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教育吧 关注:128贴子:560
  • 0回复贴,共1

“早恋”这个说法就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520表白日要来了,想起了青春年少的我们
好羡慕穿校服的小情侣,跟彼此说话还带着腼腆……竟然有点后悔当初没有早恋,出来学校才知道原来对象那么难找。说多了都是泪,又被我妈催婚了!

长大了才发现,学生时期懵懂的感情也许是这辈子最美好最纯洁最真挚的了。无关欲望,无关利益。喜欢就是喜欢,没有什么合不合适!
对于孩子来说,恋爱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
每个班都有!
芳芳(初二):每个班都有吧!我们班就有好多对,大家都知道的。有一对还挺出名的,小黎追果果的时候,用纸折了一朵玫瑰花送给她,上面据说还写的是“我虽然不是高富帅,可是我有一颗爱你的心。”大家经常私下开他们玩笑,谁谁女/男朋友来了。
小题大做!
莉莉(高一):我觉得没什么!就觉得他很理解我,我们也没有像大人说的影响学习,他是班级前五,我排二十多,他经常给我讲题,我和他一起进步,约定了以后都上北京的大学。但我妈知道后,一直开导我,我发个信息问问作业她都紧张的要命。我真的想说,妈,你太小题大做了。

对于学校来说,学生恋爱必须扼杀在摇篮里!
让家长安心,让同学们静下心来学习,让学校升学率不受影响。
某高中教导主任:学生早恋问题,学校非常重视,为了对得起家长的信任,为了让孩子的未来更明亮,早恋必须严厉打击。一经发现,叫双方家长来校配合教导;再次,回家反省一个月;三次发现,立即开除,警示全校。
学校的规定是严格的,但仍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触底反弹,叛逆重现,越压制,越好奇,越疯狂。

对于家长来说,早恋就是洪水猛兽!
“早恋”百害而无一利,不该出现在孩子的生活中!大部分中国父母对于孩子的恋爱问题都做不到坦然。对于早恋都持反对态度。
小林妈妈:孩子早恋被老师发现,叫家长到学校了解情况,我当时真的羞愧死了,怪自己没早发现,怪孩子不自律。孩子高二了,怕耽误学习,影响明年高考,为此我和他爸商量放学轮流去接她,手机没收,家里断网,连盯了半个月,孩子从最初的闹脾气到后来的漠然接受,我知道她难受,但我没办法,我只能这么做。
相信很多家长会和小林妈妈的做法一样。但小E想说,无论对待什么事,最重要的不是禁止孩子去做不对的事,而是引导他去做对的事。
也有开明的父母:
早恋这个说法就够**的!
著名演员黄磊在一个采访中提到:“我女儿如果15岁谈恋爱,我觉得正常,我不觉得是早恋,青春期,情窦初开,懵懵懂懂的感情是美好的,‘早恋’这个说法就很‘**’。她有她的人生,你只要告诉她什么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往健康的方向去引导,包括性的教育。”
正确看待,正确引导。尊重他,让他知道任何一种选择及其选择的后果,不干涉并不代表放任。思想开放开明地教育,才能引导孩子三观正,对待事物的看法都将截然不同,视野会更开阔些,人生更美好。

学生懵懂青涩,家长避如蛇蝎,学校身不由己!中学生的恋爱,就是一场赌博,参与进来的人都无法轻易脱身。
记得之前看过很多美剧,剧里经常有学生恋爱的情节,家长们也习以为常。但为什么我们国家就完全不行呢!如果批评家长把“早恋”妖魔化,还不如说是中国式的青春欠孩子们一场恣意的爱恋。
什么是中国式的青春,正如《中学生行为守则》明确规定,高中生即便成年之后也不允许谈恋爱。十八九岁的孩子正值青春躁动,哪怕是平时最乖巧的孩子,也不免偷偷瞅几眼自己心仪的异性。在我国这样“正常”的事情,却明令禁止的,因为假如这个时期花前月下,怎么对得起“高考”呢!

我们的中学时代,彼此守护着自以为天大的秘密,不为老师理解,不被家长接受,在学会承受和理解之后,我们也就长大了。无论爱情还是友情多么刻骨铭心,参加高考,走向社会才是唯一的结局,这就是现实。
如果孩子“早恋”来袭,作为家长的你该怎么办?
正确区分男女同学的交往和早恋的界线
很多时候,男女同学之间有一点密切的交往,家长就认为是早恋。其实,早恋和男女交往过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很多人把男女交往密切定义为早恋,把没有的事说成有,这对当事的孩子是不公平的。
分析孩子早恋原因
找出孩子早恋的原因,尤其是家庭方面的原因。比如有的孩子是单亲家庭,有的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吵架,有的父母中有一方常年在外,因为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孩子不得不通过外界寻求理解、寻找感情寄托。只要多方面分析原因,找到症结所在,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尊重理解、平静对待
在理解的基础上赢得孩子的信任,以关怀爱护的态度亲近他们、帮助他们。允许和鼓励孩子与异性的正常交往。尊重他们的隐私,加强沟通,学会倾听。控制情绪,不要指责和辱骂,激化矛盾。平静对待孩子的恋爱问题,帮助孩子调整心态。

科学指导
帮助孩子订出自我约束的守则并监督其遵守!对孩子的盲目冲动心理,要给予指出。有针对性地指导其正常交往。通过自身、周围人、影视剧中人物等具体事例帮助孩子分辨,判断情感投放的对象,入情入景入理地进行情感指导,比讲道理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多参加业余活动
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旅游,分散注意力,培养他们正确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孩子学会与异性同学交往,在活动中得到足够的情感满足。感受风土人情、体验人生百态,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现实生活的位置,聊梦想、聊责任、聊未来人生的发展方向。
每个人的人生各有不同,无论是你身处何方,走向何处,青春却是所有人共同经历过,共同缅怀过的人生必修课。孩子恋爱不可怕,疏导比制止更重要!
关注中国移动和教育官方微信(cmedu10086)参与更多互动!


1楼2017-05-19 14:2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