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田疗法吧 关注:13,593贴子:54,787

【原创连载】心理康复的若干要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1、延时做出反应
在经历某些事情的时候,人容易情绪化,做出非理性的表达和行为,造成对自己不利的后果。如果人在这个时候能够给自己几分钟的时间平静下来,经过思考之后再做出反应,就可以更有效的面对和解决问题,延时反应是人一个良好的生存技能。


IP属地:山东1楼2017-07-20 16:25回复
    比如说,遇到有人质疑、否定自己,就会感到自责、委屈和愤怒,这个时候就很想为自己争辩、说服对方,然而这个时候往往会存在有口难辩的感觉,因急切而思维不清晰、表达受阻。这个时候如果缓一缓,先听听对方说了什么,看到他的立场和依据是什么,然后再决定是否说服对方,如果是因为立场不同说服就是无效的,如果只是因为沟通不到位导致的隔阂,则可以耐下心来,慢慢的和对方说清楚,首先要理解和尊重到对方的感受。


    IP属地:山东2楼2017-07-20 16:26
    回复
      再比如说,遇到有人讨价还价、推三阻四,这个时候会感觉自己不被尊重,会感到厌烦和愤怒,就很想批评、指责对方,而这样很可能伤害到对方,也会使对方排斥自己。这个时候宜静观其变,对于对方的讨价还价坚持自己的原则,对于对方的推三阻四坚定的提出请求。对方看到无机可乘,往往就会坦然接受。


      IP属地:山东3楼2017-07-20 16:27
      回复
        再比如说,因为某件事情还没搞清楚,而感到心慌,急切的想要去求证或检查,往往由于慌乱而把事情弄的更复杂,这个时候不妨就先做几个深呼吸,转移一下注意力,先平复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在相对平静的状态下,耐心的等待或者进行确认。


        IP属地:山东4楼2017-07-20 16:28
        回复
          再比如说,因为自己运动过量而导致心跳加速、胸闷气短,就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会因心动过速而猝死,感到焦虑和恐惧,如果能够先使自己平静下来,就会发现心跳加速是过量运动的正常身体反应,等自己休息几分钟之后,心跳就会慢下来,而对得心脏病猝死的焦虑和恐惧感,则会使自己的心跳一直加快。


          IP属地:山东5楼2017-07-20 16:28
          回复
            再比如说,晚上因为身心紧张而入睡困难,担心睡不好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很想快速入睡,但越是这样身心就越紧张,就越是睡不着。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意识到是因为自己身心紧张导致的入睡困难,就先不着急入睡,先放松自己的身心,等身心放松了,入睡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不需要人为干预。


            IP属地:山东6楼2017-07-20 16:29
            回复
              延时反应并不等于压抑或不做出反应,有可能在延时的过程中就不想再做出反应,如果还想做出反应也是更有效的反应。


              IP属地:山东7楼2017-07-20 16:30
              回复
                在于飞心理疗愈QQ群 576109711 和 111390511 [已满员] 同步举办公益互动讲座,无须重复加群。每周日晚上8点半到10点,在群视频的讲座主题依次是:心理问题的若干康复要点;综合正心疗法及其案例解析;人际关系、情感与社交恐惧;焦虑、失眠、躯体症状、疑病与惊恐发作;压抑、冲突与强迫症;减轻自卑,提升自信心和安全感......


                IP属地:山东8楼2017-07-20 16:30
                回复
                  02、延时获得满足
                  当人有了某种需求之后,往往就会急切的想要得到满足,这一点在孩子的身上尤为明显,然而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即刻满足往往是不可能的事情,比如说,工作一个月之后才能拿到工资,饿了也要等到吃饭时间,想上厕所也要看条件允许与否,有了性需求要经历认识、熟悉、追求、恋爱、亲密的过程,想要身体健康就要平时多调养、锻炼,这些需求也还有可能得不到满足。可以说,延时满足自己的需求也是成年人一个良好的生存技能。


                  IP属地:山东9楼2017-07-20 16:32
                  回复
                    有的来访者找到我,提出他的困惑,希望从我这里找到一个答案,马上就能解决他所有的问题,然而问题都是过去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形成的,又岂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解决心理问题,需要一个问题讲述、情感疏导、问题解析、认知重建、行为训练、催眠暗示和生活实践的具体过程,这里面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做的足够的扎实,才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越是急切的、仓促的、流于表面的提问与解答,越是会使问题难以解决。所以我通常会要求来访者提前预约时间,拒绝即时的心理咨询。对于当事人提出的问题,我也不会直接给与解答,而是引导当事人自己思考和判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应用在生活里。


                    IP属地:山东10楼2017-07-20 16:32
                    回复
                      再比如说,有的朋友感到焦虑,就想快速的消除自己的焦虑感,于是就反复的思虑、求证或者检查,从而形成强迫症状。而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放慢自己,允许焦虑的存在,陪伴自己的焦虑,并且看到焦虑背后的原因,是怎样的担心、害怕的想法,看清事情的真相,并且面对和解决问题,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寻求他人的合作,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就可以有效的减轻焦虑。


                      IP属地:山东11楼2017-07-20 16:33
                      回复
                        再比如,有的朋友内心孤独、寂寞、空虚,渴求情感的寄托,然而又等不及,不想经过一个建立关系的过程获取满足,于是通过幻想、意淫,采用烟、酒、毒品来麻醉自己,甚至采用强迫自己和他人的方式来获取情感,这些做法都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内心情感的需求,就需要通过重复的这样做来持续的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形成上瘾症。如果能够耐下心来,用心的交朋友,稳步的建立关系,这样建立起来的情感寄托才是持久的、有效的。


                        IP属地:山东12楼2017-07-20 16:34
                        回复
                          再比如,有的朋友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垂头丧气、悲观消极,很想马上解决问题,但问题又无法快速、高效的解决。一般来说,解决问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如果能够耐下心来,先接受不适感的存在,发现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关键所在,有条不紊的解决问题,随着问题的解决,不适感就会减轻。


                          IP属地:山东13楼2017-07-20 16:35
                          回复
                            再一个,通过降低自我要求和减少欲望的方法,也可以暂时的缓解“求之不得”之苦和对“失去”的恐惧,然而内心的缺失和需求是始终存在的,始终需要有效的方式填补和满足。所以就会有人采用隔离和压抑自己情感需求的方式,来使自己感觉不到痛苦,然而内心的缺失和需求,又会通过躯体症状来表达。


                            IP属地:山东14楼2017-07-20 16:36
                            回复
                              延时满足并不是阉割自己的情感需求,也不是自我压抑和情感隔离,而是通过一个踏实的过程,使情感逐步得到满足。


                              IP属地:山东15楼2017-07-20 16: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