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城市吧 关注:1,441,117贴子:104,578,998

发现有必要给个别河南网友上上历史课!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隋唐时期的两京制度已经比较清楚,我总结几点学者不常提到的观点:
两京制度也叫两都制度、陪都制度,肇始于西周洛邑,此后历代大王朝都有实行两京或者是多都制,比如东汉两京、曹魏五都,宋元明清等。隋唐时期也一样先后有多京制度,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京城长安与东都洛阳,其中长安具有法定的京师地位;
1、历史上的多都制度可以叫不同的名字,但是具有京师地位的只有一个,比如明成祖以后的南北两京,京师、京城显然是北京,同样唐代京师地位的定义也是明确的:
《旧唐书》:“京师、秦咸阳,汉之长安也”;
《唐六典》:“京城左河、华,右陇坻,前终南”;
《新唐书》:“上都,初曰京城,天宝元年以京师为西京”;
《通典》:“隋大兴,今京城是也,武德以来称京城”;
2、除了京师的地位外,隋唐时期长安被称为“上京”也是一直延续的;这也充分显示了长安都城地位的至高性。这在隋唐时期记载很多,我们摘录一些皇帝的诏书等官方文件,更能显示其权威性。
隋文帝:大隋受命,出诣上京。
隋炀帝:三元建上京;
唐太宗:远将经教,来献上京。
唐高宗:冀冀上京;大礼云毕,回舆上京;抑天府之奥区,信上京之胜地。
武则天、中宗:将归上京;
中宗:愿师慈念,速赴上京;
玄宗:且游上京,徐还故里;俟克复上京,朕不复预事。
德宗:洎复上京,荐遭歉岁;扫荡氛?,廓清上京。旋师中冀,讨孽上京;
宪宗:辇金帛以输上京;
宣宗:上京两街先听留两寺外,更各增置八寺;
僖宗:朕端居上京,默念东洛;上京诸司及天下州府负犯逃走罪人,今春已降德音;
昭宗:时以上京初复,群情未安;朕昨者初复上京,方安庶品,且期静理;
3、隋唐时期国力强盛,皇帝经常东巡,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长安人口太多,东南漕运不便,所以皇帝经常东巡洛阳“就食”,这在唐代很多文献中都有说明,但建东都洛阳主要原因还是为了支持长安,这在玄宗时期的文献上说的很明白:
“高祖、太宗,肇造区夏,据秦百二之势,袭汉累世之基,定都长安,以隆上京。惟是洛宅,虽不获奉万乘之驾、建诸夏之本,而文皇帝顾瞻历览,眷此旧邦,肇新东都,作对咸秦”
“关中帝业所兴,当百代不易;但以地狭谷少,故乘舆时幸东都以宽之。”
“太宗、高宗之盛,中宗、玄宗之明,多在秦川,鲜居东洛”
这个记载很明确的说明了唐代定都长安和建东都支撑长安的原因;
玄宗开元后期,随着长安漕运的顺畅,玄宗“不复东幸矣!”
4、从隋唐时期城市建制等级来看,长安也是显然高于洛阳,比如隋唐长安从外郭城到宫城的明德门、朱雀门、丹凤门都是最高等级的五门道,洛阳只有三门道,傅熹年先生说:“五门道是京制、三门道是都制。。。”,杨鸿勋:“洛阳是陪都,所以为三门道”,再比如隋唐城址分为“京城、都城、州城”,洛阳宫城在城市的西北角,宿白先生说“这是明显的区别于长安,这样的规划是下京城一等”;


1楼2017-04-19 22:18回复
    @shan555333 脸肿了没?看看开元19年京师是指哪里!于老师和柏杨老师的注解打你脸!






    6楼2017-04-20 20:25
    收起回复
      再说了,京师是政治定义,《旧唐书》等官方史书的政治定义,而不是后人加上的称呼!


      7楼2017-04-20 20:29
      收起回复
        看到某地网友YY说什么京师最早一词是出自东汉的一本典籍,描写的是洛邑;就此予以驳斥!
        1、关于“京”最早的出处就不说了,《诗经》中多处“京”,以及西周首都丰京和镐京都是表现;
        2、京师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公刘》:“京师之野,于时处处。”后世遂称国都为京师。还有一种说法,陕西凤翔有山曰京,有水曰师,因周文王和武王在此建都,故统名为京师,以后便将京师当成国都的代称。
        原文“笃公刘,逝彼百泉。 瞻彼溥原,乃陟南冈。 乃觏于京,京师之野。 ”
        这里的“京师”当指关中咸阳旬邑一带;
        3、西周《克镈》铭文:
        宣王时的克钟铭曰:“王在周康剌官,王呼士曶召克,王亲命克,遹泾东至于京师”。
        4、《民劳》亦西周晚期诗,有“惠此京师,以绥四国”,此京师与四国对举,当指王都镐京,它是西周晚期周人对王都的尊称,金文但称宗周。
        @shan555333 西周当时的定义不如几千年后汉代人的注解?


        8楼2017-04-20 20:31
        收起回复
          镇馆之宝
            镈是中国古代一种青铜铸制的打击乐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代。镈是由钟发展而来的,又比钟的形制更为巨大。其特点是环钮、平口、器身为椭圆形或合瓦形。古代文献记载:“钟、磬编悬,镈特悬,位于钟磬之南,所以应钟磬也”;“镈如钟而大,奏乐,以鼓镈为节。”作为单件使用的打击乐器,镈常在贵族宴飨或祭祀时,同编钟、编磬相配合使用,指挥乐队的演奏。
            西周克镈高63厘米,椭圆体,平口,四面有透雕夔纹凸棱装饰,鼓部有铭文七十九字。《贞松堂集古遗文》记载,据北京琉璃厂古玩商人讲,此镈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出土于陕西岐山县法门寺任家村的窖藏之中。同时出土的还有克钟、克鼎等青铜器物一百二十余件,多数已经散失。工部侍郎张翼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北京琉璃厂购得此克镈,其子张叔诚又在1979年将包括此克镈在内的家族毕生收藏献给了国家。
            陕西岐山属周原所在地。根据史料记载,周文王的祖父由豳率众渡漆沮,来到岐山之下,在那里安营扎寨,成为周朝先民的早期都邑,后为西周的重要政治中心。自西汉初,在岐山一带就有青铜器出土。两千多年来,共出土一千多件窖藏青铜器。
            上文所说的克鼎、克钟、克镈都出自一窖。“克”原为姬姓,是周王室的宗族。这批器物之所以被称为克氏青铜器,是因为它们都属于周朝夷王、厉王时期一个叫做“克”的贵族所有。
            根据铭文可知,克接受周王的赏赐及命令,沿泾水东到京师巡查,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所以得到车辆和马匹的赏赐,因而作此器,以追念逝去的祖先,并祈求幸福。
            此器是出土的克氏青铜器中唯一的一件镈,器型完整,纹饰精美,气势宏伟。对于研究西周音乐、礼仪有着重要的价值,同时也为研究西周晚期政治制度及军事活动提供了重要史料。
          ------------------------------------------
          @shan555333 把脸往肿的打!西周时期丰镐就是京师,拿什么几千年后东汉的书意淫!也是醉了!呵呵!西周时期洛阳是陪都,从来没有京这个称呼。


          9楼2017-04-20 21:04
          收起回复

            @shan555333 真的都不好意思再打你了!西周出土的青铜器《克博》铭文丰镐是京师,清华简西周京师也是指丰镐,别拿东汉人的记载来意淫了,西周时期陪都洛邑从来没叫过京或者京师。


            10楼2017-04-20 22:11
            收起回复
              @征途漫漫1990 周代明堂不但镐京有,而且岐周也有,也就是先周;去读读《周代明堂制度研究》全文我就不贴了!

              2、丰镐宫殿遗址早已经挖掘出来了,反而是洛邑从来没有发现西周宫殿的一丝痕迹!


              23楼2017-04-21 18:45
              收起回复
                @征途漫漫1990
                1、西周《克博》铭文记载:
                宣王时的克钟铭曰:“王在周康剌官,王呼士曶召克,王亲命克,遹泾东至于京师”。
                这是考古证实的最早的京师,就是指镐京!
                2、清华简,立周平王于京师镐京,三年后迁洛邑!

                而西周时期没有发现一处洛邑称京或者京师的地方!
                别拿什么汉代后人的说法意淫了。


                24楼2017-04-21 18:52
                收起回复
                  二里头考古泰斗许宏:西周洛邑只是辅都!二里头没有证据显示是夏都!@征途漫漫1990 好好看看!



                  28楼2017-04-21 19:04
                  收起回复
                    @征途漫漫1990 西周丰镐宫殿考古,洛邑至今不见一丝西周宫殿痕迹!


                    31楼2017-04-21 19:16
                    回复
                      @梨筱默 来来来,你不是要开眼界么?给你看看:镐京宫殿遗址:

                      再来看丰镐遗址最新考证面积:







                      52楼2017-05-07 14:45
                      收起回复
                        对了,有必要再让你学习下:
                        丹凤门在2008年-2009年进行了第三次考古挖掘,这次考古到了两边阙台,目前考古简报还有发表!!!
                        我们来看看:


                        我们来算算真正的丹凤门东西长度:
                        墩台75米+西马道65米+东马道65米+西阙台60米+东阙台60米=325米!!!
                        中国空前绝后的皇宫城门典范,325米!随便来比啊@征途漫漫1990


                        62楼2017-05-07 16:10
                        收起回复
                          把脸往肿的打!!!
                          1、丰京遗址发现了十几处宫殿遗址;
                          2、镐京遗址发现了几处大型宫殿遗址,其中有大朝正殿,有前朝后寝的格局;
                          3、发现了宫殿的重檐,天子等级!
                          4、发现了天子游玩的御苑。
                          洛邑至今掘地三尺,没有见到半点宫殿的痕迹,全是些低等级的墓葬。。。笑死人了!
                          @征途漫漫1990 @诸神之永夜
                          --------------------------------------------------


                          90楼2017-05-10 12:37
                          收起回复
                            @诸神之永夜 不懂历史就瞎比比。。。多学习!


                            91楼2017-05-10 12:40
                            回复
                              我就知道不懂历史的傻吊要说周穆王!竹书在哪里?只不过是搞错了的传说而已,脸打肿!@征途漫漫1990


                              92楼2017-05-10 12:43
                              收起回复