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经》
·经序·
【原文】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曰佛。轻举能飞,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即遣使者张骞、羽林中郎将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至大月支国,写取佛经四十二章。在第十四石涵中,登起立塔寺。于是道法流布,处处修立佛寺,远人伏化愿为臣妾者不可称数。国内清宁,含识之类,蒙恩受赖,于今不绝也。
【译文】
昔日东汉孝明皇帝当政的时候,一日,他在夜里梦中梦见有位神人,身体呈金色,头上有如日之光,腾空飞于宫殿之前,汉孝明皇帝心中颇为高兴,很喜欢此神人。第二天起来上殿时问群臣,这是什么神。有位博学的通人叫傅毅,他说:“我听说在西方天竺国,有位得道者,号称为佛。轻举能飞,应该是这位神灵。”于是皇帝领悟,即遣派使者张骞、羽林中郎将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到大月支国,写取了佛经四十二章。将此经放在第十四个石涵中,并建立起塔寺供奉。于是道法流布,处处修建佛寺,从远处来归伏化愿为臣妾者,不可称数。国内太平清宁,众生含识受到的恩泽到今天仍然不绝。
·序分·
【原文】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于鹿野苑中,转四谛*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译文】
佛陀世尊圆满觉悟成道后,作这样的思维:离欲寂静,这是最为殊胜的;住于大禅定中,一切妨道害德的魔事都不能再现于心境中,降伏了诸魔道。佛陀世尊在鹿野苑中转苦、集、灭、道的四谛*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还有比丘请问了诸多疑问,请佛陀世尊抉择可否。佛陀世尊均予以教敕,使其一一开悟,诸比丘恭敬合掌,不惰不散,顺从佛陀世尊的教授。
0.0.
·经序·
【原文】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曰佛。轻举能飞,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即遣使者张骞、羽林中郎将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至大月支国,写取佛经四十二章。在第十四石涵中,登起立塔寺。于是道法流布,处处修立佛寺,远人伏化愿为臣妾者不可称数。国内清宁,含识之类,蒙恩受赖,于今不绝也。
【译文】
昔日东汉孝明皇帝当政的时候,一日,他在夜里梦中梦见有位神人,身体呈金色,头上有如日之光,腾空飞于宫殿之前,汉孝明皇帝心中颇为高兴,很喜欢此神人。第二天起来上殿时问群臣,这是什么神。有位博学的通人叫傅毅,他说:“我听说在西方天竺国,有位得道者,号称为佛。轻举能飞,应该是这位神灵。”于是皇帝领悟,即遣派使者张骞、羽林中郎将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到大月支国,写取了佛经四十二章。将此经放在第十四个石涵中,并建立起塔寺供奉。于是道法流布,处处修建佛寺,从远处来归伏化愿为臣妾者,不可称数。国内太平清宁,众生含识受到的恩泽到今天仍然不绝。
·序分·
【原文】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于鹿野苑中,转四谛*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译文】
佛陀世尊圆满觉悟成道后,作这样的思维:离欲寂静,这是最为殊胜的;住于大禅定中,一切妨道害德的魔事都不能再现于心境中,降伏了诸魔道。佛陀世尊在鹿野苑中转苦、集、灭、道的四谛*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还有比丘请问了诸多疑问,请佛陀世尊抉择可否。佛陀世尊均予以教敕,使其一一开悟,诸比丘恭敬合掌,不惰不散,顺从佛陀世尊的教授。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