,開幕曲「彩虹的呼喚」竟以爆破之勢登場,鳳飛飛一身白軍裝,領軍帶著舞團唱出快歌。景片不斷閃現星星、彩虹、心型氣球的動畫,大砲射出無數螢光棒,觀眾舉手一撈就是一兩隻,順勢揮舞,加入炫亮繽紛的嘉年華。接下來每一首歌都是全新唱腔,叫人心折骨驚,還沒看到三分之一,我就發現跟這次相比,03、05年的演唱會只是陽春版。這次她是鳳翼全開,不只再現「我愛週末」的氣勢,也帶來獅子座全盛時期的大豪華。在無數螢光色、糖果色的巴洛克中,不死鳥再度降臨。
原來鳳飛飛這次把郭子找來當導演合作,產生了重大的化學變化。當我在後來的台北場坐到中段座位看,才真正欣賞到舞台的驚人華麗。景片運用了安迪渥荷後現代名畫的概念,以分格複製將鳳飛飛的臉變成一種「超偶像」,一種icon。光看鳳飛飛唱「楓葉情」,背後打出巨大楓葉,將她變成夾在兩片大紅蝶翼般的蝴蝶,就連我二十幾歲的朋友都深受震撼。
又如唱台灣民謠的「想要彈同調」單元,景片是老台灣版畫,描繪古早小吃攤、行人、老廟街景。搭配「西北雨」的凳子舞,還不斷打下閃電動畫。國語老歌組曲,則搭配老電影片段,譬如「三星扮月」中的周璇就唱出最早版本的「何日君再來」,而後鳳飛飛再出現,演唱她自己的版本──她這根本是在跟鄧麗君較勁!以她嚴謹的個性,敢唱此曲,就一定有她的把握。果真她又唱出了她自己的韻味,尤其在曲終之時,又無字吟唱了一段R&B,餘音渺渺,令人低迴至今。
當然,最經典的就是在06年新加坡演唱會首度驚鴻一瞥,而今重現台灣的「幕後代唱」組曲了。電影布幕垂下來,林青霞開口唱著「月朦朧、鳥朦朧」,忽然幕後一盞燈映出鳳飛飛小小的身影,正「代唱」著自己的經典歌曲,其間MV般交織瓊瑤電影中俊男美女的片段,又令我二十幾歲的友人大嘆:「怎麼現在我們都沒有自己的愛情電影啊?」
●07版本vs.05版本
一切的演出設計,豪華極豪華,細緻極細緻,看得出她不但是絞盡腦汁,也耗盡了體力。07這次不但沒有中場休息,連她在舞台上喝水潤喉的情景也不見了,她只能在「以秒計時」的換裝空檔喝點水。在唱「來來來」這首快歌時更是人未到,聲先到──舞台上一邊播放她電視上百變帽子造型,她在後台一邊換裝一邊唱,直到間奏倏忽以嬌黃蓬裙裝出場。
當然,也有鳳迷表示這樣的演唱會太熱鬧太浮華,讓她更想念05年的版本,比較深沉、懷舊。有的則覺得07比較好,展現了國際級製作的大氣。官網上兩種反應都有。但以我看,07年版本是對的。原因很簡單:趁現在有體力作這種盛大演出,就作。以後體力下降,再回復到素樸、瀟灑自在的演唱形式,也還不遲。
今年鳳飛飛是五十出頭歲。以後是否能看到她又唱又跳,如此飽滿緊湊的演出,誰知道?也就因為這樣的心理,鳳飛飛每一場演唱會,鳳迷都不想錯過,即使是完全一樣的曲目,一樣的說話橋段,也一樣要去,害怕著這就是最後一年的演唱會。
舞台人生就是這樣,其實是一個殘酷的競技場。老歌手舞台上一派輕鬆,其實背後的賣力與張力,不下於一個鬥牛士。她要奮戰,她要聚精會神,她流下汗與淚\,她要戰到最後一刻。
●不瘋魔,不成活
這一切為的是什麼?
當然,鳳飛飛已經不是單純的個人,而是一種集體凝聚的力量了。她復出演唱,是一種對歌迷的回饋,是歌手與歌迷的交流,其中藏著無數祕密的手勢、眼神與暗號。
這是一種因果,一種彼此的還債。一種正面的,善的業報。欠歌迷的,歌手要還。欠歌手的,歌迷也要還。
而在回應鳳迷的呼喚之外,最重要的因素只有這一個──自己想唱。「不瘋魔,不成活」,天生的藝人都是這樣的。不管賺不賺錢,骨子裡只有一種驅動力,就是要去唱,去表現,歌迷的感動就是最大的回報。這是一種對於自己的愛,也是一種不辜負上天賜予自己才能的愛。
以最深沉的意義來說,表演慾不是一種做戲,而是活出一種英雄感(heroic),將自己最好的品質與天份,以一種戲劇性的形式呈現出來,進而感動人,並對大眾做出貢獻。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舞台」,在其中變成英雄,發光發熱。有的人的「舞台」是廚房,有的是職場,有的是部落格、電玩。有的人的「舞台」,就是舞台。
鳳飛飛的「舞台」就是舞台,在她身上就有這種英雄感。可能因為她是獅子座的關係,這種英雄感更為鮮明強烈。又因為她現在是「老英雄」,所以她每踏出一個腳步,都會留下重要的足印──珍貴的雪泥鴻爪。她從十幾歲出道的艱辛奮鬥,到五十幾歲還在攀越巔峰,都是鼓舞人心的,也是目前有點不景氣的台灣所需要的。
●好好把握
也因此當她在高雄首演,唱完第一段組曲之後要退到幕後,忽然雙腿彎跪下去,快要跌倒,但急忙滑跪到幕後的時候,引起了許\多前排鳳迷的心驚膽跳,包括我也親眼目睹了。還好這已經是在舞台翼側,中排以後的觀眾並沒注意到。當然這引起了無數鳳迷在官網上的關切討論,熱烈到鳳飛飛不得不寫了一則短信,表示大家是虛驚,自己真的沒事,而且這是一項功\課,「要我們學習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站起來。」
而當然這也就透露出鳳飛飛本人是多麼的在乎,多麼的自我要求。
我想也就是因為這樣,在高雄首演場的安可組曲之前,鳳飛飛講的那一段話,幾乎是有點氣急敗壞,有點衝動,有點失控的在透露她的心路歷程。她嚇死人的說,「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處在低潮裡。那時候我覺得,好像歌壇已經沒有我唱歌的空間了。有時候,我甚至覺得鳳飛飛這三個字,已經跟我沒有任何關係了。」
說到這裡死忠鳳迷們幾乎不能呼吸了,連我也被嚇壞了。她喘了口氣繼續說:「但是,後來透過官方網站,有許\多朋友不斷給我祝福,打氣,我才慢慢的走出來,逼自己每天固定運動,練唱。」她幽幽的說,有一些得了絕症的歌迷,一直寫信說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她的演唱會。這也更激起她辦演唱會的鬥志。而他們在終於看到03年的復出演唱會之後,就離開了人世。為了愛護她的歌迷,她要好好的唱下去……
珍惜生命,振奮自己,其實才是她這段話所要傳遞的訊息。之後出現的三段式組曲,第一首赫然就是她與去年英年早逝的馬兆駿合作的「好好把握」:「請你好好把握,千萬不要錯過,別讓美好時光溜走……」
如果你是五年級生像我這樣,或者你經歷過身邊親友的生死滄桑,那麼你大概也會像我一樣,默默的坐在那裡一直,一直流淚\。
●飛躍
結尾的歌,就是馬兆駿作曲,鳳飛飛自己作詞的「飛躍」。我一邊流淚\又一邊驚喜,因為那是我唸高中時在收音機聽到,一再跟著吟唱的歌曲,不知道歌名,只知道意思大概是在天際翱翔又翱翔,所以最後R&B的無字吟唱很長,一段又一段的高低迴旋,就像是悠然的向前飛去。這首非主打的老歌,我也是在這時才聽清楚歌詞:「當你要飛過那方,要信任那雙翅膀。當你要飛過那方,就展開那有力翅膀。……飛躍在無邊大地,啊景色多麼瑰麗。飛躍在海空碧綠,啊像和平的音笛。當你要飛過那方,就飛在宇宙氣層上──啊──啊──啊──」
這是只有很內圈的鳳迷才會知道的東西。這是你要懂得鳳飛飛的神奇轉音能變成一雙翱翔天際的翅膀,才會知道的東西。而如果你懂得,你就會知道這首鼓勵人們向未來飛躍的歌,在此變成了送行的祝禱。但歌聲本身就是生命,不斷奮飛,不斷翱翔。
當然後來又參加其他場次的鳳迷們,像我一樣,都知道那一段看似脫稿演出的談話,其實是經過斟酌良久的心內話。鳳飛飛在下一個台北場,一樣的內容,說出來的語氣就氣定神閒,就很肯定的是一種對於人生的鼓舞。她是把自己的人生經歷,以勇敢面對的態度與觀眾分享,讓有同樣感觸的鳳迷們一樣能度過低潮,繼續追求珍貴的幸福。
而資深鳳迷們,要在第二場乃至第九場的重複談話之後,才悟到鳳姐在高雄首演的那段話中的有點太重的語氣,其實是由於真的太過勞累,在鼓舞我們的同時,不小心洩露出了對我們的撒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