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江书吧 关注:37贴子:223
  • 19回复贴,共1

[桓因]人间清欢苦无味,不如醉里作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桓三公子,桓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7-11 16:41回复
    【人设】
    桓家三爷,名动琅琊,一不靠才华,二不靠身手,全凭一身风流债。
    说债不算债,桓三出身桓家,浑不吝也向来有一套规矩行事,“酒前有美人,榻上无闺秀。”若偏是要讨上一债,便逃不过他腰系着的一段狐尾,那尾尖尖,一寸长二指宽,簇簇丛雪间有一鬓红。
    且说这狐尾的由来,最广为流传的一个版本是这般说的,桓三长于桓家,自小散漫惯了,还未染上脂粉前偏爱志怪。幼时做事不经脑子,孤身一人偏涉琅山,却困于溪林,不得出。
    忽闻一阵异香,草丛窸窣,借月光隐绰,只瞧见一尾红白,上下蹿动。桓三便跟着行,一路磕碰,竟出了溪林。此时四下无木,月色空明,前路豁亮,只余一撮尾尖,红白相间,长携一股异香,遗于林径。桓三上前拾起,系于腰间,尔来十余载矣。
    自此奇遇,桓三捻脂弄粉,寻遍天下香。游离各式胴体,重达那晚极乐。
    是夜,秀水河畔凉风习习,波澜不起,熏得人醉生梦死。一家画舫,围坐二三人,推杯递盏,又说起这桩奇事,此前未闻者惊疑不定,欲探个究竟。
    并行一小舟,舟上一人红衣,袍带松散,抱桨而坐,鬓间插花,腰上垂尾,笑得轻佻风流,“净扯淡——”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7-11 16:41
    回复
      【戏录】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7-11 16:42
      收起回复
        【考核自戏】
        桓因
        昨夜过饮,揉额坐起时日上三竿,已忘襄王巫山渡、神女云雨逐,只余胃腹失落、舌苔发苦。
        捡拾了一身,便去四儿房中讨了一碗醒酒汤,趁热气涌动,一口闷下,入喉下肚。将空碗一搁,谢过小僮,便拣上几盒胭脂,摇着新题的折扇,又出府去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7-11 16:45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7-11 17:43
          收起回复
            【画楼西畔】
            桓三的事业,一个胭脂铺子。
            生意分三大块:
            一、在店铺柜台上的样品,任何人皆可随意购买。但样式不定期更新。
            二、承包的一醉累月的单子,由殷若本人和桓三商榷样式,直接供货。
            三、六大家族女眷的私单,将要求写于小笺上,由婢女送往桂堂东,桓三亲自调制样式。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7-11 20:39
            回复
              【桂堂东】
              桓三的住处,一个桓家院落。
              院中有种有桑树,亭亭如盖。摆放蚕架,用于养蚕。
              设有一个暖房,用于培植不同时令的鲜花。
              一个小作坊,用于日常研制胭脂,和制作六大家族女眷的私单。
              一个小冰库,存放胭脂的地方。
              一个酒窖,珍藏着桓三四处寻来的美酒。
              一个书房,没事练个字,涂个画的场地。
              一个卧房,桓三一个人睡觉的地方,至今没有女人在此过夜。
              一个风穿堂,平日里招待客人的地方。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7-11 20:56
              回复
                【关于人设中的传说】
                猜想一:无走失、无迷林、无异香、无狐狸,只是桓家为了给桓三喜爱制香调粉的这种怪癖做的一个遮掩,为完善这个遮掩,增加可信度,所以让桓三佩戴狐尾,不离身。
                ——“净扯淡,劳什子狐狸……”
                猜想二:只是一只神秘的狐狸、身怀异香,从琅山偷跑出来,来到溪林,也不是没有可能。恰好被桓三遇见,带他出来,遗留了狐尾。桓三生性多情,对这场春梦了无痕,一直抱有幻想,喜爱调香只为还原当年的那一股异香,并且终身携带狐尾,不离身。
                ——“本公子再不会去溪林了,我猜当年那只小狐狸定然对本公子也是日思夜想,本公子何苦去了却她的相思成疾?”
                猜想三:所谓的狐狸不过是一个可爱的姑娘,也是偷跑出来的,她躲着躲着,不让桓三发现,顺便好心将桓三带出了溪林。桓三出来后,为保姑娘清白,便谎称是一只狐狸,随手捡的狐尾作证。众年间,对当年那个姑娘的感情逐渐发酵,便以异香为线索,来寻找那个姑娘。
                ——“我若是寻到她,便断了外头那些关系,安安分分娶她过门,做我桓家三少奶奶,予她一个浪子回头为娇妻的美名。”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7-11 21: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