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记吧 关注:2,016贴子:32,268

千山记里,你最厌恶哪个角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反正我最讨厌的就是穆元帝!果然是胡家血脉,心眼特小,仇恨心特强!当初没有宁平,别说皇位,命都早没了!长大后争权力就算了吧,逼死宁平也算了。自己十几个儿女一个都舍不得,竟然把曾经心爱的表妹的唯一骨肉远嫁西蛮,让人家母女此生不得相见,要是真的嫁了,莫如母亲恐怕天天痛断肝肠。他爱儿女,儿女是宝,人家的儿女连草都不如!后来又不准莫如生子。总之,渣得刷新三观!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6-13 12:55回复
    穆元是绝顶自私的人,很好奇他爹、他姑到底怎么养的他竟成了只白眼狼。退一步想如果跟着他那糊涂娘长大会不会就不是那么奇葩了呢?


    3楼2017-06-15 05:01
    回复
      1.这个皇帝本质上是个政治人物,所以他和宁平的争斗主要是政治权力的争夺。
      直白点说,就是谁当家做主谁能说了算。
      结果是宁平输了,皇帝赢了。
      可他对宁平多少有些感情,他对宁平儿女有青梅竹马和表兄弟妹的情谊,他也多少有些胸怀,所以他给宁平“辅圣”的称号;所以他让宁平的一双儿女活着却又必须在自己的掌控之下生存,尤其是莫如舅舅,不被世人知道地活着却限制他的自由让他作了道士。
      这也是皇帝限制宁平影响力和平衡自身情感的一种方式。
      因为如果要完全抹杀宁平的影响力,盖棺定论说她是谋反杀了她的儿女最省事,而留下宁平儿女总是会有后患。(从千山记结尾来看,这个后患果然来复仇了,皇帝最后的死亡算是莫如舅舅、莫如推动的吧)
      从这个角度来说,皇帝不愧是宁平养大的,总是在不该心软的时候心软。
      比如宁平留下了胡氏的性命,比如皇帝留下了宁平儿女的性命。某个角度来说,这也是一种自信与自大吧。
      (插一句话哈,宁平本质上也是个政治人物,她和自己丈夫也算恩爱,又有一双儿女,可发现夫家要谋反时,灭了自己婆家满门也没手软哈。)


      4楼2017-06-16 08:31
      回复
        2.莫如母亲的死很让人难受,千山记看了几遍,我都会跳过莫如母亲自杀那一段。
        但实事求是地说,让莫如和亲结果导致莫如母亲自杀并不是皇帝本意。
        通过杜鹃院里面密探的汇报,皇帝知道的是莫如母亲多年来没有和莫如说过一句话话,也没有什么亲密举动,所以他认定莫如母亲对莫如没有太深的情感,所以他才会在太后一系列人的推动下,选择莫如作为和亲对象。
        莫如母亲的自杀是多重原因造成的,有信息不对称(皇帝不知道莫如在她母亲心里的重要性,莫如不知道皇帝对她母亲的看重)、有恶人的怂恿(太后那一脉)、也有谢家对莫如和亲事件的态度。
        莫如母亲对莫如多年来的不说话和没有亲密举动,是对莫如的一种保护。
        莫如的存在很尴尬,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宁平,第二是因为她母亲。
        宁平的血脉因素导致许多人包括太后皇帝甚至也包括谢家这些人对莫如有各种恶意猜测。莫如母亲自身的因素导致皇帝对莫如的存在如鲠在喉,皇帝对莫如母亲有情愫,求之不得。眼看着自己心上人嫁给自己臣子生了莫如,要让他留莫如一命不容易(爱屋及乌没那么容易)。
        怎么保全莫如呢?谢家不会为了莫如触怒皇帝,莫如母亲也不能直接和皇帝对抗(要避免皇帝愤怒之下伤害莫如),也不能表现自己对莫如的亲近(避免皇帝因为疑心她对莫如父亲有情愫而伤害莫如,毕竟莫如姓谢),所以莫如母亲选择了不亲近莫如以保全她。
        当年的莫如只知道第一个原因,是在母亲自杀后,她才知道了第二个原因。杜鹃院的存在以及各种物资供给,当年的莫如只以为是皇帝对宁平的复杂情感的一种体现。
        啰嗦一句:对谢家而言,莫如更多的是一个工具。
        她能体现自己价值,那就对这个工具好一些,给工具多一点权力多一点物质,否则……
        我私心里认为,谢家之所以不对莫如直言皇帝和莫如母亲的事情,一方面是觉得难以启齿,毕竟莫如母亲是谢家媳妇,但更重要的是,谢家不愿意违抗圣旨不愿意失去圣心。哪怕莫如表现出自己的价值,血脉和个人的价值在圣心面前,不值一提!谢家,是政治投机者!(也许莫如二叔除外)


        6楼2017-06-16 08:48
        收起回复
          嗯,应该是胡太后。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6-23 19:45
          回复
            又看了一遍千山记,发现一个或两个讨厌的角色——曹太后及她外甥女曹宫人。
            如果没有她俩那么闹腾,元宁帝的皇位不会丢,莫如也不能凭借她俩的罪名把元宁帝打入冷宫关起来,莫如也就不能执掌天下23年了。
            而且对比曹太后和胡太后,两个都是愚蠢自大的后宫女人。作为皇帝生母,两人的能力不相上下,结局的不同其实取决于他们的儿子——元宁帝与穆元帝。
            元宁帝面对曹太后可以说完全没有办法,只能予取予求。
            穆元帝面对胡太后,在不涉及国家大事的层面,算得上是顺从。而涉及到正事,比如立太子、立皇后等,穆元帝还是能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动摇的。
            (而且面对这种亲人的一哭二闹三上吊,你坚定主意不吃这套了,她就自然软下来不会用这套来要挟你了)
            (而一旦你退缩了顺从了,那你就等着听话一辈子吧。因为她们get到一点:你很吃这一套,你会因此听话)
            这两人当然有年龄的差别,穆元帝出场应该有30+,而元宁帝在称帝时才14岁。但是同样的14岁,穆元帝应该就在谋算扳倒辅圣、英国公府、平国公府这些有勇有谋的政坛高手了吧。
            穆元帝16岁亲政,打破英国公府与平国公府的平衡,最终平国公府被英国公府灭了,英国公府被辅圣灭了,辅圣自杀了。他开始执掌天下,而此时他不超过20岁。
            他当然亲近自己母族,亲近自己母亲,所以承恩侯府才能横行帝都近40年,所以他力排众议,甚至违背自己祖母遗诏,封自己母亲为太后。
            但同时他也有政治家的素质,母亲胡氏在辅圣自杀后处理不当,他立刻剥夺胡氏执掌后宫政务的权力;
            承恩侯府原世子参与英国公谋反,他也立斩不赦并且将世子分给二房;
            后宫妃嫔中,他也能平衡有度。哪怕是表妹胡氏,即便她最得太后宠爱,即便她生下二皇子,她也只是在临终前才被封为皇后,并且二皇子也没有被立为太子。
            就像穆元帝对谢莫如,他一点也不喜欢她,从长相到血脉。可是当谢莫如展现了自身能力的时候,他也会给予肯定或者说赏赐。
            千山记里面,我最喜欢莫如,喜欢她的坚韧她的大道直行,可是她能够通过“大道直行”得到自己想要的种种,一定程度上也离不开买主(穆元帝)是个明君吧。
            所以二刷的时候,发现穆元帝的可取之处~~~
            这也是作者的厉害之处吧,写出了人物的复杂性。
            声明一下:不是为穆元帝洗白哈,他有他的好,当然也有他的坏!


            10楼2017-06-24 20:27
            回复
              谢莫如未生子的原因 不是 穆元帝的不让 吧
              这个事情是谢莫如的主动选择,也是她的被动选择。
              穆延淳临死那章指明了,谢莫如在成为皇后之前一直服用避孕药物。而莫如这么做,就是为了保住性命。
              因为她知道,穆元帝对她的猜忌与防备,穆元帝能允许她做一个有嫡子的藩王妃,却不会接受一个有嫡子的太子妃谢莫如。更不会接受有嫡子的皇后谢莫如。
              母亲自尽以避免莫如和亲——莫如开始和穆元帝合作——穆元帝指婚莫如和穆延淳(注意:此时,这次指婚其实也意味着穆延淳失去争夺皇位的可能)
              母亲自尽让莫如更加明确要争夺更多的权力,避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指婚时莫如就下定决心要辅佐穆延淳成为太子甚至皇帝——因为穆元帝的猜忌和防备,莫如不能有子,可身为皇位争夺者,没有子嗣是一大缺陷,(所以成亲两年后,穆延淳说没有子嗣是天意,要顺其自然,不要侧妃时,莫如眼中泛泪,因为她知道,她注定要在两人之间插入别的女人,这是争夺皇位时她必须付出的代价)
              这个必须付出的代价,既是莫如的主动选择,也是她在这种情势下的被动选择,不是出自她的本心。
              只能说,人生有取舍。在争夺权力的这场战局里,莫如主动选择了不要孩子,既是安了穆元帝的心,也是为了之后穆延淳成为太子时,给自己争取更多的主动。如果莫如有孩子,当穆延淳成为太子时,面对那些反对莫如做太子妃的声音,穆延淳很难那么坚决了,就连莫如也很难那么坚决了。(比如太后他们把莫如的孩子养在后宫,逼莫如和穆延淳退让,莫如能怎么办呢?)
              所以,不生孩子,是莫如自己的选择,也是她的不得已和无奈。
              当然,你也可以怪到穆元帝身上,如果他不防备猜忌莫如就好了。
              可是换成咱们,能对莫如那么放心吗?毕竟,穆元帝设的局,导致莫如的外祖母自杀,导致莫如的外祖家被抄家灭门。这是多大的血海深仇啊。


              11楼2017-06-24 21:04
              收起回复
                我发现越写越能明白作者的思路了。
                我看第一遍的时候,没太明白穆元帝怎么会被李、于两人当年在辅圣这件事上的手脚给气得大病,反倒是给你回复的时候慢慢了解了作者的巧妙安排。
                首先是戾太子在穆元帝面前自尽,这就对穆元帝是个极大的打击,几个儿子里面,他花了最多心思的就是这个儿子,结果戾太子先是下毒害他,接着又在他面前自尽。---大悲
                其次,大阿哥献上的几个美人,先是一个长得像自己梦中情人的赵美人,接着何子衿的出现,让穆元帝是开心不已,真的上心了。---大喜
                最后,青松明月图带出李、于二人当年的手脚,这是来自心腹之人的巨大背叛,也是在告诉穆元帝;当年对辅圣的处理有误。
                而穆元帝是个极聪明自负的人,他这一生可谓是极顺利,有个绝世好爹,胡氏虽然时不时糊涂,可确实她也是把穆元帝放在最重要的地方。他才16岁亲政就能耍弄几大朝臣于股掌之中,之后生了13子一扫老穆家子嗣不继的情况,几个儿子在他面前也是和睦地兄友弟恭。
                可以说,朝堂、后宫、子女都在穆元帝掌控之下,结果,短短几年内,他寄予厚望的太子下毒谋害他不说,还自尽在他面前;好不容易多年后再次动心,正在此时,遭遇了来自心腹之人的巨大背叛,而他当年的处置其实是有错的。这些事都完全脱离了他多年来的掌控,大喜大悲之下,年近60的他,也很难再扛下去了……
                其实,对聪明自负的人来说,承认面对自己的错误和失败,非常难!
                就像当年的辅圣,她的自尽在我看来就有点无法面对自己的失败的意思。


                12楼2017-06-24 22:34
                回复
                  来个表情,点赞!! 昵称币专用回复,自带滑稽 ,复制粘贴,轻松获取!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7-07 10:05
                  回复
                    来个表情,点赞!! 昵称币专用回复,自带滑稽 ,复制粘贴,轻松获取!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7-07 10:06
                    回复
                      其实我有点想不通一点,为什么穆元帝容不下莫如生嫡子坐上太子妃皇后。这简直令人费解。。照常理来说,一个媳妇嫁到家来,只有在她生了孩子,才算融进这个家吧,想一下,她会为了自己的孩子而全心全意为家里服务,毕竟这个家以后是自己孩子的。。结果,作者告诉我,为了防止莫如弄权专权,不让她带着嫡子上位。这样更不安全好吗,想想对于一般人(虽然莫如不是一般人,但是在穆元帝就是小人之心看莫如),如果坐在位子上的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能全心全意的好好辅导孩子吗?任何人心里都会犯嘀咕吧。。怕是这样更容易做出庶子上位后,有能力的嫡母夺权专政。因为在这种不是自己亲生的情况下,狠心起来跟他抢家产不是更容易,更无顾忌???。。。真是违背常理啊。。。


                      IP属地:云南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7-07-20 21:50
                      收起回复
                        还有一点。。。莫如怕穆元帝害她所以不敢生孩子,就说明当时那个时代,可以掩人耳目地去母留子。。那么,为什么老五杀凌霄还选择这么高调?完全也可以掩人耳目嘛。。还有,小六临死前也想杀曹太后,到最后怕新君心里有疙瘩没杀,那也可以选择掩人耳目的杀啊。。难道就穆元帝有这个本事,他的儿孙就不会???还是侧面烘托出穆元帝的阴险狠毒?还是作者双标,对待女主就各种艰难,对待其他人就是阳光。。。。。真心感觉,莫如想登山权利至高峰,生孩子的是最有利的。。。作者硬是给出的不生孩子的理由真心太牵强,至少说服不了我


                        IP属地:云南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7-07-20 22:01
                        收起回复
                          还有一点。。。莫如怕穆元帝害她所以不敢生孩子,就说明当时那个时代,可以掩人耳目地去母留子。。那么,为什么老五杀凌霄还选择这么高调?完全也可以掩人耳目嘛。。还有,小六临死前也想杀曹太后,到最后怕新君心里有疙瘩没杀,那也可以选择掩人耳目的杀啊。。难道就穆元帝有这个本事,他的儿孙就不会???还是侧面烘托出穆元帝的阴险狠毒?还是作者双标,对待女主就各种艰难,对待其他人就是阳光。。。。。真心感觉,莫如想登山权利至高峰,生孩子的是最有利的。。。作者硬是给出的不生孩子的理由真心太牵强,至少说服不了我


                          IP属地:云南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7-07-20 22:01
                          收起回复
                            你错了 谢莫如掌政20年 不是23年 有一章说了永福公主不会想到元宁三年的那个大动荡


                            来自手机贴吧19楼2019-03-13 01: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