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作吧 关注:1,269贴子:32,461
  • 23回复贴,共1

我与《诈欺猎人》——纪念《诈欺猎人》完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


IP属地:福建1楼2017-05-26 12:02回复
    一:前言
    2017年3月8日晚20点50分 我的《诈欺猎人》完结了。
    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打这句话了,那时候要好的朋友都被我烦了一遍了吧,当时激动的心情,到现在依然没有改变。那一天,盼望已久的《诈欺猎人》系列的最后一本,完结篇,终于寄到了我的手上。在等待结局的日子里,其实心里总是隐隐不安的,因为之前接触的很多作品,毁在了结局上。合上最后一页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结局,完美,我很少用这个词,但是现在可以用一回了。

    我认为,漫画也是文学。这个观点,每当读完一部优秀的作品后,都会更加确定。下面,就让我带各位进入《诈欺猎人》的世界吧。
    二:引子
    十多年前,在我家对面商铺里,发生过一起不为人知的诈骗案。
    其实,大多数路过的人,可能都没有注意到,因为涉案的店铺,看起来离诈骗案太遥远——那是一家玉米窝窝头连锁加盟店,(品牌名字已经记不清了)——而且生意非常不好。是的,当时的我偶尔路过的时候,也觉得奇怪:要知道,那个时候,“养生”这个概念还不存在,人民群众也是刚刚富裕起来——端起碗,是要吃肉的——那是个白面馒头都没那么好卖的时代,实在想不出,有什么人,会去买窝窝头忆苦思甜。
    某日,我在本地的报纸上,看到了一篇小小的报导,是记者对玉米窝窝头连锁店的调查。其中提到,大多数加盟店在开张之初、短时间的试开期内生意都挺火爆,但是时间一过,就门可罗雀;而大多数店长都认为,主要商品玉米窝窝头实在不对人民群众已经逐渐变叼的口味,有的尝试自己作粽子一类的食品卖,但很快就被总店警告、要求停止售卖自制商品;而沉重的加盟费、货款,已经压得店主们无法喘气了,但是却被合同期限束缚着无法脱身。但是这篇报导,现在想来,实在有点浅薄——所有的分析调查都浮于表面,而且,记者甚至不敢断言,店主们就是落入了一场骗局;自然,读者更不能指望了解骗局的全貌及运作方式。
    几年前,我的朋友刺猬君向我推荐了《诈欺猎人》。在第六卷当中,我第一次看到了一个奇特的词组:“特许连锁店经营诈欺”。阅读中,我立刻回想起,对面那家可怜的小店——那时,早就关门大吉了。凭着记忆慢慢对照,我想,十多年前的谜,有了答案了。
    二者有多相似?
    1:在一开始都向受害人画了一个大饼,并提供优厚的条件,至少看上去如此。



    IP属地:福建2楼2017-05-26 12:03
    回复
      2:就算商品都不对路,生意很差。但是依然要定期向总店进货。(漫画的例子是清洁公司所以是清洁用品,而窝窝头店自然是玉米粉、面粉之类的原料,以及印有商标的包装纸、塑料袋等等)。



      3:店主尝试卖能卖出去的商品的时候,总店都不允许。

      4:店主被合同绑住,无法中途退出

      等等等等,还有很多。但实际上,《诈欺猎人》中的内容要多得多,要完整得多。
      比如:一开始暗藏的各种陷阱

      比如,让受害者求生不能的条款

      比如,事后要如何收场。

      而在附录的白鹭档案中,阐述得更为系统。当年蜻蜓点水的记者,与此完全不能相提并论。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眼前这部作品的分量。


      IP属地:福建3楼2017-05-26 12:03
      回复
        三:诈欺猎人:取材做到了极致
        “取材”这个词对读者来说,往往意味着停更,所谓“外出取材下周休刊”;当然,某些长期休刊的作者,取材早就已经没办法当借口了。但对我来说,取材意味着作者对题材的责任。
        《诈欺猎人》并不是第一部涉猎金融的漫画。夏原武曾经看过不少金融及黑社会题材的漫画作品,但是那几乎都是描述有超能力的主角用非常手段去解决问题的作品,可现实里的受害者又怎么可能依靠超能力来得到伸张呢?此类作品只会让金融业者和黑道流氓不屑,这激起了喜爱漫画的夏原武的创作动机。因此,《诈欺猎人》里介绍了形形色色的诈欺手法,下到强买强卖的“送货诈欺”,上到狙击银行的“LC诈欺”;小到骗路人零钱钢镚的“募捐诈欺”,大到受害人数和涉案金额都破日本记录的“和牛委托诈欺”;旧到已经成为笑柄的“是我是我诈欺”,新至刚迎元年的“剧场型诈欺”;种种手法,有的繁复,有的简单;有的要看上好几遍才能明白其原理,有的合上书就可以出门尝试实践;有的手法令人觉得简单得不可思议,有的手法却需查阅相关法律和金融书籍。但它们有个共同点:真实。夏原武本身是个调查记者,在取材上力求尽善尽美,讲述的手法都不是他想象杜撰出来的,而是有着大量现实案例作为原型和基础。为了获取新型诈骗手法的资料,夏原武曾在香港、台湾采访调查,甚至被当地的黑道抓起来禁锢;另一位作者黑丸也说过,她和夏原武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夏原武就介绍了几位作民间信贷的人士给黑丸认识,希望对黑丸的创作有所帮助。其中,还有一名作赃物买卖的,他深沉的眼睛给当时年仅23岁,还是个刚出道的小姑娘的黑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黑丸坦诚,这给她的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参考性。

        桂木复杂深沉的眼神,是不是参考了那位赃物商呢?
        真实的手法,翔实的材料,给读者介绍了一个以前闻所未闻的世界。读者能从中认识到,诈骗离自己有多近。
        形形色色的案件里,最具代表性的是“和牛委托诈欺”。“和牛委托诈欺”是《诈欺猎人》第二部《新·诈欺猎人》第15卷开始的篇章,原型取自“安愚乐牧场”事件。2011年,安愚乐牧场突然宣布破产,一个惊天大案才就此暴露。该事件是目前为止日本最大的诈骗事件,涉案金额达4300亿日元,远超之前的top1 “丰田商事事件”的两千亿。波及人数更是超过丰田商事的三万人,达到七万三千人,每1700名日本人当中就有一个该事件的受害者。讽刺的是,因为规模巨大,警方直到两年以后,2013年才正式宣布安愚乐牧场是骗子公司。而早在事件败露的2011年当年,夏原武就访问了安愚乐牧场被害人对策律师团团长、律师纪藤正树,获取了珍贵的资料。

        二人合照
        2012年,彼时人们在大众媒体上还只能看到些安愚乐牧场的、无关痛痒的新闻;而一股暗流则在悄悄的涌动——《新·诈欺猎人》开始了“日之浦青空牧场”的故事,这自然是安愚乐牧场的化名。故事里,处处体现着夏原武和纪藤律师的讨论,抽丝剥茧,为读者揭开了钱权交织的厚纱。
        如,这案子的特殊性——储蓄性大于投资性。


        牧场饲养和牛不得要领




        宣传手法



        IP属地:福建4楼2017-05-26 12:04
        回复
          四:人物塑造
          4.1:主要角色
          多年前,有人提出了这么个观点:日漫就是卖角色的。持这种观点的人们自认为发现了日漫的本质,把这当做日漫(甚至动漫)低俗、低劣、幼稚、无聊、没营养的论据。这种观点曾红极一时。
          实际上,这种观点是不公平的。所谓日漫(动漫)卖角色,实质上和文学、影视中的塑造人物并没有任何区别。我们不妨想想:提到《水浒传》,是不是就想到了武松鲁智深宋江?提到《无间道》,是不是就想到了刘德华的刘建明、梁朝伟的陈永仁;其他,诸如《西游记》的孙大圣,《天龙八部》的三兄弟,也不外如是。创作,塑造人物是最重要的。动漫上的创作,并不例外。
          当然,近些年来的萌肉风气日盛,塑造一个丰满的形象,似乎已经不重要了;现在流行的做法,我只看到一个外表可爱,而浑身贴满名为“属性”的标签的角色粉墨登场,时不时像发情的雄孔雀开屏,展示着身上的标签。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堕落,一种悲哀。
          《诈欺猎人》的人物塑造非常好。《诈欺猎人》可以说是一部群像剧,不但主要角色形象丰满,间中又有细节衬托,使心理刻画入木三分。每个章节过场的诈欺案受害人的焦虑与无助、诈欺师的磨刀霍霍也是活灵活现,体现了夏原武阅人之丰和取材之细。下面,就让我评判一二。
          黑崎

          曾经是诈欺案的受害者,因此而家破人亡,但之后黑崎居然作了诈欺师,并且成了狩猎“白鹭”的黑鹭。但黑崎却不是为了报仇,而是为了赎罪,或者说,让心里,好受点。黑崎制裁了多少只白鹭,但这不过只能稍稍弥补他内心的空虚。他过去从没为家人做点什么,现在,狩猎白鹭是他唯一能为死去的家人们作的了。但黑崎也明白,成为了诈欺师的自己,就是对家人们最大的背叛,所以他生活里处处有自虐的迹象,甚至,一个劲的抵触他人的好意。黑崎看透了人情冷暖,但最终,还是个人,还是个年轻人,还是个想回家的年轻人。黑崎是上上人物。
          吉川冰柱

          黑崎对谁都戴着面具,但是对着冰柱,他却能显露真我。冰柱是照进黑崎漆黑内心的一束光,尽管微不足道,但黑崎的心里慢慢感受到光的温暖,尽管他一直不承认。在这段感情中,冰柱一直是主动的。她的小小心愿,也只是让黑崎知道,还有个人在关心着他,还有人在想念着他,不管黑崎在哪里,甚至,死在哪里。此段告白之苦涩,有情人心里口里自知矣。所幸,倦飞的黑鹭最终必将停留栖息于冰柱之上。冰柱是上上人物。
          桂木敏夫

          “我就在这里”是桂木老爹对黑崎的永远的承诺,简单一句话,给当初刚刚家破人亡的黑崎有了活下去的目标。面对黑崎这么个背负血海深仇的孩子,桂木老爹从来坦坦荡荡,不闪不躲。百年树人,但桂木五年以来栽培黑崎,心中完全明白,日后不免死于黑崎之手。但黑崎有事,桂木向来大包大揽,保他周全,生死仇亡,在桂木眼里好似过眼云烟。人中龙凤,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桂木是上上人物。
          早濑

          桂木的保镖早濑的戏份不能说少,但作用委实不大。其个性沉默寡言,并不十分突出。不过,早濑曾指出,桂木对于黑崎的偏爱,源于“对黑崎的人生有所亏欠”,纵观全篇,此可谓一针见血。仅此一节可见其心性智慧,可列上中人物。
          白石阳一

          从白石的外形、经历等方面来看,白石阳一应该是夏原武在作品里的化身,和罗琳之于赫敏一样。白石行为处事,颇有些前辈高人之感,无往不利,经手的都是数目上亿的大案。然多智近妖,令人有点喜欢不起来。白石是上上人物。
          小黑

          九品论人的不少,但论到了宠物猫的,恐怕这还破天荒是头一遭吧?小黑是黑崎从无良宠物店里带回来的,黑崎的伴侣。尽管受到全屋人的宠爱,冰柱更是照顾备至,但小黑的地方还是黑崎的房间,黑崎的床头,小黑一定会回到那里,此一幕绝倒。

          小黑是一只可爱的上上猫咪。
          神志明将

          神志明警部补是一个被浪费的人物,在《诈欺猎人》的世界里他处处碰壁,徒劳无功,非他之过,实乃作者命不在神志明。神志明是中上人物。
          鹰宫辉

          鹰宫是个管说不管做的温室花朵,本以为能有什么惊人之举掣肘黑崎,到头来也只敢磨磨嘴皮,遇到事情立刻惊慌失措,大失风度,贻笑大方。鹰宫辉这种人,现实里不知道有多少。鹰宫辉是中中人物。


          IP属地:福建6楼2017-05-26 12:06
          回复
            4.2:受害人与加害者
            《诈欺猎人》对于受害者心理的刻画,有很大的警示作用。“我不会被骗”、“我怎么会被骗呢?”这种莫名其妙的自信是大多数受害者的心态,甚至不少受害者,连“骗”这种事,都没有想过。在现在信息如此发达的社会里,他们肯定能通过电视、报纸上接触过类似案例。但一方面,新闻报导实际很有限,关键手法很少详细报导;加上为了新闻的趣味性,很多报导都有意无意地倾向于把受害者塑造成头脑简单的***笨蛋,而毫不考虑受害人当时的环境和骗子的手段和话术的作用;并且,都市传说、甚至是一些科普节目当中,出现了用根本不存在的“迷魂药”、“迷魂粉”来“控制”受害人的桥段;这种不负责任的报导让观众对骗更加不放心上。另一方面,受害者本身也缺乏相关知识,例如高利贷诈欺里的受害者,往往连利率都不会算,甚至对利率的高低毫无概念。并且,受害者往往把所有的人都当成“好人”,毫无心防,对陌生人也完全信任,毫不怀疑——但是,被亲戚朋友出卖的人都不计其数,何况陌生人。

            再者,部分受害者就算有所怀疑也会抱着侥幸心理自欺欺人。这时候的受害者就好像一个快要输光的赌徒,不愿承认自己的失败,只好赌自己并没有受骗,当然到了最后,也只有输光。

            而骗子对受害者是毫无怜悯的。他们心里想着是“为什么你要被骗?”

            他们自诩为捕食者,毫不留情的啄食猎物。他们所倚靠的关键因素,就是自身的知识,比如,在“诉讼诈欺”里,合同要怎么写才能误导对方,又要怎么利用法律条款的漏洞“控告”受害者,这些不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是根本想不到、做不到的。然而,知识是把双刃剑。他们可能从来都想不到,最终还是要栽在自己的能耐上。黑崎的狩猎里,往往会使用以牙还牙的手法,把恶果送回到加害者手里。为受害者、为读者,出一口气。


            IP属地:福建7楼2017-05-26 12:06
            回复
              5.3:生活里的防范
              改革开放是历史的转折点。改革构建了适应开放世界的内部结构,对外开放则是新中国走向世界的正式一步。改革开放是伟大的进程,通过对外交流,中国与外国都得到了广泛的交流,政治、经济、文化、都因此获得了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只有好的、正面的、积极意义的交流;台面下,异色的、负面的也在交融,其中,就有诈欺手法。近几年来,我发现很多流行于外国的诈欺手法见诸报纸,甚至有一些还在国内进化出了变种。下面取几个例子详细说明。
              5.3.1:是我是我诈欺、双重诈欺。
              “是我是我诈欺”得名于这种方式最初是由最简单的打电话给受害者,进行诸如“是我啦,我开车撞到人了,借我多少多少钱,我现在走不开叫朋友去哪里哪里拿”等模式的对话,以此来骗取金钱。这种诈骗方式在21世纪年初期就已经席卷全日本;2004年,此类诈欺案的涉案金额超过150亿日元,此类手法的受害者不但没有因新闻曝光而逐年减少,反而发展出了诸如“剧场型”、“恐吓型”等诸多变种,而使受害者于金额逐年增加。为此,《诈欺猎人》在2005年2月推出了紧急企划,以增刊号的形式发表了《是我是我诈欺完全解析》(中文单行本收录于第六卷最后),详细剖析了“是我是我诈欺”的背景、模式并针对该种手法给出了防范建议。

              夏原武指出,以诈欺手段来说,是我是我诈欺是最不入流的方法。因为该种方法实际上是由地下钱庄业者想出来的,一开始是以虚构债权或者网络交友见面后才发现是收费服务(类似强买强卖)等借口,以电子邮件或者电话进行胁迫。比起诈欺来说,更偏向于恐吓勒索。因此,在诈骗手段中,技术含量实在太低,因此被认为是不入流的。实际上,国内这种手法的主要受害者也是以老太太、学生等心防较为薄弱的人群,在许多新闻评论中,视此为“智商筛选机”。此类手法的横行,是银行金融业以及通讯行业发展的副产品:日渐发达的通讯业使得获取能隐藏身份的电话号码、手机号码变得容易、银行业的发展金钱转账也变得简单许多。
              解析的最后,夏原武说这种案件实在不入流,没有多少深入挖掘的价值,暂不打算让黑崎吞吃此类白鹭。但是后来,随着“是我是我诈欺”的发展日趋繁复,夏原武在“双重诈欺”(指对已经受骗的受害者再一次进行诈骗)、“剧场型诈欺”(是我是我诈欺进化版,不再是单一人假冒被害者亲友,改由多个人假冒诸如律师与医生、证券或者商品的卖家与买家,一对多地进行诈骗,提高得手几率)等章节里,都引入了“是我是我诈欺”或者其变种。
              5.3.2:M资金诈欺
              M资金诈欺的特征是紧跟时代潮流,让被害者认为“真的有这么一笔见不得光的巨大财富也不奇怪”,作品中,骗子选择了以“ODA还流资金”为幌子。ODA就是政府开发援助金,一般指发达国家支援发展中国家建设发展的优惠贷款或者赠款。作为发达国家,日本每年自然会有ODA的预算编列,那么,编列的钱,是否都用于当地的建设呢?会不会有要员、贵胄等拿了回扣性质的“还流资金”呢?政治上的脏钱还少了吗?ODA有回扣有什么奇怪的?骗子利用的,正是这种心理。
              在我看来,M资金诈欺和经典尼日利亚王子骗局颇有相似之处。都是假冒手握巨额财富的王公贵族,许以高额回报要求被害者给予手续费等方式。不同的是,尼日利亚王子以电子邮件为手段,目标是普罗大众;而M资金诈欺,则敢于与被害者进行会面,目标则精确狙击具一定规模的公司企业。实际上,此类手法中,最讲求的正是门面。“贵族人物拥有的”豪宅(实际上是租的),豪车(同)是最基本的东西;有些时候,骗子具有的身份,居然是真的!例如,作品中,设局的七名白鹭当中,有的是大公司的要职人员(实际上已经离职)、有的是国际友好团体负责人(实际上是个空壳团体)、有的是政治家秘书(实际上也早就离职了),甚至,还有一位真正的外国大使馆职员(小国大使馆的职员可以比较轻易地用钱收买,在大使不在的时候才请受害人到大使馆会面)。并且,在会面当时,扮演贵族身份的首脑还会说一些大而无当的套话,在气势上彻底打破受害者心防。总之——能多高大上就多高大上,只要能让被害人相信这是真的。

              国内也出现过类似案子,但是准备工作则简陋得多,打的幌子更没有这么“潮”。因此,锁定的目标人群标准自然也只能降低。2013年,7名骗子成立了投资公司,女首脑王英兰假冒清朝公主,自称拥有被冻结上千亿的清朝皇室财富。用假冒的公主服饰、假金条、假美钞等道具骗取了6位60岁以上老人572万元,借口当然是“用于解冻的手续费”。


              IP属地:福建9楼2017-05-26 12:07
              回复
                六:冰柱纪
                最后,我想谈谈女主角,吉川冰柱。
                冰柱作为女主角,着实有些憋屈。戏份上,她还不如桂木、神志明这些配角;因为电视剧的改编刻画失败,很多通过电视剧而关注漫画的读者也非常不喜欢她,让她承受了很多本不该承受的谩骂和批评。

                日剧版扮演者:堀北真希
                但是,在这部背景和故事都显露出残酷与冰冷的作品里,冰柱的存在让人感到一丝温暖。也许正因为冰柱很清楚,一个立志作检察官的学生和一个诈欺师,是很难有结果的。所以冰柱对黑崎的爱,是非常纯粹的,无所求的。“就算我当上了检察官,或者你被警察抓了,又或者是你,在很远的地方死了,也一样。我只希望你能够记住,在这世上,有个人一直把你放在心上。”这是最温暖的话语。特立独行的黑鹭冷冻的心,慢慢被融化了。

                在这段感情里,冰柱一直是主动的。而黑崎却是抗拒的。身背血海深仇的黑崎,抗拒着家庭,抗拒拥有家庭。直到有一次,黑崎眼看大仇得报,但最终落空。巨大的挫败感让黑崎失控了。面对着濒临崩溃的黑崎,冰柱什么也没说,仅仅是抱紧黑崎。黑崎终于不再抗拒,像个孩子一样,靠在冰柱身上。冰柱的爱确实就像母亲一样,纯粹,无所求,温暖。


                后来的黑崎,终于不再像刺猬一样抗拒,对冰柱的感情也慢慢显露出来,冰柱受伤了黑崎狠狠报复,冰柱有危险了黑崎冒险亲自现身救人。但是,正式回应,却一直到了临近结局的时候。彼时黑崎马上就要逃往外国,前途未卜。“你以前跟我说,假如有朝一日我金盆洗手,遇到一个愿意接纳我所有过往的人,也许我就能建立自己的家庭,去开启一段新的人生。原本我只觉得那种话不过是小屁孩的痴人说梦,因为那根本就不可能,我也没想要那样的未来。可是,假如,假如太阳从西边出来,我这种人也配得到那样的人生,那么,我会想要你跟我一起过。保重咯,冰柱。”、

                “我知道再会飞的鸟儿,也有疲累的时候。迟早,他也会厌倦,厌倦在黑夜中不停地飞翔,而决定收起翅膀,找棵树,落下来休息。”这是冰柱的期待,还是一样的纯粹,不愧是冰柱,一个闪耀着光芒的女性。
                七:结语
                其实,《诈欺猎人》在日本,2014年就完结了。中文版迟到了三年,终于在2017年2月中完结了。同年3月,我的《诈欺猎人》完结了。现在,我又迎来了一次完结。
                在写作的期间,辱母案、校园贷等新闻,可谓纷纷扬扬。我想把我对这些案件的一些思考,也一起呈现出来。本来是想简单地写篇图文并茂的漫评,但写着写着,越来越像论文,越写越长。索性就比照论文的格式分章分节。虽然我知道,这样看的人,只会更少。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里,漫画的内涵价值只会越来越难获得认同。
                但是我就是不服。


                IP属地:福建11楼2017-05-26 12:07
                收起回复
                  的确是神作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7-05-31 09:53
                  回复
                    @BW黑字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7-06-07 01:50
                    回复
                      “但是我就是不服。”
                      虽然楼主有些观点我不同意,但对漫画的认真态度还是很值得我敬佩。赞一个。


                      15楼2018-05-12 22:43
                      回复
                        想搜搜看这个漫画好看不,看到有人这么认真的写了帖子,看来值得一看,至少值得尝试一下


                        IP属地:甘肃16楼2018-09-08 19:29
                        回复
                          @BW黑字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0-03-10 12:03
                          回复
                            lz宝条和桂木最后的结局是什么,男主怎么扳倒宝条的?完结篇找不到资源,只能靠问了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21-09-09 23: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