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报道,上海市某民办中小学在学生面谈过程中,让家长做问卷调查。有网友调侃:怎么感觉都不会,幸亏我只是个孩子!

给家长们的“考题”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做考题还算好的,网上还传出有学校二面要看家长身材的。求家长心理阴影面积!

说到底这是从家长的“肥胖”预见孩子的“肥胖”问题。现在孩子肥胖问题越来越普遍了。
标题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目前在我国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体重数据。较普遍采用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
【身高(厘米)-100】×0.9= 标准体重(千克)
【第二种】
男性:身高(厘米)-105= 标准体重(千克)
女性:身高(厘米)-100= 标准体重(千克)
以上两种计算方法,基本已被广泛采用。
另外,军事科学院还推出一计算中国人理想体重的方法↓↓↓
北方人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50)×0.6+50
南方人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50)×0.6+48
这一计算方法,似乎比较适合南北地区中国人。
小明上初二了,身高168,这在女孩中是最理想的身高啊!等等,还没说完,呃,体重也是168,而且是男生……

造成小明肥胖的原因都有什么呢?小E分析了一下:
遗传
小明爸爸就属于肥胖人群,体重从来没低于过200斤。专家说父母有一方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可能性有32~34%;父母双方均为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发生率上升为50~60%。
爸爸表示:怎么能怪我,你爷爷也胖!

生活习惯
家里虽然说条件一般,但在吃的上从没亏待过,一家子都是吃货。最关键的是不节制,吃肯德基,以可乐代水……小时候,爷爷奶奶总怕他吃不饱,每顿饭都吃很多,导致孩子胃口变大,想节制也不容易了。这些生活饮食习惯也是小明发胖的原因。
缺乏锻炼
小明没啥兴趣爱好,就喜欢玩儿电脑。去公园跑个步,比让他多考20分还难,就是 从 来 不 运 动 !而且,据统计60%儿童肥胖和每天超过5个小时的看电视、玩电脑有关。
小E想说:你不胖谁胖!
医疗和药物因素
患有甲状腺、肾上腺、心脏和肺部等疾病会导致肥胖。治疗这些疾病的类固醇药也会导致肥胖。(此条不针对小明)
肥胖也有很多危害,小明妈妈注意了!
1影响身体健康,发病率增加
肥胖孩子的空腹血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孩子,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率为46%,长期的肥胖容易导致糖尿病;
40%的肥胖孩子并发了脂代谢异常,这是高血压、冠心病、胆石症、动脉粥样硬化的诱因;
将近一半的肥胖孩子已出现了脂肪肝,造成了肝功能的损害;
肥胖还会引起心肺功能不全,性发育异常。
2影响心理健康,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青春期是人体塑造体型的良好时机,肥胖却给人以“臃肿、懒散、笨拙”等印象。心理测试显示,肥胖孩子的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心,容易自卑。他们比正常体重的孩子有更多的焦虑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差。
3影响学习精力,导致效率降低

肥胖的青少年体内积聚脂肪过多,耗氧量要比正常人高出30%~40%,体内氧气"入不敷出",就会出现无精打采,容易疲劳,嗜睡,精神不易集中,影响学习效率致使成绩下降。
最近小明真的感觉要减肥了,除了被以上危害吓到,最重要的是初三中考有体育考试,向来体育不过关的他开始慌了。小明应该这样做↓↓
调节饮食习惯

1、不要暴饮暴食,少食多餐
家长不能填鸭式强迫孩子吃,这样很容易使胃容量增大,饮食过量,营养过剩。建立正常饮食制度,按照孩子年龄,合理安排一日的饮食,避免过于油腻、油炸食物及过多淀粉类食物。
2、均衡饮食,吃肉也要吃蔬菜
肥胖的孩子大多都喜好吃肉,不喜欢吃蔬菜,这使得肥胖孩子严重缺乏某些营养成分。要均衡饮食,肉和蔬菜都要吃。父母在设法让孩子多吃蔬菜的时候,自己也要做好榜样,不挑食。

【黄瓜】具有清脂的作用。
【鸡蛋】增加人体所需的蛋白质。
【豆制品】醋豆是儿童减肥的好食品,醋豆里的皂素能排除黏附在人体血管上的一种脂肪,并能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菱角】含有丰富的淀粉,葡萄糖,蛋白质,维生素等。
3、多喝果汁和水,少喝甜饮料
肥胖的孩子大多酷爱喝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这些饮料含糖多、含热量高,喝多了,不发胖才怪。控制孩子喝碳酸饮料是帮助减肥的有力方法,要多喝水或者现榨蔬菜汁、果汁。
运动!运动!
针对小明这种情况,是要制定一个长期的运动计划的。最开始可以:
课间,打篮球/体操
晚饭后,慢跑/快走40分钟
周末,游泳一次/跆拳道课程一节
注意:每次运动中间可以停止,但最好一次持续做完;如果不能每天做,最少两天也要做一次。
对于大部分孩子减肥来说,小E有几个建议:
第一步,减少在看电视、玩电脑上的时间,宅在家× 走出去√
第二步,如果开始跑步困难,先从散步——快走——慢跑,循序渐进的展开运动。
第三步,和小伙伴们打篮球、踢足球、游泳也是很好的减肥方法,还能促进身体发育!
第四步,如果孩子不喜欢一次做40分钟的运动,那么一天四五次,每次10分钟,也能达到健身的效果。
家长积极配合
1、家长积极配合,帮助孩子达到减肥的目的
在休息的时候,以身作则,陪同孩子做一些体育锻炼,争取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如:放学回家后锻炼不少于30分钟(晚上);假期锻炼时间每天不少于2小时(跑、跳、走、爬、游泳等综合运动);做到能爬楼梯不做电梯。能步行不坐车。

2、父母、祖辈的意见要统一
争取所有家庭成员的支持,尤其是要搞定爷爷和奶奶。父母一边督促孩子减肥,爷爷奶奶在背后给孩子补充营养多多,甚至直接对父母的做法直接予以否定,那么,减肥之路必定阻力重重。
肥胖不是病,但胖起来要命啊!小明的例子不是个案,希望各位家长引以为戒。

哪个孩子也不想被冠上“肥胖”的帽子,很伤自尊的好吗!快点动起来吧!

>>好文章要强推<<
教室座位对孩子学习成绩影响这么大?!
与青春期孩子相处的6大忌讳,家长一定要知道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